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是上海的地方戲,流行於上海和江蘇、浙江的部份地區。它起源於江南一帶農村中的「小山歌」,這些「小山歌」受到彈詞等其他藝術的影響,逐漸形成不同的灘簧(有的地方稱花鼓戲),如蘇灘(蘇州)、杭州(杭州)、甬灘(寧波)、錫灘(無錫)等。自上海開闢為商埠後,各地灘簧相繼進入上海演出,上海的本地灘簧,為了與其他灘簧有所區別,便稱為「本灘」,也叫「申灘」,即滬劇的前身。
本灘最初的演唱形式為「對子戲」只有兩個演員扮演一男一女兩個角色,伴奏樂器只有一把二胡、一副鼓板、一面小鑼,可隨地演唱,後發展為有專人操樂器伴奏的「同場戲」,登場人物在三個以上,已能演出情節較為複雜的劇目。
辛亥革命前後,本灘進入上海各遊藝場演出。20年代,本灘受到文明戲的影響,採用了幕表制,併發展為小型舞台劇「申曲」。三十年代初,出現了大量取材於時事新聞和電影故事,表現城市生活的劇目,因劇中人物著西裝,旗袍登場,被稱為「西裝旗袍戲」。這類戲的上演,使申曲逐漸採用了接近文明戲和話劇的表演形式,如採用新穎的佈景,加強燈光、效果、音樂等。在劇目取材方面,吸收了一些文明戲工作者擔任編導,1941年,成立了「上海滬劇社」,開始把申曲改稱滬劇。
滬劇主要曲調有長腔長板、三角板、賦子板等;在音樂方面,經過長期吸收、發展,形成以二胡、揚琴、三弦、琵琶「四大件」為主的樂隊。滬劇曲調柔和優美、委婉動聽,富有江南的水鄉氣息和表現現代生活的能力,深受人們的喜愛。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