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傳統繪畫:國畫的山水畫基本畫法(中)

font print 人氣: 1077
【字號】    
   標籤: tags:

  畫山石法

  山的外形可分為丘、壑、峰、巒、崗、嶺、巔等,又有坡度起伏連綿不絕的形勢或因朝暉夕陰,風雨雲霧變化流露出來的自然美,故畫山之前必先遠觀其勢,然後再近看其質。山 因地質的不同可分為水層巖、火成岩與變質岩等。山石的質地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紋理也不相同,中國山水畫家累積數百年來觀察與剖析的綜合體驗,逐漸發展出多種皴法,用筆墨線條來表現不同紋理的山水感受。

  一)畫石:在談到各種不同的皴法之前,先淺談畫石,石是山的局部;畫石是畫山的第一步,所謂「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現出山的凹凸陰陽,畫出石塊的立體感。畫石的步驟,大致可分成鉤、皴(擦)、染、點,或再增加「提」的程序。「鉤」是用中峰或側峰畫石塊的輪廓,確定其形狀,鉤的線條可依石的特徵靈活運用。「皴」是依山石的紋理以各種線條(或點)畫出石頭的質感或立體感,也可酌情用偏鋒(筆腹)乾筆「擦」以加強其凹凸或質感量。「染」是以淡墨大筆濕畫石之暗面,待淡墨乾後再做第二次、第三次的渲染,直到感覺充份為止。「點」是用濃墨或焦濃加苔點,若墨色的濃度夠了就算完成,若嫌不足,可用濃墨或焦墨依原有的鉤、皴再「提」一次;提的線條並非依樣重描,而要略相錯開。先以較淡的墨鉤或皴,後以濃墨提,可救可改,且提後較為渾厚,富有變化。

  二)雨點皴:雨點皴又稱為雨打牆頭皴,北宋范寬以此表現北方黃土高原的景致。畫時以逆筆中峰畫出垂直的短線,密如雨點。

  三)小斧劈皴:李唐的「萬壑松風」是小斧劈的最早且最佳的作品,如雨點皴一般,適宜表現山石剛硬的特色。用筆方向變為側鋒「聽」出,落筆時頭重尾輕。


  
  (四)大斧劈皴:從小斧劈皴演變成,整個南宋及明代浙派盛行畫大斧劈皴。畫時將筆側臥如斧之砍劈,形狀是平頭尖尾,下筆重而收筆快,最適合表現火成岩的結構。


  
  (五)披麻皴:表現江南土質山丘,五代的董源、巨然首先使用,是南宋的代表性皴法。披麻皴又可細分為長批麻皴、短披麻皴、散披麻皴。畫披麻皴以使用中鋒為主,線條較柔,以接近平行的線條組合。

  (六)牛毛皴:牛毛皴是元代王蒙所創,以繁密的短筆層疊,適宜表現夏季山頭的蒼潤茂密。牛毛皴源自披麻,亦以中鋒為主,渴筆淡墨,層層皴擦。

  (七)折帶皴:折帶皴是元代倪雲林所創,適宜畫平坡山石。畫折帶皴需「平寫側偃」的結組方式,先以順鋒橫向畫出,接著轉向側鋒,直落而下。

  (八)荷葉皴:荷葉皴取荷葉筋展披拂之形,是表現江南土質山脈,經雨水長期沖刷後,形成的景觀特色。畫荷葉皴亦以柔美的中鋒為主,具有披麻皴與解索皴的特色。


  
  (九)雲頭皴:雲頭皴最早見於北宋郭熙的「早春圖」,依雲濤的造形創出,適宜畫煙嵐重深的景致。畫雲頭皴須注意以彎曲的線條組織成,用筆圓轉富有變化。

  (十)骷髏皴:在王蒙及文徵明的畫中偶見空竅玲瓏如骷髏的山石。畫骷髏時應畫出惡形醜怪為佳,正如古人所揭的石之五德「丑、 漏、縐、透、瘦」,骷髏皴適合表現石灰岩地形或海濱的奇石太湖石等。

  (十一)米點皴:米芾、米友仁父子變董源的「點子皴」而成米點皴,描寫江南雲山煙雨,加上水份的渲染顯得格外秀潤。畫米點宜臥筆而點,注重濃淡交織表現,米點亦有覆蓋於披麻皴上者。

  (十二)其餘皴法:中國畫皴法的名目繁多,除了上述十種皴法以外尚有馬牙皴、點子皴、豆瓣皴、直擦皴、鬼面皴、拖泥帶水皴、亂麻皴 、亂柴皴、解索皴、捲雲皴 … 等多種。

  (十三)點苔:畫山石在皴染之後,經常要經過點苔的程序,否則覺得過於光滑乾淨,苔點象徵山石上的小樹或雜草等,後來逐漸趨向寫意寫趣。北宋以前的山水畫多不點苔,南宋畫家表現江南潮濕而易生黴苔的山石,逐漸使用苔點,在元明兩代點苔最為興盛,如趙孟頫的 [立苔],王蒙的 [渴苔],倪瓚的 [橫苔],沈周的 [攢苔] 及石濤的點苔都有獨到之處,此外尚有泥金苔點,色苔點的使用。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筆

      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雲」、「大白雲」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   顏料

      中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的顏料兩大類。

  •   執筆法 中國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像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所以,中國畫中怎樣用筆是畫好中國畫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中國繪畫執筆同於書法,雖然各人喜好不同,執法也無定式,但初學必須要掌握基本要領。拿毛筆時用大指、食指把住筆桿,呈「龍眼」或「鳳眼」狀,中指緊隨食指把住筆桿。執住筆後,一般筆桿不超過食指的第一指節。指實、掌虛、腕平、五指齊力,運轉收放要自然。書法執筆較嚴謹,繪畫執筆較靈活,可直掌可橫臥,執筆可略高一些,筆鋒轉動才能靈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動轉方能得力。
  •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分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像「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
  •   畫樹法

      樹在山水畫裡也稱為林木,在傳統山水畫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畫樹,也能成為一張完整的作品。畫樹宜先觀察樹的整體特徵,再觀察樹枝,因樹木種類繁多枝的生態也不盡相同。初學者應從枯樹或冬天的落葉樹作為練習的對象,沒有葉子的樹枝結構清楚,姿態鮮明,容易瞭解各種樹的生長規律與基本結構。

  • 國畫美學是重傳神的,形神兼備、意在筆先。既傳藝術客體之「神」,又達藝術主體之「意」,情景交融,主客觀統一,國畫美學於焉完備,馬麟的《靜聽松風圖》展現了這樣的意境。
  • 美國風景畫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在第二次造訪厄瓜多之後五年,創作了一幅日出時分火山噴發的畫作。優美浪漫的構圖在我們眼前展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火熱的太陽,以及反射在河面上的陽光。儘管發光的球體被火山噴出的灰色濃霧包圍,但光線仍穿透濃密的火山灰雲,在大地上投射出柔和、溫暖的光芒。
  • 馬遠擅長山水畫,起初師法李唐,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自出新意。《秋江漁隱圖》是他的一幅小品之作,然而畫中現出高超的技法與心意。
  • 安布羅修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以畫筆畫出精準分析的花卉畫,精心安排具有象徵意義的標本,體現荷蘭「黃金時代」(the Dutch Golden Age)的精神。「黃金時代」是一個發現微觀與宏觀的年代。
  • 敦煌壁畫中最為動人的,就是乘風飛舞的仙女,稱之為「飛天」,有的手執樂器,有的手捧花朵,飛翔於天空之中,衣帶飄揚,姿態美妙。另外,在敦煌壁畫之中,最為突出的是「供養人像」,就是出錢修寺塑像的善士施主們的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