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人物】耕雲的畫家

專訪書畫家-柯耀東
文:子嫣、謝春華/攝影:林子善、陳香芸
font print 人氣: 90
【字號】    
   標籤: tags: ,

現年七十二歲的畫家柯耀東善於書法、水墨畫、琴藝,樣樣精通,好似古詩、古畫中的文人雅士;因為他的太太、兒子、兒媳也都是畫家,所以友人們都稱他們家是「畫家之家」,宅中單是收藏家人的畫作,就已經豐富得像個藝術館,訪客和親朋好友們往往不畏路途遙遠的來到這個雲霧縹緲的山中,分享柯耀東家庭的和樂和他們畫作的美。


慧眼開創庭園 廢墟變成佳境

柯耀東的房舍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後面是一座山谷綿延的九九峰,對面一條溪床寬廣的烏溪,視野遼闊、風景美麗,不只坐擁絕佳的視覺景觀,而且群巒疊翠、溪風涼爽、空氣清新。這是柯耀東經過多年的努力,把一塊原本雜草叢生、毫不起眼的地方,具體的整建、落實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不時的在此與國內、外同好談論畫藝、研究書法、揮毫創作、彈琴唱歌,也常和造訪的親朋好友們品茗烹茶、飽覽如畫的景致風光,再細細鑑賞一幅幅的精心妙作,這是令人多麼舒坦的景致和怡然快樂的氣氛,真是滿懷風雅、確實把藝術融入生活了。


筆情墨韻樸實 田園詩篇純真

柯耀東從不吝於與人分享他體會到的美,更期望藉著筆墨繪畫,來美化別人的心田,讓他們的心中也有美感,並希望透過作品感動、美化人心,也提昇社會的藝術風氣。他的畫風質樸,很多畫境題材是表現他從前住在農村時的田園景色,例如以前的農夫充分利用土地,在田埂邊上插竹枝種菜豆,菜豆蔓藤會爬在竹枝上,他就畫出農夫辛勤收成拔菜豆的景像。有一幅畫的題款中揮寫著:“心田種德心常泰,福地安居福自多。”書法氣韻豪邁,表達出他的人生理念。

柯耀東的水墨書法布局嚴謹、線條流暢,風格實在、不求奇特,在傳統中展現他特有的田園詩篇的筆情墨韻,於是農人村婦、雞鴨牛羊紛紛在畫面中熱鬧登場;畫中情境彷彿時光倒流,回到50年前那一段樸實純真的年代,他對於那些農村情景有什麼特殊的感情呢?柯耀東認為畫圖,就是在畫情感,畫思想。2000年的清明節,他想到了母親:記得小時候,睡到三更半夜,已經很晚了,聽到門庭內劈木材的聲音,很納悶那是什麼,爬起來一看,原來是母親利用月色明亮的晚上,還在那裡劈木材,因為清晨會有露水,所以戴著帽子。想起來很感動,就畫張圖來紀念母親。柯耀東把夢中的童年往事和濃濃的鄉愁,用繪畫、書法寫成他永恒的懷念。眾所傳頌的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說,最近幾年柯耀東也喜歡創造畫詩的意境,把詩、書、畫三者融合在一個畫面表現,一邊欣賞書法之美,一邊也欣賞詩的精釆和畫境,如蘇東坡在江中夜遊,吟詠赤壁賦的情景意境。

柯耀東在他出版的畫集中談到:『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享受到創作的歡愉,至今無怨無悔。在輕輕鬆鬆、不知不覺中,已到了七十暮齒之年,但這位秃老仍放不下這支秃筆,正樂此不休呢。』可見柯耀東邁開腳步,用他的畫筆印證「人生70才開始」的生活哲學。

柯耀東在二十幾歲時開始走上水墨畫的道路,之後幾年在美術大展中得到大獎,奠定了他在畫壇的堅固基石,如今在水墨書畫領域耕耘已經四十幾年。他的太太也很喜歡畫畫,夫妻志同道合,夫唱婦隨、鶼鰈情深;兒子、媳婦也都對畫畫很有興趣,所以和家人一起生活,互相切磋繪畫的技法;這四十幾年來他們總共辦理超過三十次以上包括個展,或夫婦聯展,或者是全家的畫展了。

柯耀東在他的自述中寫道:“我一生追求藝術之路,都發自內心喜歡,刻苦自學,順其自然得來。我一直守著淡泊自足的本性,只知誠樸快樂的畫下去,不善悉心鑽營,我自知個人之渺小與笨拙,深感藝海之無涯,不敢有何奢望,一切都隨緣而過。”本性淡泊的柯耀東說,從小生長在農村,每天放學回家還要帶牛出去吃草;現在雖然已72歲,心中還有著那份牧牛童的純樸、天真。


多樣化的創作 立體的媒材

柯耀東的畫室取名為耕雲齋──代表著柯耀東自在消遙的生活態度,也是不計名利、不與人爭的處世哲理,映照出他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創作精神。

近幾年來柯耀東嚐試多方面的創作,除了水墨畫作之外,也跨向立體的媒材──包括陶瓷畫、石畫等,探索多樣化的創作空間,尤其是在陶器上,有很多的畫作精品;陶瓷創作可以畫、也可以寫,可以用刀刻、也可以塑造,如陶塑用陶土去捏,所以陶藝的造型很多樣;在這種立體媒材上面作畫,跟平面的不太一樣,所以得要事先規畫:要畫多少、要在那裡畫、什麼樣。在陶瓷上彩繪不同於在畫紙上,雖然柯耀東在水墨畫有數十年的深厚功力,不過要得心應手的應用到陶瓷上,也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練習;首先要不斷的去試驗、瞭解各種不同土質的陶坯胎的質感,各種不同釉藥、色澤的變化等等。練到能夠得心應手的自由揮筆,最後入窯燒製時,又是經過一個無法完全掌握的過程。陶畫的作品畫好也要題款和蓋章,可是這種陶板是硬的,不能像在一般萱紙上用印泥蓋章,所以這個印章是柯耀東畫的,印章中的”柯”字,畫的柯老是禿頭的,兩邊有兩把鬍子,這邊六根那邊七根,就是他六十七歲那一年的作品,所以只要看印章,就可以知道作品創作那一年他的年齡。

對柯耀東來說,創作陶畫是很有趣的事情,一件作品還沒燒好之前,是無法確實知道成功與否,所以等待燒製完成開窯時,看到成功的作品,就是歡喜、滿足、還有成就感。歷經各種困難的陶瓷畫辛苦製作過程,柯耀東終於完成了很多作品,預計辦理夫妻陶畫聯展,卻在1999年九月即將展出前夕遭遇到一場九二一大地震,作品全數被毀於這場台灣巨大的地震中。

看到精心創作的作品都破碎了,一時覺得很不捨,但是他很快的就把心放下了,就釋懷了,因為家人都平安,房子也平安,作品是身外物,繼續畫就有了,所以他們夫妻將展期延後一年,更努力以赴的加緊創作,終於在一年的時間內,揮灑出一大片豐碩美麗的作品。在認真的又創作了一年後,依照計畫辦理夫妻陶畫聯展,藝術家豁然達觀的本性,表露無遺。


花蓮的木瓜溪有一種石頭叫白雲石,順著白雲石上面的自然紋理的凹凸來畫山畫水,畫出來的感覺像大自然的山川縮影在這個小小的石頭上面,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渾然天成的感覺;順著石頭上原有的紋理,再加上藝術家的獨特創意,柯耀東輕輕的在頑石上喚醒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的趣味。

良善溫和的家庭 實踐提倡藝術生活

文質彬彬的柯耀東,講起話來總是輕聲細語的,臉上始終有著溫和的微笑,他大部分時間都專注於藝術創作;他的兒子柯適中說,他的父親除了畫畫還是畫畫,家中所有的事情全由母親一手承攬;而柯夫人郭皆貴不止是能幹的賢妻良母而已,也是下筆豪邁大方的藝術家。她的繪畫題材除了花卉、人物之外,花鳥畫也是她比較常畫的題材,她作的畫色彩繽紛,筆觸活潑,不但畫陶瓷畫,也畫燈具畫,讓燈具點燈後,豐碩飽滿的畫看來更加的光鮮燦爛。柯夫人水墨畫畫得好,柯耀東的次子柯適中的西畫也畫得很好;在他們一家人和樂融融的氣氛下,很多人都會好奇,這都是畫家的家庭,是什麼樣的環境營造出來的呢?

柯適中說他的父親從來沒有在他面前生過氣或是打過人,也不會講別人什麼壞話,或說別人不好的事情等等,而且女生在他們家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言教不如身教,在這樣氛圍的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和諧的生活和對於繪畫藝術的喜好,就自然而然的根植於心中了。他認為自己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很大。柯適中是任教於美術鑑賞科的教授,亦曾在多次美術大展中獲獎,他對於美的鑑賞自有其獨到的見解,並且說:把畫畫當作事業是人生最好的一項選擇,基本上它不會受到年齡跟體力的限制,而且讓人在平凡的生活裡面,可以找到很多容易滿足的空間。父子畫家一致認同,藝術創作是生活中的一大樂事,藉由藝術的薰染,使人生更臻至美好。

柯耀東具體的力行藝術生活化,認為藝術的美是發自創作者內心的美,而能以虛為盈的心境對待萬事萬物,當內心裝滿了高尚的品德和真誠的理念,表現其外的自是溫和謙遜。共同研究畫畫,和樂融融的柯耀東一家人,希望由於他們的藝術創作,能帶動社會的美術風氣,呼籲大眾藉著藝術來美化人生、美化和充實我們的生活。@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雖然英年早逝,卻流芳百世。19世紀初藝術家理查德‧帕克斯‧波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2—1828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儘管波寧頓再過幾週就是26歲生日,卻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大約10年的時間,唯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 德拉克洛瓦熱衷於描繪異國帶有充沛情感的場景,以此凸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張力。這些元素充分體現在他對大型貓科動物(特別是獅子和老虎)的描繪上。在他整個職涯中,他都在觀察這些貓科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然後運用各種媒材捕捉貓科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由此創作出知名的藝術作品也都成為他的傑作。
  • 幾世紀以來,學者們一直試圖釐清關於荷馬的真相: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如果有,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於他的創作?他的神話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這些詩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積,仍是有待商榷的問題,但大家都達成共識:這些詩最初是在希臘文字廣泛發展之前,於公元前7、8世紀之交的某個時候創作出來並口耳相傳的。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員——阿戈斯蒂諾(Agostino)和安尼巴萊(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盧多維科(Ludovico)共同創立了第一所強調寫生的重要藝術學院:啟程者學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來復興古典傳統,以矯正樣式主義(Mannerism,又譯:風格主義、矯飾主義)對藝術界的不良影響。他們重新提倡寫生,並從自然形態中尋找靈感,而非單純模仿前輩大師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爾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義時期多產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光亮派畫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爾德在建築、波濤洶湧的海洋與航海相關細節的表現上獨樹一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