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之名源於東漢。衛桓《四體書勢》中說:「隸書者篆之捷也」。由於漢代社會文字使用量增多。戰事紛沓。士族參政。百家爭鳴。文學興盛。文化下移。民事商事等各種因素。使篆文繁縟的書寫方式無法負擔。於是書寫便捷簡約的隸書誕生也就勢在必然了。
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隸化的方法有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調正筆畫斷連。省減筆畫結構等等。其中以橫向取勢和保留毛筆書寫自然狀態兩麵點最為重要。橫向取勢能左右發筆,上下運動受到制約。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而毛筆的柔軟性以使漢字筆畫產生了粗細方圓。藏露等各種變化。還有字距寬。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點。
漢隸表現在帛畫。漆器。畫像。鈾鏡中精美絕倫。而在碑刻中更顯其寬博的氣勢和獨特的韻味。漢隸主要有兩大存在形式:石刻與簡牘。漢隸之後的隸書幾不足言說。魏晉南北朝隸書大多雜以楷書筆法;唐朝隸書不乏徐浩等書家。但失之肥弱。宋元明三朝的隸書也難振漢隸雄風。直至清朝,漢隸才得以復甦。初有鄧石如,後有何紹基等,均不落 ,別有建樹。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