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西方的往來中,最初是以陸路交通為主,其後隨著人類航海技術水準的提升及漢代以來絲路的開闢和發展,至唐宋之際有明顯變化,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其範圍東起朝鮮、日本,西至東非和地中海東岸的全部航程;其中又以瀕臨印度洋上的印度半島為中界,將其全程分為二段:半島以東為東段,中經日本海、黃海、南海和孟加拉灣;半島以西為西段,其間經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灣和紅海。
根據唐朝德宗宰相賈耽在《唐書‧地理志》所述,當時中國向東和朝鮮、日本,向南和東南亞、南亞,向西和西亞、阿拉伯地區皆有海路可通,而且中國和沿線諸國皆有海上往來和聯繫。賈耽勾劃出這條橫貫東西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概觀,使我們對當時東西海上交通有大致了解:
一、 北方的《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
其具體航線:自登州西面海口出向東北,經今旅順附近之都里鎮、青泥浦(今大連灣附近)直至鴨綠江口。由此分二路:一為渤海道,由鴨綠江的河道北航,轉陸路至渤海五城(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城西南七十里);二為高麗道,過鳥牧島(今身彌島)、貝江口(今大同江口)、椒島長口鎮(今長淵以南),再向南過秦王石橋(今大青群島中之一島)、麻田島(今喬桐島)、古寺島(今江華島),得物島(今大富群島)至唐恩浦口(今仁川以南之馬山里附近),再登陸至朝鮮新羅王城(今慶州)。
二、南方的《廣州通海夷道》
其具體航線:自廣州出發,經由屯門山(今九龍西南部)、象石、(今海南島東南屬島)、占不勞山(今越南占婆島)和陵山(今燕子岬)等,繼續沿今越南東海岸南下,又經門毒國(今越南舊仁)、奔陀浪州(今越南港朗)、軍突弄山(今昆侖島),南下向西過今麻六甲海峽橫越孟加拉灣至獅子國(今斯里蘭卡),西航至沒來國(今印度西南奎隆),轉向西北沿印度半島西海岸北上,達印度河口提颭國(今巴基斯坦喀拉奇略東),又西航入波斯灣,中經烏剌國(今奧布蘭)、末羅國(今巴土拉)等,最後到達大食首都縛達。
唐朝安史之亂後,大食和唐朝關係十分密切,政治、經濟往來頻繁,主要是經由海上絲綢之路,更因此加速唐朝中葉以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