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繪畫藝術:明代繪畫藝術(二)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中期

明代早期在江南地區還有一批繼承元代水墨畫傳統的文人畫家,如徐賁、王紱、劉玨、杜瓊、姚綬等人。徐賁山水承董源、巨然,筆法蒼勁秀潤。王紱喜用披麻兼折帶皴作山水,繁複似王蒙,墨竹挺秀瀟灑,被稱為明代「開山手」。劉玨山水取景幽深,筆墨濃郁,近王蒙、吳鎮。杜瓊善水墨淺絳山水,多用干筆皴染。姚綬主要師法吳鎮、王蒙,風格蒼厚。他們的畫風堪稱吳門派先驅。
  
還有一些畫家,雖未歸宗立派,亦各有建樹。如初宗馬遠、夏圭,後師法自然,以畫《華山圖》著名的王履;被稱為院派,給唐寅、仇英以較大影響的周臣;擅長水墨寫意人物和山水的郭詡、史忠;以白描人物著稱的杜堇等人。
  
約自正德(1506~1522)前後至萬曆(1573~1620)年間蘇州地區崛起以沉周、文徵明為代表的吳門派,成為明朝中期繪畫畫壇的主流。他們繼承和發展了崇尚筆墨意趣和「士氣」、「逸格」的元人繪畫傳統,其間以沉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最負盛名,畫史稱為吳門四家。他們開創的畫派,被稱為吳門派。
  
吳門四家傑出的藝術成就,在當時產生巨大的影響,從學者甚眾。宗法沉周的有王綸、陳煥、陳鐸、杜冀龍、謝時臣等人。追隨文徵明的不下二、三十人,著名的有文嘉、文伯仁、陸治、陳淳、陸師道、周天球等。文嘉山水疏簡,文伯仁縝密,陸治勁峭,錢粗重,陳淳放筆寫意,陸師道細筆勾染,周天球兼善蘭石,諸家各具特色。吳門派諸家中陸治、陳淳、周之冕在花鳥畫領域中尤有新創。吳門派發展到明末,因循守舊,徒仿形貌,其地位被另闢蹊徑、重倡文人畫的董其昌及其流派所取代。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波許(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或譯波希)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尼德蘭(今荷蘭)畫家,他雖然不像意大利藝術家那樣注重精準的人體結構和美感,但是他的作品幾乎每一幅都充滿著想像趣味,並且蘊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1490年的作品《死神和守財奴》就是一幅道德勸世的寓言畫。
  • 五代及宋遼金時期,中國繪畫藝術進一步成熟和完備,特別是宋朝,成為中國古代繪畫的鼎盛時期。文人學士把書畫視為高雅的精神活動和文化素養,並對繪畫提出鮮明的審美標準,在創作和理論上都開始形成獨特體系。社會、宮廷、文人士大夫之間的繪畫創作各具特色而又互相影響,使宋代繪畫在內容、形式、技巧諸方面都出現群彩紛呈、多方發展的局面。
  • 飯田圭織和石川梨華即將於明年告別早安少女組,飯田圭織的團長一職將交棒由矢口真里接手,飯田圭織單飛後還要發展她繪畫的專長,石川梨華則將另組新團。飯田圭織是早安少女組於一九九七年組團時第一期的團員,她是五個一期團員當中,最後揮別早安少女組的一員。製作人淳君已決定,將讓飯田圭織於明年一月畢業,今後希望她更突顯自己的個性,並發揮繪畫長才成為更多才多藝的藝人。
  • 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為表揚海外華人青年之光榮事蹟,特製定海外優秀青年榮譽獎章及獎狀,贈予具有卓越成就之華人青年,藉以激勵,遴薦對象包含對學術、文字、繪畫、雕刻、音樂等有特殊成就,或對反共愛國工作努力不懈有具體事蹟,且年齡在十八歲以上,四十歲以下者。報名自2004年6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相關訊息請參閱華府文化中心網站www.ocac.gov.tw/washingtondc或電洽駐美代表處文化中心:(二0二)八九五-一九六九。
  • 在人類歷史長河上,中外無數的英雄人物,受到後人的敬仰歌頌,或立碑或建像或供奉或築陵墓或造圖書館;此外還編入史冊撰入教科書,影印、雕塑或繪畫其形象廣為流傳。凡此種種無非讓世人永遠銘記在心,以誌其功。
  • 五代及宋遼金時期是名家輩出的時代,這個時期還有一些比較有影響的畫家為:王齊翰、衛賢、周文矩、郭忠恕、顧閎中,李迪、李嵩、馬和之、王詵、蕭照、燕文貴、張擇端、趙伯駒、郭熙、陳居中、范寬、龔開、惠崇等。
  • 在傳統的觀念里,動畫片往往被歸入到“儿童片”一類。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誤會。從本質上講,動畫片實際上是將影視作品的一切元素以繪畫的方式在膠片或磁帶上重現而已。它所面向的觀眾,不可能也不應該比普遍的影視作品更狹窄。
  • 由立法委員盧秀燕發起主辦的「為母親做件好事-愛心園遊會」本週末在台中市熱鬧登場。 已是第四屆的愛心園遊會,盧秀燕表示主辦活動的初衷,是為公益團體募集愛心基金,今年擴大舉辦「我愛媽媽繪畫比賽」及「模範母親」的表揚。
  • 四年前應杜正勝之邀進入故宮擔任副院長的石守謙,其實不僅與故宮早有淵源,其對藝術普及化的用心更是一直沒中斷過。「故宮開館那年我十四歲,跟著父親去參觀故宮,當時對院內展示的中國繪畫都不瞭解。」沒想到,如今成為故宮院長,其最專擅的部分就是院內的書畫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