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輝:定靜齋報話(三十四)
【大紀元11月4日訊】據2003年11月3日《文摘周報》第8版社會與法轉載了《做人與處事》2003年第11期 凡夫唐葉阿炳先生以”爲孫志剛討公道的女律師”爲標題的文章。因原文較長,故齋主僅摭拾其中精要部份並參以己意,以饗讀報諸君。
文章說:”鍾雲潔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鍾雲潔大學畢業後懷揣律師資格證書南下打工,就職于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2003年4月25日,鍾雲潔突然接到好友《南方都市報》記者王雷打來的電話。王雷開門見山地說: 我和陳鋒采寫了一篇報道,一位元叫孫志剛的大學畢業生在被無端收容期間死亡。現在,死者的父親孫六松和弟弟孫志國已從家鄉黃岡來廣州 處理後事,正在報社接受採訪。希望你來一趟。在報社辦公室,王雷把登有孫志剛事件報道的報紙遞給鍾雲潔。看完報紙,鍾雲潔不禁大爲驚愕。儘管她對收容遣送站的黑幕早有所聞,可她仍不相信會殘忍到這種程度。不過職業的習慣使她很快冷靜下來,開始推理和分析:……鍾雲潔正沈思的當兒,王雷對她說:’我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心作證,孫志剛被打致死是鐵的事實。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法律爲受害人伸張正義,爲其家屬主持公道。……’鍾雲潔聽出了王雷的弦外之音,就是希望她成爲孫志剛家屬的代理律師。此後,鍾雲潔全身心投入到孫志剛一案中。越調查,鍾雲潔越感到肩頭的擔子沈重。在與方方面面的人和單位交涉、取證時,她遇到了數不清的回避、推諉、冷遇,甚至面對面的帶有威脅性的暗示,以及恐嚇電話。她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張無形、巨大的網中,感到舉步維艱。由於不言而喻的原因,談判的艱難程度可想而知。爲給孫家爭取到最大額度的賠償,鍾雲潔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最終,孫家父子獲得了80萬元的、建國以來數目最大的國家賠償。5月18日,孫志剛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廣州殯儀館舉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臨時取消鍾雲潔參加。孫六松不禁勃然大怒:’如果不讓鍾律師參加,我也不去了!’有關部門見狀,只好’應允’鍾雲潔參加儀式……2003年6月19日,關注此案的人們又盼來了一個好消息: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廢止收容遣送制的決定。”稍後,鍾雲潔應孫父孫六松之請.和她的好友王雷、陳鋒等人一起爲孫志剛撰寫了一篇情真意切,含義深刻的墓誌銘,其辭曰:”孫志剛君,湖北黃岡人氏。生於西元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逝於西元二零零三年三月二十日……三月間被非法收容。因志剛性情耿直,不党同於惡徒,不低頭於強暴,遂爲諸惡徒所不容,遭遇暴打,引致殺身之禍。志剛慘死之狀披露,衆多正義之士爲之奔走呼號……如此僅兩月有餘,收容遣送制度廢止。自此國民可免收容之禍,此實爲共和國之幸,億萬黎民之福。逝者已逝,諸惡徒亦正法……志剛君生前亦有大志,不想竟以生命之代價,換取惡法之終結。其死雖難言爲捨生取義,然于國于民於法,均可比重於泰山。若如此,志剛君九泉之下亦可瞑目矣!”
定靜齋主曰:一個鮮活的生命,一位剛走出校園大門的大學生,一位對未來生活充滿著美好憧憬的熱血青年,竟然屈死在自己的國土上。他在自己的祖國竟然只有”暫住”的權利,而造成這一人間悲慘劇的主因,就是在毛澤東時代炮製的那部臭名昭著的《收容遣送法》。如今,受害人孫志剛的身軀早已在這個世界上消逝了……但是,這個帶血的記憶卻將永遠留在國人的心中。懾於強大的輿論壓力和正義的呼聲,其中當然也包含了鍾雲潔律師大無畏的仗義執言。此外,民間人士東海一梟先生大義凜然拍案而起首先在網上撰文發難,憤怒聲討有關當局的惡行,因而引起國內國際輿論大嘩,這些正義的呼聲彙成了一股滾滾的洪流,這對稍後劣法之廢止亦起到關鍵的作用。東海先生功不可沒。當代的董狐、左丘明應該爲斯人大書一筆!中華民族子孫萬代應當永遠銘記:一部坑害老百姓,橫行神州大地達數十年之久的劣法的廢除,是以一位熱血青年、國家棟梁的生命爲代價換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孫志剛之死更比”神五”上天的意義重大得多。
眼下,大陸市場疲軟,買方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投資的過熱和消費的過冷形成強烈的反差,滿街都在喊號,通市都在”跳樓”,給人的印象似乎什麽都不缺,一切都過剩似的……定靜齋主曰:然則,中國究竟缺什麽呢?齋主顧盼東西環視宇內仰天長歎曰,中國唯缺良知、正義、公正、愛心耳!唯缺鍾雲潔律師似的精英也,唯缺東海先生似的骨鯁之士也。此外,在孫志剛的家鄉湖北黃岡和他殉難的地方廣州,尚分別各缺一尊應該永遠供人們紀念他的大理石塑像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