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僅就吉林通化地區近年採集的大量滿族民間剪紙表象來看,就可判定其所具有的地域民族原始性色彩。
從題材方面說,不僅其中的熊、虎、鹿、及山花、參果、樵夫、牧人與林海雪原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且那些旗裝馬靴的「嬤嬤人」,正是滿族祭奉祖先的古俗之物。「嬤嬤人」與黃河流域剪紙的「抓髻娃娃」同樣,以對稱的正面造型,展開四肢,顯露著人的完善,替代著人的軀體去完成捍衛生命、娛樂神明的使命。不同於「抓髻娃娃」的,「嬤嬤人」是可站立、可擺放的立體型剪紙,民間巧手運用折疊與剪鏤結合的紙的語言特徵,賦予薄片的材料一種具有體積感又有刀剪意味的造型樣式。題材的另一方面,則是滿族人的生活及引以為榮的罕王創業稱世的傳說故事。
在手法方面,吉林滿族剪紙的特點,便是充分利用材料技法語言的便利,其表現之一為多折疊的方法代替形象內部裝飾的鏤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如以香火燒出洞孔。其三是不似內地用專門剪花的小巧刀,他們用平常的大剪刀,不易勾來轉去剪曲線,故多用直刀硬拐變的剪法,看來若聞鏗鏘之聲,卻顯出一種金石的力度。
──轉自《世界旅遊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