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是江南流行較廣,深受群眾歡迎的地方戲曲之一。越劇發源於浙江省紹興地區嵊縣一帶,即古越國所在地,故名越劇,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
越劇是以嵊縣一帶的、民間說唱藝「落地唱書」為基礎,並在余姚鸚歌(秧歌)和湖州灘簧的影響下發展形成的。最初稱為「小歌班」,多是農村藝人在農閒之際業餘組合唱戲,後逐漸組成職業「小歌班」,並於1916年進入上海,在茶樓以「紹興文戲」之名演出,演員多以女藝人為主,有的戲班全由女演員組成。
越劇的初期只採用篤鼓、檀板擊節,後加幫腔並向樂隊伴奏發展,吸收紹劇音樂成分,豐富並創立了自己的板式。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
越劇主要曲調有〔尺調〕、〔四工調〕、〔弦下調〕等,曲調清悠婉轉,優美動聽,長於抒情,表演比較真切細膩。越劇有不少優秀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追魚》、《碧玉簪》、《情深》、《柳毅傳書》、《打金枝》、《祥林嫂》、《西廂記》、《玉堂春》、《琵琶記》、《孔雀東南飛》等。著名演員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蘭、尹桂芳、王文娟、張桂鳳、茅威濤等。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