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味道新奇鮮美、膾炙人口,具有開胃、增進食慾之效。
王致和臭豆腐的「出世」可謂是事出偶然、歪打正著的一段趣話。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仙源縣赴京趕考舉子王致和因名落孫山,生活無著,困居在當時的安徽會館。王致和幼年曾在父親開設的豆腐作坊學過手藝,為了維持生計,繼續攻讀以求下科再考,他便在會館附近租了幾間房子,每天磨上幾斗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叫賣。
有一次,豆腐做得多了,沒有賣完,又時值夏季,如不及時處理就會發霉變質。他苦思對策,忽然想起家鄉用豆腐作腐乳的方法。從未做過腐乳的王致和靈機一動, 尋得一個罈子,將剩下的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然後一層層地碼好,配上花椒等佐料並用鹽醃起來。以後他一心攻讀,漸漸忘了此事。到秋風送爽時節,王致和又重操舊業,這時才想起那壇醃製的豆腐。他剛打開壇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再仔細一看,雪白的豆腐已呈綠色了。王致和捨不得倒掉,於是捂著鼻子,鼓起勇氣嚐了一嚐,不料味道卻鮮美無比。送給鄰居品嚐,眾人皆稱讚不已,說吃起來香味濃郁,非常開胃。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王致和」臭豆腐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
王致和考場失意,屢試不中,臭豆腐的生意卻日漸興隆,遂棄學經商,於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在前門外延壽寺街路西購置一所舖面房,開起臭豆腐作坊,前店後場,自產自銷,取名「王致和南醬園」。「王致和南醬園」這6個字分為兩塊匾,分別由當時的清朝狀元孫家鼐、魯琪興書寫。孫家鼐還寫了兩幅藏頭門對,一是「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一是「醬配龍蟠調芍藥,園開雞跖鐘芙蓉」,雕刻在4塊門板上,冠頂橫讀為「致和醬園」。可惜這些珍貴的文物在「文革」中被毀,所幸的是,王致和人將4句藏頭詩永遠地印在了商品包裝上,作為王致和歷史文化的象徵。
王致和的臭豆腐生意越做越紅火,代代相傳,到清光緒年間,已經成為京城名吃。至清朝末年,王致和臭豆腐傳入宮中,為慈禧太后所賞識,列為御膳小菜,因臭豆腐的名稱聽起來不雅,於是按其形狀、顏色御賜雅號「青方」。王致和南醬園門前的三塊立匾繪製了彩色龍頭,象徵著「大內上用」。
臭豆腐一經「上用」,頓時身價百倍,生意蒸蒸日上。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都把臭豆腐當作美食,並開始有人競相彷制。清光緒年間,在宣武門外、延壽寺街等地相繼開設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醬園。《都門經略》一書為王致和樹碑立傳,廣為流傳。
王致和臭豆腐選料精良,是以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濾漿、點鹵、前發酵、醃製、後發酵等多道工序製成。其中醃製是關鍵,撒鹽和作料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臭豆腐的質量。鹽多了, 豆腐不臭;鹽少了,豆腐則過臭。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這是因為豆腐塊上繁殖了一種產生蛋白□的黴菌,它分解了蛋白質,形成了極豐富的氨基酸,味道非常鮮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質在分解過程中產生了硫化氫氣體所造成的。另外,因醃製時用的是苦漿水、涼水、 鹽水,又形成了豆腐塊呈豆青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