說唱藝術中的「牌子曲」是典型的「聯曲體」,它跟雜曲門類一樣,都是由民歌小調跟擷取了戲劇中的曲牌演化而來,連綴而成的。通常是指純粹綴連曲牌的鼓曲,而且各地都有此曲藝。至於「牌子曲」的代表,可以算是「單弦八角鼓」的這種唱段,所以先介紹這部分:
根據雲遊客在他《江湖叢談》中的說法,肯定八角鼓是清朝乾隆年間,雲貴總督阿桂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亂而產生的,至於清代流行的曲種「岔曲」,則是單弦構成的主要內容,幾乎每一唱段都離不開岔曲。而「八角鼓」的八角,暗示八旗﹙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的意思,鼓下方所繫的穗帶,一為黃色,一為杏黃色,意思是左右兩翼,奇妙的是「八角鼓」沒有柄把,所以取意為永罷干戈。通常開場搭配單弦,表演開始首唱「岔曲」,通常內容雅致,篇幅不大,待「岔曲」結束之後才是大段的「本頭戲」,進入主題。
至於「牌子曲」的曲牌大概有一百多個,而且不分南北地域,南曲跟北曲,都互相汲取對方的內容來豐富自身的唱段。由於它是由各種曲牌連綴而成,正是「聯曲體」的特色,單弦有單唱、對唱還有群唱的,不過常聽單弦的人幾乎十次有八次都聽到演唱〈風雨歸舟〉作為開場的岔曲,讓大家是琅琅上口,玆介紹如下:
『﹙單弦岔曲——風雨歸舟﹚
卸職入深山,隱雲峰,受享清閑。悶來時撫琴飲酒,山崖以前,
忽見那西北乾天風雷起,烏雲滾滾黑漫漫。
喚童兒收拾瑤琴至草亭間,忽然風雨驟,遍野起雲煙。
吧噠噠的冰雹把山環打,咕嚕嚕的沈雷震山川。
風吹角鈴噹啷啷的響,唰啦啦的大雨似湧泉。
山窪積水滿,澗下似深潭。
霎時間雨住風兒寒,天晴雨過風消雲散。
急忙忙,駕小船,登舟離岸至河間。
抬頭,看望東南,雲走山頭碧亮亮的天。
長虹倒掛在天邊外,碧綠綠的荷葉襯紅蓮。
打了來滴溜溜的金絲鯉,唰啦啦放下釣魚竿。
搖槳船攏岸,棄舟至山前。喚童兒,放筏來,收拾蓑衣和魚竿。
一半魚兒河水煮,一半在長街換酒錢。』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屬於「牌子曲」的廣東「粵曲」,卻不似其他地區的「單弦」發展一般日漸凋零,這「粵曲」仍是發展蓬勃,迭有新作,不但有用粵語寫的,也有用普通話寫的﹙當然唱時可能仍是粵語發音﹚,但也可以想見,這些原本來自民間的說唱藝術,是無所不在,歷久彌新的形象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