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說唱藝術」的繁盛期,北宋的汴粱,南宋的臨安,都是帝王都會,也是繁華熱鬧的銷金窟,有專門供人娛樂的場所,也有各種娛樂節目;〈東京夢華錄〉、〈都城紀勝〉、〈武林舊事〉、〈夢粱錄〉等著作中,都有詳略不同的記載。
兩宋時代,是「說唱藝術」的繁盛期,說唱的種類多,表演的地方多,宮廷、酒樓、茶肆、‘鄉村集市,到處都有說唱表演的蹤跡,還有專門供人娛樂的場所—瓦社,是可以容納數千人的綜合娛樂場所。
根據記載,兩宋時代的「說唱藝術」,說的部分有「小說」、「說經」、「講文」、「說諢話」、「背商謎」、「學像生」、「學鄕談」等;唱的部分有「唱賺」、「覆賺」、「諸宮調」、「合生」、「陶真」、「唱耍令」、「唱涯詞」、「唱京詞」、「唱道情」、「鼓子詞」等……,這裡只能舉出幾項當時比較盛行而且對後世具有影響力的予以介紹。
「說話」:這裡所謂的「話」,就是「故事」,說話就是講故事,唐代已經廣為流行,到了宋代成為表演藝術的主流,而且人才輩出,小張四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宋代的「話本」,就是說話人的腳本,對後來的文學創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據考證明代小說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喻世明言》﹚二拍﹙《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就含有宋代話本的影子,關於唱的部分的所有的情況,大致也是相似的。
宋代的「說話」因為類別多,概括分為四家:
「小說」:又名銀字兒,有說有唱,有銀笛伴奏。
「說經」:唐代的俗講演變而來,主要講佛經故事。
「講史」:只講不唱,表演長篇歷史故事。
「合生」:兩人對話式的表演,可能類似對口相聲。
唱的部分比說的部分更多、更複雜,但是流傳下來的可靠資料,卻是少之又少。例如,陸遊的〈小舟游近村三首之三〉:「斜陽古道趙家庄,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記敘跟描述都很鮮活,可是那位負鼓盲翁表演的是何種說唱?是「覆賺」、「陶真」?「鼓子詞」?真使後人頗費疑猜。
宋代的「覆賺」、「陶真」、「鼓子詞」是什麼樣的表演藝術?分別介紹如下:
「覆賺」:是由「唱賺」演變而來的,「唱賺」是北宋坊間很流行的一種歌唱藝
術,據王國維《宋元戲曲史》中說,「唱賺」的賺詞,是用中呂宮一調的九個曲牌所組成,前人有詩說:「鼓似真珠綴玉盤,笛如鸞鳳嘯丹山,可憐一片雲陽木,遏住行雲不往還。」可知「唱賺」是用鼓、笛、板等各種吹打樂器伴奏演唱的。「覆賺」是南宋藝人張五牛吸取「唱賺」的優點加以改進,配以弦樂,由演唱者自己擊鼓、拍板,跟現代唱大鼓的非常相似。
「陶真」:又名淘真,是宋代民間極為流行的說唱藝術,流傳到元、明、清朝代,仍有演唱,據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的記述:「杭州男女盲者,多學琵琶,唱古今小說平話,以覓衣食,謂之「陶真」。」清代李調元題為〈聞書調一名陶真〉的七言絕句詩:「曾向前塘聽琵琶,陶真一曲日初斜,白頭盲女臨安住,猶解逢人說趙家。」都足以證明陶真是流行時間最長、最受歡迎的藝術。
「鼓子詞」:是士大夫階級作詞,用鼓來伴奏的一種唱的藝術,它的特色是無論一曲詞有多少段,都要用一個詞調唱到底。它的表演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只唱不說,一種是有說有唱。詞的篇幅,有長有短,短的只有一首詞,例如侯真的《金陵府會鼓子詞》僅有〈新荷葉〉一首;長的例如歐陽修的〈十二月鼓子詞〉,用〈漁家傲〉十二首,這些都是文人雅士宴會時表演的,至於是否市井間也有表演?無記述、無法查考,後來的鼓兒詞可能從這個基礎上演化而成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