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夢想成真 傑克‧蓋德克邁向風景畫家之路

Lorraine Ferrier撰文 貽萱編譯
《流動的靜謐》,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19年創作;布面油畫,40.6x50.8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風景畫家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第一次參觀藝術博物館時,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一生追尋的夢想。他不記得那些畫作的具體內容,但仍記得那些畫作對小學二年級的他產生的影響,歷歷在目。和同學們參觀底特律藝術學院時,一組大型垂直的人物畫讓他驚呆了。蓋德克在電話中說,「我張大嘴巴盯著這些畫作。」對於年幼的蓋德克來說,那些畫作似乎有300公分那麼高。「我想要畫出那樣的作品」,他一邊想著,一邊揣摩能做到的話會是什麼樣子。他對藝術如此著迷,以至於忘了時間,也忘了他的同學。

那次參訪後,他清楚知道自己要成為藝術家。

正在大峽谷作畫的風景畫家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他的父母鼓勵他,也支持他追求自己的夢想。小小年紀的蓋德克熱愛畫畫,經常與朋友一起畫畫度過無數個下午時光,也從自學成才的藝術家喬恩‧格納吉(John Gnagy)主持的電視節目《學習繪畫》(Learn to Draw)中學習。這個節目在晚餐時間播出,蓋德克的媽媽允許他在客廳吃飯,以便能觀看這15分鐘的節目。他的兄弟們並不以為然,但他的媽媽堅持地說:「你弟弟在學習,別打擾他。」 蓋德克認為格納吉簡短且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非常有用,例如如何運用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畫出圖樣。

高中時期的蓋德克在藝術涵養的培養上有很大的進展。他的美術老師是一位剛畢業不久充滿教學熱情的嬉皮士,他教授的素描、繪畫和藝術史深深地激勵了蓋德克。他喜歡老師不強調某一個藝術時代的風格,從古典藝術到當時最新的流行藝術,老師全都教。蓋德克說,「這對高中時期的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試圖激發我內心的火焰,讓我真的想成為一名藝術家。」

大約16歲時,他通過了「青年畫家的名畫家課程」(Famous Artists Course for Talented Young People)的入學考試,這是一門為期兩年的商業藝術和插畫函授課程,由紐約插畫家協會(the New York Society of Illustrators)的成員創辦,成員主要是阿爾伯特‧多恩(Albert Dorne)和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課程費用為500美元。「我當時想:『天哪!我們付不起這個錢。』幸好我的父親找到了解決辦法。」隨著蓋德克從這些插畫家的課程中學習,以及插畫家對他的作業的反饋,他的繪畫技巧不斷提升,使得他離藝術家的夢想越來越近。蓋德克遊歷美國,從海岸到沙漠再到山脈,從事現場寫生和繪畫。他將戶外寫生獲得的靈感展現在工作室的畫作中,呈現自然世界的奇觀。

《天空的極限》(Sky’s the Limit),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0年創作;布面油畫,61×45.7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堅持寫實藝術

與高中時期相比,蓋德克對大學時光感到失望。1970年代初,他在威斯康辛大學史蒂芬斯角分校(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Stevens Point)研習美術,一年後退學加入空軍。蓋德克服役四年後,在南科羅拉多大學普韋布洛分校(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olorado–Pueblo)(現為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研習藝術。這兩所大學的藝術系都專注於現代藝術,講師們不教授繪畫和素描的技巧,而是鼓勵學生表達自我。現代藝術和抽象藝術從未吸引過他:「我想學習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

大學畢業後,他定居在科羅拉多州的山區,主要專注於人物畫。他對寫實主義繪畫的熱情依然強烈,幾十年來,他持續繪畫、發展自己的藝術創作;他也到處參加藝術課程,其中一門課程深深地影響了他的藝術。

《狹窄的通道》(Narrow Passage),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1年創作。布面油畫,50.8×76.2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冬日小溪》(A Winter’s Creek),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0年創作。布面油畫,尺寸50.8×4.6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冬眠》(Winter Slumber),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1年創作。布面油畫,尺寸30.5×30.5 cm。(Jake Gaedtke提供)

捕捉自然景觀之路

蓋德克的一生中對大自然有著深厚的熱愛,經歷了許多徒步旅行、釣魚和露營的冒險。他一直想把大自然的景色捕捉到畫布上。他說:「在戶外看到的美景對我來說是那麼吸引人……我真的很想表達出來,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或如何做。」

他報名參加了當地藝術學院的工作坊,其中之一是風景畫家傑‧摩爾(Jay Moore)開設的戶外寫生課程。「我立刻愛上了它。」他說。當他第一次開始戶外寫生時,他感到很困難,曾因挫折而把畫作像飛盤一樣拋向岩石。「從未想過自己能做到。但堅持下去,最終一切開始變得有意義。」

風景畫家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對自然有深刻的感受,他花了無數時光觀察光線,繪製偉大的美國戶外景色。(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2002年,蓋德克參加了摩爾為有志成為專業風景畫家的新導師計劃(師徒制計劃)。這個計劃節奏快速且艱苦。蓋德克說,「摩爾試圖讓我體驗成為專業畫家所需付出的努力和辛勞。」

摩爾不僅教他如何畫風景,還訓練他如何在現實中成為專業的藝術家——每天都要投注心力在藝術事業和繪畫兩者上。每兩週,蓋德克就會有一堆的作業,涵蓋素描、繪畫、藝術史,或藝術事業和心理建設。每天,蓋德克都要花12到14個小時來做這些作業。

《時光凍結》(Frozen in Time),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1年創作。布面油畫,尺寸40.6×40.6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流動的靜謐》,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19年創作;布面油畫,40.6×50.8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當蓋德克學會掌握明暗之後,摩爾才開始教他上色,教他如何調出風景的顏色。這種先學會單色繪畫再學習彩色繪畫的方法類似於古代大師在學院學徒時期學習人物畫的過程。

當然,理解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蓋德克花了大量時間在戶外觀察陽光、光線在自然中的表現,以及如何用繪畫來表現光線。從那時起,他成為了一名風景畫家,他尤其喜愛畫水景、雪景和夜景。

《冬日夢境》(Winter Dreamland)習作,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0年創作;布面油畫,25.4×20.3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冬日夢境》(Winter Dreamland),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1年創作;布面油畫,76.2×61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寧靜的雪景:從陽光到月光

儘管山裡的冬天可能是猛烈的,蓋德克卻覺得這個季節讓人感到平靜。「我認為沒有什麼比無風、美麗的下雪天更能安撫我了。」無庸置疑,蓋德克喜愛畫雪景。他最喜愛的一幅畫作《午夜陰影》(Midnight Shadows)在第16屆國際藝術復興中心沙龍比賽中獲得風景類別的第一名。他喜歡月光下,潔白的雪徑上有行人經過的足跡和越野滑雪的痕跡,透露出繁忙的一天。

《午夜陰影》(Midnight Shadows),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1年創作;布面油畫,66×81.3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蓋德克在蒙大拿州博茨曼(Bozeman)住家附近的Sourdough小徑遛狗時發現了一個場景。他看到白楊樹(aspen tree)在白雪覆蓋的小徑上投下了令人驚歎的陰影,一種抽象的美感。停下腳步,一個畫面立刻浮現出來,那個畫面並非如同眼前的陽光明媚,而是以月光作為背景。

他把狗拴起來,拍下一些構圖的照片。「照片對描繪形體等方面有幫助,但在色彩和明暗上,照片的參考價值就不那麼高了。你真的需要參考戶外寫生來提高準確度。」蓋德克解釋。

繪製了一百多幅戶外寫生的夜景畫後,蓋德克對夜晚的顏色和晚間光線的變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將《午夜陰影》的白晝場景轉換為夜晚場景時,應用了這些知識。

《午夜陰影》(Midnight Shadows)習作,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1年創作;布面油畫,27.9×35.6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他先繪製一個小尺寸的作品,解決顏色和構圖上的問題,然後就有自信著手繪製大幅作品。在畫畫時,蓋德克需要做出無數個決定,例如使用什麼樣的筆觸和調出什麼顏色。他將這個過程比喻為他與畫作之間的不斷對話。他經常從作品中抽身,思考畫作接下來需要什麼。

在同樣的遛狗小徑途中,距離《午夜陰影》場景約18公尺的地方,蓋德克發現了另一個場景——他的畫作《指引之光》(Guiding Light)的主題。「透過陰影以及暗處,你會看到這些小小的光點引導你穿過小徑和道路。」儘管他預期這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夜景,但他想創作一些不同的東西。因此,在《指引之光》中,他畫了一個白天的場景,採用垂直構圖,重點放在棉白楊木(cottonwood)上,以棉白楊木引導觀眾進入畫中。

《指引之光》(Guiding Light),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3年創作;布面油畫,68.6×50.8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他說: 「我希望觀眾能進入畫中,彷彿身臨其境——並且希望他們能靜靜地體會腳踩在雪地上的咯吱聲。」

實現夢想

蓋德克已經實現了成為藝術家的夢想,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在二年級時,他無法想像自己將來能夠創作出這些作品;但經過不懈的努力、持續的好奇心和對藝術的熱愛,他找到了合適的導師來學習。

多年來,他在自己的工作室教授繪畫課程、指導學生。「能夠分享所學的一切給他人,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他仍然會參考《青年畫家的名畫家課程》的內容,並在教學時使用這些教材。他建議有熱誠的藝術家應向他們欣賞的藝術家學習,而不是追隨流行的藝術家——並且要努力工作,追求他們想學習的東西、不要氣餒。對於有志於風景畫的畫家,他告訴他們要在大自然中寫生,直接從自然的法則中學習。

《冬季足跡》(Winter Tracks),傑克‧蓋德克(Jake Gaedtke)於2020年創作;布面油畫,35.6×71.1 cm。(圖片由Jake Gaedtke提供)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洛琳‧費里爾(Lorraine Ferrier)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美術和手工藝相關文章。她關注北美和歐洲的藝術家和工藝師,如何在他們的作品中傳達出美和傳統價值觀。希望能為稀有而鮮為人知的藝術和手工藝品發聲,進而保存傳統藝術遺產。現居英國倫敦郊區,從事寫作。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德拉克洛瓦熱衷於描繪異國帶有充沛情感的場景,以此凸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張力。這些元素充分體現在他對大型貓科動物(特別是獅子和老虎)的描繪上。在他整個職涯中,他都在觀察這些貓科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然後運用各種媒材捕捉貓科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由此創作出知名的藝術作品也都成為他的傑作。
  • 幾世紀以來,學者們一直試圖釐清關於荷馬的真相: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如果有,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於他的創作?他的神話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這些詩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積,仍是有待商榷的問題,但大家都達成共識:這些詩最初是在希臘文字廣泛發展之前,於公元前7、8世紀之交的某個時候創作出來並口耳相傳的。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員——阿戈斯蒂諾(Agostino)和安尼巴萊(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盧多維科(Ludovico)共同創立了第一所強調寫生的重要藝術學院:啟程者學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來復興古典傳統,以矯正樣式主義(Mannerism,又譯:風格主義、矯飾主義)對藝術界的不良影響。他們重新提倡寫生,並從自然形態中尋找靈感,而非單純模仿前輩大師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爾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義時期多產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光亮派畫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爾德在建築、波濤洶湧的海洋與航海相關細節的表現上獨樹一幟。
  • 《牧人來拜》為卡拉瓦喬的大型作品畫上了完美的句點——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讓觀眾洞見這一場景,這是其他畫家從未做到的。
  • 《野外景觀》(A Wild Scene),托馬斯‧科爾於1831至1832年間創作。油彩、畫布,130公分×194公分。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收藏。(公有領域)
    藝術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1801年出生於英格蘭東北的工業區,年輕時移民美國。他發現這裡是一個充滿未知和桀傲不馴的荒野國家。於是,他以精湛的光線處理、構圖和空中透視,捕捉了美國荒野的壯麗景致。
  •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905年)是19世紀法國學院派最重要的畫家之一。現代人們把他的作品稱作是:「美的標準」。歷經一百多年的歷史變遷,無論各民族習慣和文化怎樣差異,人們到了布格羅的作品面前,讚歎的語言「真美啊!」和一百年前是一樣的。時代在前進,對「美」的感受卻是不變的。人類心中有一種永恆的「美」的標準,通過藝術作品而產生共鳴。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