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9月26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llen Gindler撰文/信宇編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信條之一就是勞動價值論,即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在這個框架下,勞動本身成為一種商品,一種可以在市場上買賣的東西。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被迫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能力,而資本家則通過支付低於工人勞動所產生的全部價值的工資來剝削工人。這種差額或「剩餘價值」被資本家作為利潤占有。然而,這種將勞動力與商品相類比的做法在進行批判性研究時就暴露出了深刻的本質缺陷。
許多著名經濟學家,包括奧地利經濟學派和其它學派的經濟學家,都對勞動力是商品的觀點提出了批評。奧地利裔英國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在其著作《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44年)中對社會主義經濟計劃進行了更廣泛的批判,其中包括馬克思主義將勞動力視為商品的觀點。哈耶克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是,馬克思主義導致權力集中,由國家控制勞動力和經濟的其它方面。他認為,在計劃經濟中將勞動力視為受控商品會損害個人自由,並導致一種形式的「農奴制」(serfdom)。
哈耶克認為,經濟自由,包括選擇工作和談判工資的自由,對於政治自由至關重要。他的批判暗示,馬克思主義對待勞動的方法,將勞動視為一種由國家控制的商品,這種方法存在根本性缺陷,對個人自由構成危險。
另一位奧地利裔經濟學家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在其極具影響力的著作《大轉型》(The Great Transformation,1944)中提出了「虛構商品」(fictitious commodities)的概念,用以描述勞動力、土地和貨幣等在市場經濟中被視為商品但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真正商品的事物。波蘭尼認為,勞動力是一種「虛構商品」,因為它不是為出售而生產的,而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固有方面。
波蘭尼批評勞動商品化,因為它把人貶低為生產過程中的單純投入,忽視了人的社會和道德意義。他認為,將勞動視為商品是不自然和有害的,會導致社會解體和剝削叢生。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市場自由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其著作《人的行動》(Human Action,1949)中,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角度批判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勞動力是商品的概念。米塞斯認為,勞動力不能像商品和服務那樣被視為商品,因為它與人類的選擇和行動有著內在的聯繫。米塞斯認為,勞動是個人偏好和價值觀的體現,不能僅以市場價格來衡量。他批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沒有認識到勞動價值的主觀性,認為勞動不是同質商品,其質量和價值因個人和環境而異。
這個批判對馬克思主義框架提出了挑戰,認為勞動力不能像實物商品一樣被商品化。米塞斯對個人選擇和主觀價值理論的強調表明,馬克思將勞動力視為商品的做法過於簡單化,忽視了人類行為和經濟關係的複雜性。
勞動力作為商品的荒誕案例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勞動能力被視為工人出售以換取工資的商品。然而這種商品與其它商品不同。馬克思自己也承認,勞動能力之所以獨特,是因為它直接與人聯繫在一起;它無法與提供勞動能力的人分離。勞動力與工人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繫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產生了幾個根本性矛盾。
首先,如果說勞動能力是一種商品,那麼它確實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商品。馬克思認為,這種商品總是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售。換而言之,工人總是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售自己的勞動能力,為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但這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如果勞動力是一種商品,為什麼它是唯一一種始終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的商品?在任何其它市場,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售商品都會被視為不可持續的商業行為,導致破產。然而,在馬克思的理論中,這不僅是普遍現象,而且是資本主義運作所必需的。
這種觀念意味著,工人本質上是「愚蠢的商人」,每個工作日都在虧本出售自己的商品,也就是勞動力。這種定性不僅貶低工人,而且不合邏輯。很難想像會有任何理性的行為者,更不用說整個階級的人,會一直從事這種自取滅亡的經濟行為。
換而言之,如果我們接受勞動能力是商品這個前提,那麼我們也必須接受工人從事的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業形式:他們的產品始終接受低於市場價值的價格。這與基本的經濟原則背道而馳,因為在基本的經濟原則中,賣方力求使其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最大化。整個階級的人都心甘情願地一直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這種想法違背了邏輯,損害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可信度。
為了說明將勞動力視為商品這種看法的荒謬性,請看一個自營水管工的例子。水管工擁有自己的工具,獨立經營,並不向資本家出售自己的勞動能力。相反,他們直接向客戶提供服務,並收取工作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水管工既是生產資料(工具和技能)的所有者,也是服務的提供者。他們可以控制勞動力的價格和工作條件。
然而,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位自營水管工將以低於其價值的方式出賣自己的勞動能力,儘管他們的工資和工作條件是自己確定的。這就說不通了。水管工作為他們自己的「資本家」,自然會將收取一個能夠覆蓋成本並提供利潤空間的價格作為目標。他們的勞動能力沒有理由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售,剩餘價值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變得無關緊要。自營水管工並不是「愚蠢的商人」,而是一個理性的經濟行為者,他會根據自己工作的價值來定價。
社會主義套路: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勞動力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對勞動力的剝削是資本主義的固有特徵,社會主義將通過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來糾正這個現象。然而,前蘇聯、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以及中美洲的古巴等社會主義政權的經驗卻說明了不同的問題。
即使在這些表面上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中,工人也繼續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換取工資。控制生產資料和決定剩餘價值分配的是國家,而不是私人資本家。然而,這並沒有消除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批判,即勞動力被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售。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這種剝削仍在繼續,國家充當了新資本家的角色,從工人那裡榨取剩餘價值。
如果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工人繼續以低於其價值的價格出賣勞動力,那麼馬克思主義不僅不能作為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也不能作為建設無階級社會的行動指南。這種動態在社會主義下的持續存在表明,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存在嚴重缺陷。
作為詭辯的馬克思主義
整個馬克思主義框架的前提就是,勞動力是商品。如果勞動不是商品,馬克思主義的邏輯一致性就會崩潰,因為其一系列關鍵概念就失去了基礎,比如剩餘價值、剝削、資本主義的矛盾以及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等。
如果勞動力不是商品,那麼:
- 剩餘價值就無法按照馬克思描述的方式計算,從而破壞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概念。
- 如果沒有從勞動中榨取剩餘價值,馬克思所定義的針對工人的剝削就不可能發生。
-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可能並不以馬克思理論中的形式存在,這就消除了資本主義崩潰預言背後的驅動力。
- 社會主義革命的理由就被削弱了,因為無產階級可能不會經歷馬克思認為會導致革命性變革的長期剝削。
馬克思主義對勞動力作為商品這個有缺陷的前提嚴重依賴,使其本身從根本上不健全。鑒於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缺陷,我們有理由得出結論,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經濟理論中其實就是一種詭辯。詭辯(sophism)是指一種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從根本上具有誤導性並最終行不通的論點。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馬克思主義都非常符合這個定義。
本文刊自總部位於阿拉巴馬州的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網站Mises.org。
作者簡介:
艾倫‧金德勒(Allen Gindler)是一位獨立學者,專門研究奧地利經濟學派和政治經濟學。他曾在烏克蘭教授經濟控制論、標準數據系統和計算機輔助工作設計等。他的學術文章發表在《自由主義研究雜誌》(the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和《獨立評論》(The Independent Review)上。他還為《米塞斯通訊》(Mises Wire)、《美國思想者》(American Thinker)、《經濟教育基金會》(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和《聖經考古學評論》(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等期刊撰稿。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