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晨加拿大溫哥華編譯報導)近來,呼籲人們「買加拿大產品」的運動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蔓延。儘管目前美國關稅計劃暫時延後,但這一風潮卻並沒有停止。
名為「購買加拿大產品,幫助我們的經濟」的臉書群組,吸引了4.4萬成員。而另一個旨在推廣「加拿大製造」產品的臉書群組,則有近70萬成員。
據New1130報導,針對這一現象,圭爾夫大學的教授兼食品經濟學家邁克爾‧馮‧馬索(Michael von Massow)表示,「我認為這是我們向美國公司傳達訊息的一種方式」。
但馬索指出,「這買加拿大產品並非易事,但如果我們能夠採取策略性行動,並以符合我們自身標準的方式進行,那至少也具有象徵意義。」
他認為,「人們需要自己做出選擇,決定什麼最適合自己。」這是因為本土產品的價格通常較高,對人們來說可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如果人們致力於「購買加拿大產品」,還可能需要重新考慮購物地點。加拿大五大主要零售商中,價格相對較低的沃爾瑪和好市多都不是加拿大公司。如果你想買「加拿大產品」,是否意味著只能選擇其他零售商?馬索說:「這可能會讓你多花一些錢,但這也正是你所要表達的立場。」
哪些是加拿大產品?
他還解釋了「加拿大產品」和「加拿大製造」不同標示的差異。
「如果標示為『加拿大產品』,那就意味著該產品幾乎完全由加拿大原料製成,並由加拿大工人生產;如果標示為『加拿大製造』,那麼就無法得知其原料的來源。至於乳製品,如果包裝上有藍色奶牛的標誌,則可以斷定那是地道的加拿大乳製品。」
他還分享了自己最近的購物經歷。「我記得有一包冷凍蔬菜,包裝正面印著『Canada A』,看起來好像是加拿大產品,但卻並非如此。我向該公司確認過,這僅僅意味著『A 級』,並不代表它就是加拿大產品。包裝上也的確找不到『加拿大產品』的標示。」他解釋道。
另一個例子是,「在安省西南部有一家生產莎莎醬的公司,在加拿大的生產季節,他們會用本地的番茄、洋蔥和辣椒來製作產品。但到了冬天,他們可能會使用加拿大洋蔥,因其易於儲存;而辣椒和番茄則不太可能是加拿大的,但產品仍然是在加拿大的工廠製造。」
他解釋道,「有些產品,例如葉菜類、抱子甘藍和豆類,很難找到帶有『加拿大標籤』的。如果你只想買加拿大產品,就不得不換成其他可以儲存的產品了。」
將美國與加拿大公司進行比較是很棘手的,因為其中存在一些灰色地帶。「樂事(Lays)是百事公司的旗下品牌,被歸為『美國公司』。其母公司的確是美國的,但在安省西南部,其洋芋片來自安省劍橋市的一家工廠,他們使用本地的馬鈴薯,由本地工人進行生產。因此,這款洋芋片會標示為加拿大產品。」
他補充說,這一情況也適用於其他領域,例如加拿大的服裝品牌,如 Roots、Aritzia 和 lululemon。「但是,其中一些加拿大品牌的產品並不是在加拿大生產。如果這對你來說很重要的話,就需要詢問產品的生產地。」
社交媒體上,也有一些網友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一位名為Bobby James Ewing的網友説,「我會買所有打折的東西,即使它是美國的也無妨。如果特魯多想讓我買加拿大的東西,他應該降低雜貨的價格,而不是像現在,通脹幾乎讓所有東西都更貴了。」◇
責任編輯: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