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藝術

西方藝術最輝煌的篇章(二)
司吉
font print 人氣: 324
【字號】    
   標籤: tags:

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1450-1600)——西方文化史上最輝煌的藝術時期,出現在十五世紀中葉。Renaissance 源自於法文,有再生、重生的意思。此時的人們從復古活動中獲得啟發,注重人對於真與善的追求,揚棄偏狹的哲學系統、宗教教條和抽象推理,重視人的價值。而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範圍相當廣大,包括政治、宗教、藝術、學術文化等。在完美的古希臘藝術之後,藝術經過漫長的低微時期,此時彷彿突然間突破了教條的枷鎖,以古希臘式的輝煌藝術技法表現神的光輝,表現神與人的關係。

早期的文藝復興(The Early Renaissance)藝術作品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起來,但是這卻可以說是文藝復興藝術的基石。在題材上,她基本繼承了中世紀藝術的傳統,以表現神、表現信仰、表現聖徒事跡為主。

在藝術技法上,此時的藝術開始趨於成熟。最明顯的就是數學上的線性透視法(Linear Perspective)在繪畫上的應用,增強了空間感,使物體真正地立體起來了。繪畫大師Masaccio的「三位一體」(Trinity)中,建築物的平行線已經可以消失在同一點上。這在拜占庭藝術中是絕無僅有的。

另外,對於光線的處理也開始趨於人文化,強烈的明暗對比增強了戲劇感。Fra Angelico 的「聖母加冕圖」(The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畫面中心的金色光芒和兩旁聖人的黯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僅僅左右下角的聖人個體自身的明暗對比也已經十分強烈,整個畫面給人以突出,色彩鮮明和戲劇化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這幅畫作中人物近大遠小的安排使透視關係顯得非常合理。


在上一回我們談到中世紀晚期的Giotto的畫作擁有比以前較為誇張的表情,這影響了後來的許多畫風,在文藝復興早期,除了人物的表情動作外,更添加了用豐富色彩表現敘事氣氛。

開始富有動感是早期文藝復興作品的另一個特點。左圖是一幅描寫戰爭場面的作品。雖然戰馬相對於後來的畫作顯得呆板了一點,但這對於當時來說,已經是大有進步了。不同角度、不同動作的馬匹與各式各樣的士兵交錯在畫面中——左邊戰馬的運動形成一個進攻的氣勢,右邊的戰馬亂作一團,所以構圖既不顯得淩亂,又生動地表達了戰爭場面。


(香港大紀元)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Jenny Zeng/大紀元)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於10月11日在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為期約三個月。期間紐約人無需遠赴羅馬,即可近距離體驗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精髓。
  • 《埃及農婦與他的孩子》(An Egyptian Peasant Woman and Her Child)是一幅等身大小的畫作,描繪了一位農夫之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膀上。這是在埃及的歷史轉型與擴張階段,由法國畫家萊昂‧博納(Léon Bonnat,1833–1922年)捕捉到的親情滿溢的生活瞬間。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托爾金(J.R.R. Tolkien)的《王者再臨》(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史詩奇幻三部曲《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最後一部,內容雖直面黑暗,結局卻充滿光明。這是一部充滿希望的故事,無論有多少黑暗跡象,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希望都在。在一切看似無望的時刻,這個故事值得我們做為借鏡。
  • 舞蹈是藝術史上最美、最受人喜愛的繪畫題材之一。一些名畫以不同風格描繪這一主題,其中包括歷史畫、肖像畫和風俗畫;它們展示神話人物、貴族和平民肢體的律動,此乃人性最原始的表達方式。
  • 波寧頓未滿26歲就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僅10年的時間,且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