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步履蹣跚 對外貿易緊張局勢將加劇

人氣 3309

【大紀元2024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最近公布的一系列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速度超過預期,對外貿易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加劇。

9月份的數據顯示,工業產出和零售額增長放緩,股市和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同時,失業率上升,通貨緊縮仍然是中國的一個緊迫問題。

但是中共官方仍不願通過大規模刺激計劃重振經濟。相反,它們繼續加倍投資先進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增長戰略,而在與美國和歐洲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下,這些海外市場已越發不願和不能消化中國產的高附加值出口產品。

美國財政部高官再次訪問中國,討論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從會後各自刊發的通稿看,依然是各說各話。

中國經濟為何陷入困境?

《華盛頓郵報》說,在COVID疫情期間,中共實施了三年的嚴苛清零政策,從此中國經濟一直萎靡不振,未能恢復。經濟學家曾預計,隨著不人道政策的正式終止,中國將釋放出被壓抑的需求,並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但這些期望都沒有發生。

相反,經濟增長仍然乏力——大多數指標都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最近的數據顯示,8月份經濟增長勢頭全面放緩。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官方數據,零售額增長速度低於7月份,因為中國家庭更傾向於儲蓄而不是消費。

這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經濟乏力是因為就業市場仍然低迷。8月份,城鎮失業率上升至5.3%,為六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於年輕人來說,找工作是一個特別的挑戰。在2023年青年失業率創下歷史新高後,中共暫時停止發布統計數據,改用一個新的、更好看的指標。但即使是新指標現在看起來也很可怕——7月份,城鎮青年失業率達到17%。

2023年10月13日,一名顧客在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一家超市購物。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意識形態為經濟帶來後果

儘管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外國官員呼籲北京採取加強社會福利體系、穩定房地產市場或向陷入困境的家庭發放現金以鼓勵居民消費等措施,但中共不願意實施積極的刺激政策來提振消費需求。

這跟中共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有關。

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學教授朱寧告訴《華郵》,「包括我在內的經濟學家越來越一致地認為,(當局)應該向民眾發放現金,雖然我知道這不可能。」

他指出,向廣大民眾發放支票存在實際障礙,而且成本巨大。

「我認為,(中共)政策制定者對西方通過發放現金來應對疫情的方式持懷疑態度,不想效仿。」朱寧說。

相反,中共政府專注於資助製造業,部分原因是共產黨將實現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的自給自足視為一項重要任務。

今年3月,中共政府總理李強宣布政府投資超過10億美元,用於升級核心技術的製造業和工業供應鏈。

在這些政府補貼下,自1月份以來,中國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與此同時,根據中共海關數據,8月份中國全球出口連續第五個月增長,同比增長超過8%。

2024年4月16日,江蘇省蘇州市太倉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堆放的大量待出口的中國產電動汽車。(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國經濟放緩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中國製造業的瘋狂增長也引發了反彈。近幾個月來,由於中國出口急劇增加,北京與世界其它國家之間的經濟緊張局勢加劇。

美國和歐盟擔心,北京正在使用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例如巨額國家補貼,來支持這些行業,導致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鋼鐵等中國產品大量湧入全球市場,可能損害其它國家的產業和就業。

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已經達到30%。中國製造業貿易順差占世界GDP的份額很大,並一直以2%的速度迅速增長。這一份額已經比日本和德國製造業盈餘在巔峰時期的總和還要多。

《華郵》說,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會加劇這一問題,因為國內客戶減少只會迫使中國企業加倍努力開拓海外市場。

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中國研究總監洛根·萊特(Logan Wright)表示,「美國擔心的是,中國國內需求減弱意味著中國將向世界其它地區出口更多產品。」

「北京正在推行一種與世界其它國家日益對抗的戰略。」他補充說。

2024年4月4日,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中)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Pedro Pardo/AFP)

美國開始行動 財政部高官再度赴華

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關稅等貿易措施以及外交手段來應對中共的這一新戰略。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提高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關稅,包括對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對太陽能電池板徵收50%的關稅,對鋼鐵產品徵收25%的關稅。這些措施將於9月底開始生效。

由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傑伊‧尚博(Jay Shambaugh)本週率領美國代表團訪華,表達對中國出口過剩的擔憂。

根據雙方各自刊發的新聞稿,美中依然是各說各話,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美國財政部週五刊發的新聞稿說,雙方就支持國內和全球經濟平衡增長的政策交換了意見,美方繼續討論了耶倫財長4月份訪華期間提出的關切問題,包括中國經濟某些部門產能過剩的跡象、中共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及其對美國工人和企業的影響,以及中企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支持。

美方稱,會議結束時,雙方就國內宏觀經濟前景交換了意見,並討論了合作領域,包括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問題和融資挑戰。

中共財政部的新聞稿則稱,中方就美對華加徵關稅、對華投資限制、涉俄制裁、打壓和影響中方企業利益等表達了嚴正關切,「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尚博7月在一次公開智庫活動中明確提出,如果需要,美國將採取防禦性行動,但最好是中方自己採取行動,承認其主要貿易夥伴日益增長的擔憂,並合作解決這些問題。

尚博表示,很多國家都跟美國一樣想要解決中國的非市場行為給全球帶來的負面溢出效應。

中國的許多貿易夥伴,從美國、歐洲到甚至一些被認為對中國相對友好的亞洲國家,都在提高關稅和其它貿易壁壘,以抵制廉價的中國商品2.0衝擊波。

尚博說,中國已經不能像1990年至2010年那樣依賴全球增長。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中共輸出過剩產能為何遭圍堵 五方面破迷思
分析:中國便宜貨出口衝擊2.0 反噬中國經濟
中國通解讀中共黨魁為何不肯救經濟
華爾街投行紛紛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