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smo.com)
【大紀元4月16日訊】 據自由時報4月16日報導,腸病毒是一群病毒,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六十八│七十一型,其中七十一型就是近年來致死率最高的病毒。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表示,腸病毒在感染初期,病患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類似感冒,有些病人則會出現腸胃道不適,另亦有病人在口腔或是四肢出現水泡或潰瘍,就是所謂的「手口足病」。
夏紹軒指出,腸病毒常侵襲學齡前小朋友,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兒童,為腸病毒重症病患的高危險群,腸病毒目前並無特效藥,多予以病患支持性的治療,如讓小朋友退燒,或在口腔潰瘍處噴一些止痛劑,由於患童口腔有破口,最好讓小朋友吃些較涼的東西,孩子東西吃得下,至少可吸收點營養及水分,增加抵抗力。
他同時強調,父母在照顧病童時,需密切觀察小朋友是否持續三天發燒到攝氏三十九度,睡覺時是否容易驚醒、四肢無力及不自主抽動的情形,其為轉變成腸病毒重症的危險前兆,需立即送往兒童加護病房觀察治療。
夏紹軒指出,大多數感染腸病毒的人都會自行痊癒,但卻有少數的人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成為腸病毒重症病患,如克沙奇病毒會造成心肌發炎或腦炎,腸病毒七十一型則會侵犯人體中樞神經,導致四肢無力及無法呼吸、吞嚥的後遺症,有的甚至會成為植物人。
民國八十七年台灣爆發腸病毒大流行,衛生署相關統計指出,當年腸病毒重症病患計有四百零五例,八十八年腸病毒重症病例下降至三十五例,八十九年則一下上升至二百九十一例,九十年更跳升到三百九十三例。
在腸病毒疫苗未成功研發前,夏紹軒指出,目前醫界還無法百分之百確定腸病毒的傳染途徑,但不脫呼吸傳染及腸胃傳染兩個途徑,預防腸病毒,在流行高峰期即三到五月及十到十一月之間,最好不要帶兩、三歲的小朋友到公共場所活動,更不要讓小孩跟已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接觸遊戲,家中如果有小孩感染,也要採隔離措施,此外,最好養成孩子常洗手的習慣,小孩的玩具也要常煮洗消毒,杜絕傳染管道,避開腸病毒大流行的威脅。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