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3日訊】
宋 黃筌
雪竹文禽 冊
絹 設色
26.3 x 36.4公分
寒冬的江河畔,兩株荒枯的楊柳佇立在突起的白色巨石上。猶如垂釣老叟的柳樹,將它細長的枝枒拋向灰濛的江面。江河上一對水鴨夫婦,遠遊而至;柳稍枝頭上的四隻八哥、柳石間幾株叢生於的寒梅雪竹,也同為這冬河之畔增添不少的生意。
在這幅「雪竹文禽」圖中,畫家將樹石等主要實景置於幅左,而將江河與水鴨置於幅右。這種虛實對映的佈局,不僅顯示出南宋獨特的審美趣味,也展現了自然生態活潑靈動的特質。畫家繪以梅、竹,以及成對成雙的遊禽與飛鳥,不但點出了早春時序,更具有吉祥的祝幅之意。
此畫沒有畫家名款,舊傳為五代黃筌(活動於903-965)所作。黃筌是五代後蜀的宮廷名畫家,北宋時隨著蜀主歸宋後,便與其子黃居寀同入畫院供職,對北宋初期花鳥畫影響深遠。黃筌喜用勾勒填彩,設色上也較為濃豔。本幅「雪竹文禽」的畫風野逸簡淡,以畫風來看,可能不是黃筌真蹟,而是南宋畫院畫家的作品。
畫髡柳兩株,一株上棲鴝鵒(八哥)四。寒梅雪竹,在柳石之間。水濱叢葦負雪,偃仰有致。波上復見水鴨一雙,唼喋遠游而至。梅竹點出早春時序,禽鳥成雙成對,有吉祥蘊意。幅中樹石等實景均置於幅左,右方虛處僅配以面積極小的游禽,兩相對映之下,益能展現自然生態活潑靈動的特質。
此畫原無名款,清代梁清標(字玉立,又字棠,號蕉林,西元1620-1691年)收藏後,為定畫題及作者名,始傳為黃筌作品。按黃筌(約903-965)為四川成都人,五代後蜀的宮廷名畫家,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隨蜀主歸宋,是年卒。(註1)目前存世唯一較為可信的黃筌作品,是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寫生珍禽圖」,描繪二十四種品種、動態互異的鳥、龜、昆蟲(註2),生態逼真肖似,線條勾勒工細,賦色濃麗精準,而本幅「雪竹文禽」則較為野逸簡淡,以畫風觀之,未必為黃筌真蹟,較可能是南宋畫院之作。
(葛婉章)
註1: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收錄於《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第一冊,頁173。宋《宣和畫譜》,收錄於《畫史叢書》,第一冊,頁549-550。
註2:朱家溍主編,《國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頁86-89。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