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
天龍山有東、西兩峰,東峰叫「仙巖山」,西峰稱「大佛山」,雙峰對峙,風采獨具。在兩峰南坡的山腰間,開鑿25個石窟,即東峰12個窟,西峰13個窟,除第11窟面東外,都是坐北向南。
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異,大小不一。計有造像 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尊(幅)。它以精煉、細膩而又富有感情的特殊藝術而聞名於世,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據說排名為第六位,可惜後來被盜,至今仍有150餘件作品流落海外。
石窟的最早開鑿者是東魏大丞相高歡,即東峰的第2、3號窟;其子高洋開鑿3窟,即東峰的 1號窟和西峰的第10、16號窟;北齊至隋之間開鑿了東峰第11號窟;隋煬帝為晉王時開鑿東峰第 8號窟;余為唐代開鑿18個窟。共跨越 4個朝代,歷時400多年,反映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格和藝術成就,卻又有著一線相連的傳統關係。
北齊的第 1、10、16號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結構的前廊,廊雕二柱,柱頭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補間則施人字形叉手,是現存北齊的唯一建築實例,有重大的科研價值。
隋代的第8窟是一個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開龕設像,結構複雜卻處理得十分貼切,雙鉤衣紋簡潔平穩,有獨到之處。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見的精品。峰頂有高755厘米的彌勒坐像,姿態端莊的華麗形象中略具樸素、溫暖的感覺,衣紋處理虛實結合、聚散合理。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觀音為主尊,文殊、普賢菩薩為脅侍的三大士像。後壁又用倚坐彌勒、坐佛和許多化佛坐在蓮座上的淡浮雕。崖壁間又附若干龕窟,寬猛相濟,繁簡結合,寓意十分深刻。為保護這組石窟,重建仿明樓閣三層,下承漢白玉台階步步登高,間內置木梯直到彌勒佛頂部。沿用舊名,曰「漫山閣」。「高閣停雲」是天龍山八景之一。
天龍山石窟還有北坡史家峪福慧寺的三個唐窟,南坡柳子溝灘地懸崖上有五代至元、明時期的五個窟(其中三個窟無佛像),這樣,天龍山石窟應該是33個窟,其中有佛像的是30個窟,而不僅僅是25個窟,只是由於南北兩處路線不順,崖壁險要,又是較晚的作品,故鮮為人知。
綜觀天龍山風景名勝區,它是以石窟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聞名遐邇、稱譽中外的。它是以技巧的成熟、飽滿、洗練和表現感情的細緻,以濃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為其特色,以「小而精」著稱,體現了天龍山雕塑藝術不同於其他石窟藝術的獨特風格,因而被譽為「天龍山式樣」,是中國古代石窟雕塑藝術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