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華老字號:「奎元館」麵店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奎元館麵店(簡稱奎元館)為杭州著名的百年老店,亦是中國最大的麵館。奎元館創業於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原在杭州中山中路三元坊,現在中山中路官巷口。創辦人系安徽籍人士,姓名無可考證。該店雖幾易其主,但其經營麵條的業務始終未變,且以歷史長、規模大、特色鮮明而飲譽國內外。
  
說起奎元館店名的由來,還有一段生動的歷史故事。創業初期的奎元館僅是官巷口四拐角的一家經營麵食的小食舖,店小名不大,生意也不怎麼好。有一年適逢省城大比,各府考生雲集杭州,店主為了招攬顧客,在所售之早餐面中添加三隻蛋,寓「連中三元」之意。時有一窮書生因奎元館面好價廉,常來吃麵,後得中鄉試舉人第一名「解元」,就親來店致謝,並當場題寫「奎元館」的招牌,自此該店名聲大振,凡來杭州應考者,都慕名前來吃麵,圖個吉利,奎元館也因此多年來享有盛名。
  
奎元館以烹製寧式大面為主,經營的麵食品種達百種之多,但最負盛名的要數片兒川面和爆鱔面。奎元館的面要稱作「坐面」,選用無錫頭號麵粉,由專人製作,用手工捍上勁後,還得墊上一根碗口粗、9尺長的竹槓,再用人工坐研半個小時左右,每30斤麵粉打成8尺寬、7尺長的面皮,可切成3分左右的麵條。「坐面」燒而不糊,韌而滑口,吃起來有「筋骨」,麵料配製也十分講究。片而川面配料相傳是從宋朝詩人蘇東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時所寫的「無肉令人瘦,無筍令人俗」之句得到啟示而來的。它以新鮮腿肉、時鮮竹筍、綠嫩雪菜作為原料,經廚師烹製,當一碗熱氣騰騰的片兒川面端上餐時,只見肉紅、筍白、菜綠,色澤分明,引人食慾。難怪後人常言:「有筍有肉不瘦不俗,雪菜燒面神仙口福。」  
  
蝦爆鱔面是特色杭面之一,其蝦鱔搭配也有一段來歷。據說清同治年間,錢塘一帶盛產鱔魚,淡水河蝦卻不甚多,顯得名貴 。漁民們為了推銷鱔面,就以鱔、河蝦配售。奎元館選用的河蝦大小勻稱,現賣現燒。鱔魚規定要有大拇指粗,每斤5條左右,這樣大小的鱔魚,正處於「壯年」,肉厚質嫩。蝦爆鱔面在烹調時,採用「三油」爆炒,即先用菜油爆,次用豬油炒,再用麻油燒。這樣蝦嫩鱔脆,香氣襲人,味道美不勝言。
  
到上世紀40年代後期,奎元館已頗有名氣,遊客中廣泛流傳著一句口頭禪:「到杭州不吃奎元館的面,等於沒有游過杭州。」當時,梅蘭芳、蓋叫天、周璇、石輝等文藝界知名人士,都是奎元館的座上客。1945年,原國民黨第19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同李濟深先生來到杭州,一起到奎元館吃黃魚面,在品嚐高興之時,蔡將軍當場揮毫疾書「東南獨創」四個大字。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北有同仁堂,南有陳李濟」,在中國的醫藥寶典中,「陳李濟」佔有特殊的一頁。據考究,在全國的製藥行業中,「陳李濟」是最早建立的企業之一。
  • 耳朵眼炸糕是聞名海內外的天津地方風味小吃,它選料精良,製作精細,風味獨特,與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並稱天津食品三絕。
  • 人一生周期除了生死之外,成年和結婚、生子都具有人生階段轉換的重大意義了。所以在這些重要的日子,都留下一些具有特色的民俗禮儀,豐富這些日子的內涵,同時也給予人豐厚的祝福!本文就來說說喜獲新生兒的民俗禮儀。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