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彩陶製造業曾出現過三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為以彩陶工藝為代表的母系氏族社會的仰韶文化;戰國以後出現第二個高峰期;漢代則為彩陶藝術發展的第三個高潮。1980年6月在洛陽市北郊一座西漢磚石墓中發掘出土的「四神彩繪陶壺」,其藝術價值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該壺形制為直領、束頸、圓腹、假圈足,腹上部兩側對稱舖著,蓋作復盤形。器表粉繪後,用墨線分作7組紋帶,以朱色繪三角紋、弧形三角紋和齒狀紋三種紋飾。壺腹中上部的主題裝飾紋帶內墨繪「四神」:一面為頭向一致的朱雀和青龍,一面作相對的白虎和朱雀,輔以雲氣紋。這種白虎、朱雀相對的畫面,僅此一例。該器物為國家一級文物。從其形制來分析,時代應為西漢晚期。
現代的彩繪藝術,發展也存在著一個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漢武帝以前,屬於漢代彩陶藝術的初期階段,紋飾粗獷單調,構圖疏略無一定模式,色彩也只有一二種。武帝至新莽時期,為漢代彩陶藝術的發展繁榮期,尤其是昭帝以後極為鼎盛。這一時期的彩陶均為文物中的精品,以壺居多,色彩運用礦物顏料紅、赭、褐、綠、黃青、藍、橙等色。紋也豐富繁多,線條流暢婉轉,充滿著浪漫主義氣息。
到了東漢,彩陶紋樣、色樣又由富麗趨向簡約,出現粉繪、朱繪,並隨著釉陶的大量出現,很快衰退消亡了,這便是漢代彩繪陶藝興衰的大致過程。
(資料來源:世華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