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海漫遊

風華再現蓬萊漆

大紀元記者林政志、溫馨採訪報導
font print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千百年來,東方藝術都是以師徒相承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不像西方藝術有正規的學校、理論和訓練方式,因此,東方藝術家的個人經驗和風格,就成為藝術獨創性的真正來源。我們曾經為讀者介紹了台灣的燈籠彩繪藝術;今天,我們將再次挖掘出台灣另一項傳統藝術――漆陶工藝之美,讓失落的民間藝術再現風華。

中日交流的文化結晶――蓬萊漆

說起「china」這個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它不僅代表中國,也代表了中國的的陶藝之光。可是,一提起「japan」,除了知道這是日本之外,卻很少人知道它也是「漆器」的代名詞。為什麼源於中國的漆器卻成為日本的代表、民族的象徵呢?

其實,漆器起源甚早,1978年考古學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挖掘出一件紅色木質漆碗,印證了中國在六、七千年前即有漆工藝的發展,中國人也成為最早使用漆器的民族。故宮博物院亦珍藏有戰國時代的獸面漆器。至於文獻記載則可在韓非子《十過篇》發現「舜帝以漆器為食器,大禹作為祭器」的敘述。可見漆器文化的源遠流長。到了唐代,由於雕漆的盛行,許多漆器製作技法便在此時傳至日本,開啟日本漆器工藝的製作風潮。

與茶道類似的是,漆器文化源於中國,卻在日本發陽光大,人人視漆器為瑰寶,愛不釋手,說日本是「愛漆」民族,一點也不為過。加上日本積極對外展示漆器的藝術,就西方人士而言,漆器「 japan 」儼然成為日本的另一個代名詞。

至於台灣漆器業的興起,則只能溯源於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當時移民台灣的日本人逐漸增多,他們喜愛漆器的碗、盤、茶具等,對漆器的需求量逐漸加大,民國五年,日本人在台中市設立台中市工藝轉作學校,漆藝大師賴高山先生就在此時進學校就讀,又到東瀛藝術大學學漆藝,回台後開始從事漆器製作。


日本人為了殖民經濟的需要,將台灣的工藝創作重點放在農產品和原住民文化上,因此,賴高山的漆器作品大多以台灣特有農產品和原住民故事來呈現,比如:香蕉、鳳梨、山豬、台灣黑熊或原住民杵歌等。由於台灣古稱「蓬萊仙島」,因此這種首創於台中、又具有台灣特色的漆器便以「蓬萊漆」命名。

功夫了得――漆器的製作過程

究竟什麼是漆器呢?一件新石器時代的木質漆器,為什麼可以?千年而不朽呢?

所謂漆器,就是一種塗上天然漆的器具,器物塗髹(音休)天然漆之後,不僅具有美化作用,還可以耐強酸強鹼,越用越光滑亮麗。所謂「天然漆」就是由漆樹上所採集下來的「生漆」,含有酵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精製而成優良的天然塗料,並能調成各種顏色,美化器物,同時兼具保護器物的功用,歷久彌新。

正因漆器有獨特的韻味與魅力,才能吸引藝術家的投入,而且由不同的材質作胎體更能創作出不同的實用功能與欣賞價值。木頭、紗布、銅、鐵等都是很好的材料,然而,選好材料後進入創作的第一關,便是塗髹天然漆的硬功夫了,一層一層的塗髹直達數十遍甚至上百遍。

讓我們來看看一件繪畫漆器作品,在製胎、脫胎成形後如何上漆彩繪?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件藝術品要能成器,都必須經過千錘百鍊的功夫。漆器的琢磨過程就是必須歷經製胎、脫胎、下土、磨平、上漆、終至彩繪的過程。尤其上漆,通常要上數十道漆,胎體才能一次比一次平整,整個過程都是耐性與心性的考驗,當作品完成時總有百鍊成鋼的喜悅之情。

賴高山之子賴作明先生表示:漆,是藝術領域裡面的最高境界與最好的材質。漆器的繪畫方式,就是用彩繪造漆,然後加上金粉,賴作明先生特別偏好以生動活潑的游魚為主題。他說:「我有一個理念,就是「一覺治百病」、一金也能遮百醜。我現在喜歡用「黑金」來表現,就是在我們黑漆上面加一點彩繪,彩繪上面放金粉,這是我最近的一個創作方式。魚,是我十年來最喜歡的繪畫題材,一條魚的繪畫,再加上暈金、描金的方式非常耗工費時,在這麼光滑的立體器材上表現平面繪圖,確實是非常艱深的一種技法。」

多層次的渲染與瑰麗的彩繪,激盪出亙古的漆藝之美。難怪歐洲人讚嘆之餘便將漆畫稱之為「永恆之畫」。在現今追求功利與十倍速的時代裡,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傳統技藝不僅彌足珍貴更應受到呵護與推廣。

台灣漆器博物館與台灣漆陶 (Taiwan Ware)


歷經時代變遷,近年廉價塑膠製品大行其道,使得台灣漆器沈寂一陣子。賴高山、賴作明父子除盡力創作漆器、呈現漆藝之美外,希望台灣人也能瞭解漆器。於是他們把住家改成一個私人的博物館,不收門票,讓民眾來參觀的時候,能夠看到漆樹,能夠看到採割,以及那種極致之美的製作過程。他們希望把這種深奧的藝術品陳列出來,讓人認識她的藝術性並能運用再實際的生活中,這就是賴氏父子努力的方向。

賴氏父子成立的「台灣漆器博物館」雖然沒有國家級博物館的壯觀雄偉,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斗大的「漆器」看板與清一色的漆器作品,給人專業的氣息,令人不得不佩服他們對自己、對台灣漆藝的信心。

館內琳琅滿目的陳列著他們多年來的創作、收藏品及相關文獻。密密麻麻的個展卡片、邀請卡,顯示了賴氏父子在漆藝的成就與貢獻。

除了博物館,賴作明更是成立漆藝研習所,積極又實際的推動漆藝的傳承與發展。

賴先生說:「我們成立研習教室,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研習就是最好的傳承,教學能夠讓這些學生弟子能夠學習到東西,我們以私人的力量成立這個研習教室,就是希望建立起一個台灣漆王國。我經常跟學生講,在台灣學漆文化是幸福的,因為老師花了很多很多錢去學習,但是在台灣,我的學生弟子,他們卻不花一毛錢就能夠學到這麼難得的一個學問。」

在教室裡的教學看板上分別詳細說明從採漆、製胎、塗髹、繪畫、研磨、推光等步驟以及各種漆器、漆藝的製作方式。一切的技術盡在展版中,毫無保留。顯示賴先生無私奉獻與付出的精神。

文化的推動,除了民間私人團體的努力外,政府的支持鼓勵也佔有極重要的關鍵。賴作明設立博物館與成立漆藝研習所,扮演了保存、傳承與推廣的角色,因而獲得政府文化建設委員會「文馨獎」的表揚。漆藝於是由點、線、面而鋪開來。進而帶動了多方面的關注,尤其是政府的補助漆藝傳習計畫、成立漆藝館以及舉辦中日漆藝交流活動,重新喚醒大家對漆藝的重視。


漆藝從台中發源也即將從此擴散出去。賴作明甚至期待讓獨特的台灣漆陶,能以「Taiwan Ware」台灣之名站上世界舞台。賴先生說:「陶器在台灣很興盛,我們現在把漆灌到陶裡面去,將成為全世界最特有的文化,我們希望能把漆陶當作我們台灣特有的文化,向世界發光。」

賴先生也配合政府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將漆陶從藝術化落實為生活化實用器具。他創新研發的漆陶餐具組,使餐具變得更加秀色可餐,同時獲選十大台灣經典窯燒!

師生倫理與薪火相傳

多年的苦心經營、授業解惑,賴作明不僅開啟了學生的興趣與靈感,也凝聚了師生的向心力。為了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與技術交流,賴作明每年固定舉辦師生聯誼會,數年來不曾中斷,也成了漆器藝術界的創舉與特色。賴先生說:「我一直覺得我們當老師的當了那麼久,師生之間的情誼要建立起一個正確的管道,正確的溝通方式,我希望這些學生弟子,在學成之後,能夠一年一度聚集在一起,建立起三個特性,就是聯誼薪傳、倫理和獎勵。我經常跟人家說我一無所有,我擁有的就是我的學生弟子。因為,他們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我在台灣推動漆文化,也希望他們能夠凝聚力量,在一個共同目標下面,繼續為我們台灣文化共同發展。」

一年一度的聚會,老師學生彼此提供自己的作品作為摸彩的獎品,既可切磋又可增進情誼,歡樂喜悅寫在大家的臉上。原本四處飛散的蒲公英又回到溫暖的家。

結語

「歲月不掩其精華,流年不減其光彩」,文化的傳承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經年累月透過許多人默默的付出灌溉,一傳十、十傳百,終於讓大家欣賞到漆器的美麗、高貴、典雅。賴作明先生表示他是拿家當與生命為漆文化付出。相信台灣漆器在民間、政府的推動下,必能重現昔日風華。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走訪台灣台中萬和宮,一覽山西國寶級剪紙藝術家辛愛英女士的「金猴迎新春─山西剪紙藝術展」,不禁讚嘆中國傳統工藝的巧奪天工!這場從山西遠道而來的精緻剪紙創作,是由熱愛中國傳統工藝的何世龍夫婦所精心規劃…
  • 1941生於南投縣草屯鎮農家,童年牧牛的李轂摩,婚後八年的時間,一面從事裱背書畫及篆刻印章行業,一面不斷的參加各種畫展、書法競賽,直到拔得了許多頭籌,成了大獎的常勝軍;數十年來以能畫、能書的高超手藝聞名於台灣畫壇。
  • 在人類歷史上,雕塑藝術的起源極早。考古學家發現,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雕刻的遺跡。今日,雕塑藝術在西方已發展得非常成熟。十九世紀以前,雕塑藝術多與建築物結合在一起,至今我們還可從古老的建築物中,重新發現雕塑藝術之美。
    台灣雕塑藝術家余燈銓的作品,雖然沒有西方雕塑品的雄偉壯麗,但其自創、獨特的東方風格,他近幾年來創作了「童年往事」系列的作品,一個個活潑可愛又生動逗趣的孩童雕像,讓人看了就打從心底愉快起來。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那西索斯和回音女神的故事在17世紀是一個熱門的畫題。克勞得的這幅畫是目前唯一已知他嘗試這種題材的作品。……這情景像不像人間仙境?難怪Claude(克勞得)會成為17世紀英國最受人讚賞的畫家和收藏家的寵兒。
  • 16世紀初,意大利曼托瓦公爵費德里戈‧岡薩加(Federigo Gonzaga)請藝術家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以「純粹休閒」為目的,為他建造一座遊憩宮殿來接待貴賓。當時,曼托瓦市是意大利中部四個湖泊中的一個島嶼。宮殿位於城市牆外一處較小的島嶼上,名為得特宮(Teieto)。
  • 「寒冷時,茶會給你溫暖;燥熱時,茶會使你鎮定;沮喪時,茶會給你鼓舞;亢奮時,茶會令你冷靜。」這首小詩的作者是前英國首相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精簡地詮釋了這種飲品風靡全球的原因。
  • 老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Sr.)是著名的維吉尼亞種植園主,亦是政治家和愛國者,於1760年為他的家族建造了蒙彼利埃(Montpelier )。這座以喬治式建築風格設計的宅第位於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北部的橙縣。最初,這座宅第的外觀以簡單且正式的對稱呈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