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國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也是這種儀式的一部份;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剪紙不是用機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顧名思義,剪刀剪是藉助於剪刀,剪完後再把幾張(一般不超過8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後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鬆軟的混和體上,然後用小刀慢慢刻劃。剪紙藝人一般是豎直握刀,根據一定的模型將紙加工成所要的圖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個優勢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個剪紙圖案。
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這可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是人們用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而職業的剪紙藝人則常常是男人,因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裡一起勞作並掙工錢。
據考證,從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接空刻花製作裝飾品。西漢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帝思念不已,臥不安度,食不甘味,於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像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唐宋時期,流行「鏤金作勝」的風俗。「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絲帛剪刻而成的花樣,剪成套方幾何形者,稱為「方勝」;剪成花草形者,稱為「華勝」,剪成人形者,就稱之為「人勝」。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東方朔傳·歲時節》:天地初開,一日雞,二日狗,三日豬, 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陰則災。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為重,又稱「人勝節。」)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於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
唐代大詩人杜甫以《人日》為題作詩:「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尊前柏葉休隨酒,勝裡金花巧耐寒。」另一位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也作有《人日》詩,詩中說:「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唐代李遠《剪綵》詩寫道:「剪綵贈相親,銀綴鳳真,雙雙御綏鳥,兩兩度橋人,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願君千萬歲,無處不逢春。」六十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還有一件唐代的人勝剪紙,七個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勝用於圍飾髮髻。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