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說唱藝術 系列介紹

對口相聲劇本欣賞《報菜名》

漢霖說唱藝術團提供稿 定芬整
font print 人氣: 563
【字號】    
   標籤: tags: , ,

甲:說─遠看晃晃悠悠,近看飄飄搖搖,又像是葫蘆又像是瓢,在那兒一沖一冒,一個說是皮球,一個說是燈泡,兩人打賭江邊瞧,原來是兩個和尚洗澡。相聲就是這樣,上來隨便說幾句,讓您哈哈一笑,也就達到了吸引您的目的…

﹙以下節選……﹚
甲:去去去…這位真是有點意思,我再繼續說我這段相聲─
乙:白先生,〔笑〕呵呵呵…
甲:您怎麼又回來啦?
乙:咱們別吃烙餅啦。
甲:為什麼不吃烙餅?
乙:你想啊,咱們十幾年沒見面了,吃烙餅招待你多不合適呢,我已經給您打算好了。
甲:那咱們‧‧
乙:咱們吃餃子。
甲:欸,餃子好,我是北方人,我特別喜歡吃餃子。
乙:俗話說的好嘛:『好吃不過餃子』。
甲:欸,『舒坦不過倒著』。
乙:對,咱們餃子煮出來,您就躺在床上吃。
甲:回頭我再灑一脖子醋。
乙:你醋溜脖子幹嘛呀?
甲:我幹嘛我餃子煮出來,我躺著吃呀我?
乙:證明這個餃子好呀,您吃完我的餃子…
甲:啊。
乙:就躺下了。
甲:我… 你那裡面包的是毒藥呀?
乙:不是,說明我的餃子餡兒好。
甲:那您這兒什麼餡兒的?
乙:我這是三黃。
甲:別開玩笑,人家都有三鮮,沒三黃。
乙:三黃。
甲:哪三黃?
乙:頭一個,韭黃。
甲:韭黃好。
乙:蟹黃。
甲:這好。
乙:硫黃。
甲:硫‧‧我吃完回頭在肚子裡邊兒再炸囉。
乙:你炸了幹嘛呀?
甲:你那硫黃是做炸藥的,你知道嗎?
乙:流黃啊。
甲:什麼叫硫黃啊?
乙:流黃就是一「嗑」的那個─
甲:那雞蛋,那叫蛋黃,什麼硫黃呀?
乙:對對,也有叫蛋黃的。
甲:什麼叫也有哇?本來就叫蛋黃。
乙:喔,就叫蛋黃。
甲:欸。
乙:三黃的餃子餡兒餃子包出來,您吃了,您就拿這餃子去比去,全省走透透,您要找的著跟這兒一樣好的…
甲:怎麼樣?
乙:我跟您吃去。
甲:就這麼爽口。
乙:你明白就好。〔拿著五百元要走〕
甲:耶?拿回來!這位倒好,搶錢來了是怎麼著?
乙:什麼叫搶錢呢?咱們哥倆兒的堅情怎麼樣?
甲:啊!姦情?
乙:堅定不移的友情。
甲:嚇我一跳,你是問咱們倆兒的友情怎麼樣?
乙:對,堅情。
甲:別煎了,咱倆友情不錯呀!
乙:拍拍良心說,我要向你要這一百兩百的你給不給?
甲:給啊。
乙:向你要個三百四百的你給不給?
甲:給。
乙:要在路上碰到了我身上沒錢,向你要個五百一仟的你給不給?
甲:給。
乙:要是我今天身上真沒錢,你說這五百塊怎麼辦?
甲:拿走。
乙:那不就完了嘛。
甲:回來!好傢伙‧‧我今天遇到金光黨了我。
乙:不好聽。
甲:什麼叫不好聽啊?
乙:我有錢,跟你開玩笑。
甲:你有錢啊?
乙:我有錢。
甲:我帶著木頭眼鏡我都看不透。
乙:看不透?您現在跟我走。
甲:去哪兒呀?
乙:搶銀行。
甲:啊?
乙:到銀行去。
甲:到銀行幹什麼?看大門去啊?
乙:看錢去。
甲:我沒見過錢啊?我到那兒看錢去。
乙:不是,我的意思是,想帶您出去,帶您下館子去。
甲:對,下自來水管子。
乙:自來水管子幹什麼?我帶你到大飯店去。
甲:到大飯店?
乙:我請你吃南北大菜滿漢全席。
甲:滿‧‧‧〔笑〕
乙:看您這樣子,好像有點看不起我。
甲:我不是看不起你。
乙:喔,那您是?
甲:我根本就鄙視你。
乙:耶‧‧‧
甲:你還南北大菜滿漢全席‧‧來,張開嘴,讓各位看看,他長了牙了嗎?南北大菜滿漢全席,你見過嗎?啊?
乙:我沒見過,我不敢跟您這樣說。
甲:是啊。
乙:欸。
甲:這樣得了,你也甭請我吃了,您就把那個南北大菜滿漢全席的菜名給報上個一樣兩樣來、報上個十樣八樣,我就當是你請我吃過了,你看怎麼樣?
乙:是這話。
甲:當然。
乙:我沒吃過,我報不出來。
甲:是嗎?
乙:你要跟我去吃南北大菜,我首先給您來三碗湯。
甲:先喝湯啊?
乙:我們這是中西合併。
甲:中餐西吃。
乙:欸,先給您三碗湯。
甲:喔,哪三碗湯?
乙:頭一碗湯。
甲:什麼湯?
乙:木香湯。
甲:木香湯?這湯喝了有什麼好處?
乙:讓您分分氣。
甲:分分氣?
乙:讓您清氣上昇、濁氣下降、食歸大腸、水歸膀胱。
甲:欸,我各安其位。
乙:您那兒四肢百痎,十分舒服。
甲:那是。這是分分氣。
乙:分分氣,再給您來個銀耳紅棗湯。
甲:這是第二碗。
乙:第二碗湯。
甲:那這是為什麼?
乙:給您聚聚氣。
甲:剛分完了就聚?
乙:老給您分氣不合適,到時候您沒氣了合適嗎?
甲:這是。對身體有害。
乙:可不。
甲:這是聚聚氣。
乙:第三碗湯,給您來個迷魂湯。
甲:迷‧‧這迷魂湯喝了以後幹什麼呀?
乙:讓您嚥了氣。
甲:我這‧‧三碗湯喝完了,下面的甭吃,我就死了,我嚥了氣像話嗎?
乙:喔,您說這幾碗湯您不喜歡喝?
甲:那太不喜歡喝了。
乙:那我把這三碗湯給您併起來,攪和攪和再給您喝。
甲:那這個是為了什麼呀?
乙:讓您岔了氣。
甲:我岔‧‧我怎麼都不好受,算了,湯你給我倒了吧!你給我上菜。
乙:上菜。
甲:啊。
乙:頭一道菜。
甲:什麼菜?
乙:先給您來蒸羊羔,有這道菜沒有?
甲:還真有,大菜裡邊兒,這是最好的。
乙:蒸熊掌。
甲:嗯。
乙: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爐豬、爐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酥盤、薰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滷什件兒、滷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蟆、燴鴨絲兒、燴鴨腰兒、燴鴨條兒、清拌腰絲兒、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鼓鯰魚、鍋燒鯉魚、鍋燒鯰魚、清蒸甲魚、抓炒鯉魚、抓炒對蝦、軟炸里脊、軟炸雞、什錦套腸兒、麻辣油卷兒、滷煮寒鴨兒、溜鮮蘑、溜魚脯、溜魚肚兒、醋溜肉片兒、燴三鮮兒、燴白蘑、燴鴿子蛋、炒銀絲兒、燴鰻魚、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燴竹筍、芙蓉燕菜、炒蝦仁兒、燴蝦仁兒、燴腰花兒、燴海蔘、鍋燒海蔘、鍋燒白菜、炸開耳、炒田雞、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炒飛禽、炸什件兒、炸排骨、清蒸醬牙肉、糖溜芡仁米、拌雞絲兒、拌肚絲兒、什錦豆腐、什錦丁兒、糟鴨、糟蟹、糟溜魚片兒、溜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釀冬瓜、燜雞掌兒、燜鴨掌兒、燜筍、燜筊白、茄干塞爐肉、鴨羹、蟹肉羹,再給您來一碗熱呼呼多洒胡椒麵兒的三鮮木須湯。
甲:真好!這湯。
乙:先把口水擦擦。
甲:我哪有口水?!
乙:怎麼樣?
甲:這菜可真不少。
乙:真不好啊真不少?
甲:真不少。
乙:真不少啊,還有吶。
甲:喔,還有吶?
乙:紅丸子、白丸子、溜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鮮蝦丸子、魚脯丸子、豆腐丸子、川丸子、一品肉、櫻桃肉、馬牙肉、紅燜肉、黃燜肉、罈子肉、糊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烤肉、大肉、白肉、醬豆腐肉、紅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臘肘子、醬豆腐肘子、扒肘子、燴羊 肉、醬羊肉、燒羊肉、烤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汆三樣兒、爆三樣兒、燴銀絲兒、燴散蛋、油白雜碎、三鮮魚翅、栗子雞、燒鑽活鯉魚、板鴨桶子雞。
甲:好!好!
乙:這些菜怎麼樣?
甲:好。
乙:好吃不好吃?
甲:好吃。
乙:愛吃不愛吃?
甲:愛吃。
乙:想吃不想吃
甲:我太想吃了。
乙:可你吃不了。
甲:為什麼呀?
乙:我就這五百塊錢了。
甲:你給我拿過來吧你!@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 加官進祿、長命百歲、金榜題名、家庭團圓,都是人們對幸福的想望,但看了戲就能得到嗎?非也。天官出場時的定場詩講得清楚:「瑞靄祥光紫霧騰,人間福主慶長生。欣看四海升平日,共沐恩波享太平。」
  • 七年出國三十多次,足跡幾乎踏遍全球之後,陳錫煌不免感慨,懂得文化的外國人,願意千里迢迢來看戲,但傳統戲劇在台灣卻非常弱勢。憑著一股「藝術的東西不能給外國人看不起」的志氣,2009年,陳錫煌以自己的名字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 大幕拉開,雄渾的圓號響起,氣氛凝重。只見江水滔滔,霧氣瀰漫,一艘艘戰船正在行進。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輕搖。面對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們奮力搖槳,向曹營進發。接近對方水寨時,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鼓聲引來曹軍箭如飛蝗,射中船上綁紮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萬餘支,滿載而歸。
  • 皚皚白雪,連綿青山,芳草萋萋,悠揚的笛聲緩緩而出。隨之,樂曲節奏轉而明快昂揚,一群藏族少年們躍然而至。他們揮舞著的雪白長袖飄曳在雪域高原的藍天白雲下,純潔無瑕。這是神韻作品的早期節目《為神歡歌》的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