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袋戲打造台灣版的迪士尼(一):台灣的文化產業在哪裡?
香港迪士尼樂園將於今年九月十二日正式開幕,是迪士尼全球第十一個主題樂園,也是在中國的第一個主題樂園,在2012年左右,更可能在上海的浦東開辦另一個主題公園。根據相關報導指出,香港的主題樂園是迪士尼在日本之外亞洲的第二個主題樂園,它將主要吸引來自於中國大陸的遊客,這個主題樂園將對香港本地的經濟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對兩岸三地的民眾而言,在香港所擁有之距離短、飛航班次多、熟悉度高、國際化程度高等諸多優點之下,再加上迪士尼樂園的國際品牌形象,當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們不必再到物價昂貴的日本,或者必須搭上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遠道美國。
然而,就所謂的「文化帝國主義」來看,先進國家常主動對文化邊陲國家輸出流行文化產品,促使第三世界國家的閱聽人在消費之餘也更加認同先進國家所傳遞的意識型態;對台灣的青少年而言,不斷引進的日、韓、美流行商品與娛樂產業,導致台灣青少年不斷在無止盡的消費循環中逐漸形成對外來文化的認同,造成本土文化認同上的危機。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中國節慶的日子(如過年、端午、中秋)已越來越少過節味兒,反倒是西洋情人節、聖誕節、萬聖節或日本的白色情人節等,逐漸成為青少年重視的「年度大戲」,中國傳統的節慶被認為是“長輩們”在過的。因此我們不禁要問:在香港迪士尼所引發之這新一波美國消費文化的侵襲下,台灣文化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文化創新產業的發展已成為旅遊業外,最受各國政府重視的「無煙囪工業」,當然這兩個產業也十分具有相輔相成之效,因此台灣政府近年來十分致力於推動全球化文化創新產業發展,以提升國內文化創新產業之價值與競爭力。但根本的問題是,台灣有什麼可以成為代表「台灣精神/ 文化」的東西?例如,當人們去俄羅斯觀光時,有代表俄羅斯文化的木娃娃,去韓國與日本觀光時,有韓服與和服的娃娃或相關產品,但是台灣呢?目前台灣不論是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都經常辦一些節慶活動,但是不論是有形的商品符號或無形的儀式精神,都無法展現台灣特有的賣點。舉例來說,號稱台灣八景之一的日月潭,其所強調的文化內涵便是當地的邵族文化;然而仔細觀察當地相關的邵族文化商品,與太魯閣、墾丁…等地的原住民相關商品相差無幾,更諷刺的是,這些商品全是由東南亞生產後再輸入台灣的。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說我們有發展成功的文化創新產業?
就各國的發展經驗來看,文化產業的延續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將文化內涵轉化成多樣的題材並將內涵加以提昇,單單只有一時的創意,或是只有推出一次的節目或活動(program)是無法繼續持續性地發展,此時便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綜合上述的幾項條件來看,吾人以為台灣發展傳承近一世紀的布袋戲是個能打進國際的文化產業。舉例來看,台灣亦宛然掌中劇團曾於紐約演出《大鬧水晶宮》和《巧遇姻緣》等的劇目;首度搬上大螢幕的「聖石傳說」曾於2000年加拿大影展、2000年中國長春影展、金雞百花影展、2000年瑞典影展、2000年韓國釜山國際影展、2000年東京國際影展等國際場合上演出。對國外市場而言,無論商業或藝術,台灣的布袋戲都帶給他們很大的想像空間與藝術成就上的驚嘆,顯示布袋戲的確具有進軍國際的潛力,加之此為台灣特有的文化產業,更確立其稀少性與不可替代性。近日國立宜蘭傳統藝術中心以傳統、金光與霹靂布袋戲三大主題所舉辦的「布袋戲百年風華」活動,便展現出布袋戲在台灣所發展出的深厚內涵,以未來可無限延伸的商品化可行性。
目前台灣由布袋戲所衍生出的相關商業契機十分興盛,如影片市場、配樂的音樂市場、拍攝技術的動畫市場及其他林林總總由肖像權所衍生出的週邊商品。在台灣已發展出具有一定形象的戲偶人物代表(如史豔文、素還真)後,接下來便是如何將之包裝後進軍國際的問題。
相信台灣的戲偶人物絕對不輸日本的Hello Kitty、美國的迪士尼家族、韓國的賤兔、英國的哈利波特…;將來,如果能以布袋戲的戲偶人物為號召,建立一座布袋戲版的主題樂園,將有助於促進台灣的文化創新產業;加之台灣在文化創意拓展上佔有語言的優勢,對吸引廣大的大陸市場極為有利(透過網路便可以發現大陸戲迷對台灣的天宇布袋戲、霹靂布袋戲十分狂熱),亦能藉此吸引國際注意力。@(//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