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劇是流行於山東以及河南、江蘇、安徽部份地區的一個戲曲劇種。1910年前後,廣饒縣琴書藝人時殿元、譚秉倫、崔興樂等把琴書段子《王小趕腳》化裝上演,形成了「化裝洋琴」,又稱「洋琴戲」、「迷戲」等,後稱「呂劇」。
呂劇名稱的來源有各種傳說,據博興老人回憶,呂劇的「呂」應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意思是街坊鄰居戲,家鄉戲,久而久之,把「閭」簡化成「呂」。
另一種說法是,時殿元等人在說唱《王小趕腳》時,時殿元扮演腳夫王小,崔興樂扮演二姑娘,還有一頭紙糊的小毛驢,故當地觀眾稱之為「驢戲」。後來,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許多觀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到「驢戲」的諧音,再加上當時表演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藥》,於是,觀眾就把這種劇叫做「呂劇」。
呂劇的基本腔調有四平、二板等,伴奏樂器以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為主。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