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29):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作者:薛馳
孔子雕像,位於哈爾濱孔廟,黑龍江,中國。(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07
【字號】    
   標籤: tags: , ,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論語‧為政‧十六》)

 【注釋】

攻:《論語》中孔子說過「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此兩處「攻」都做「攻擊」解。但「攻」也有攻治、學習之義,如,攻金攻木,攻讀等。

異端:一說指雜學、邪說;但如楊伯峻所說,孔子之時,還沒有諸子百家,也沒有佛教,而且儒道還未完全兩分,不過和孔子相異的主張、言論未必沒有。一說指事物的兩個極端,如「過」與「不及」等。

也已:句末助詞,無義。《論語》中有多處。也有人將「已」看為動詞,作「停止」、「消滅」義。

【討論】

本章歷來爭論紛紜。先簡單羅列一些白話翻譯:

「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錢穆)
「批判那些不正確的議論,禍害就可以消滅了。」(楊伯峻)
「一個人於修業時而分心於外務,那是有害的。」(毛子水)
「批判其他不同立場的說法,難免帶來後遺症。(傅佩榮)
「攻治雜學邪說,這是禍害啊。」(孫欽善)
「只鑽研不同的一端,那就有害了。」(《論語今譯時析》增訂版)

概括起來,大致有三種觀點:(一)對歪理邪說要堅決批判;(二)治學不能走極端;(三)學問要兼容並蓄,攻擊異端學說有害。

那麼,我們如何儘可能地靠近孔子原意?還是用孟子的方法:「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以孔子出生之年(西元前551年)為線,可分為上2500和下2500年。上2500年,從伏羲八卦到黃帝飛天,從周文王演易到老子五千言,道家為中華文化之根脈。孔子處春秋晚期,問道於老子,始創儒家,儒源於道,儒道並非完全兩分。後數十、百年,有百家爭鳴;再後,佛教傳入,道家中之一部分演變為道教,儒家中之一部分演變為儒教,乃為三教。至趙宋,理學家們將楊墨等百家之言、道教、佛教等都稱為異端邪說。至於西方歷史,其從宗教教派出發,對於異端——通常指違反一個宗教的重要教義的教派及其學說——極為嚴苛、殘酷。因此,孔子之世異端一詞,不能以後世異端一詞之通常含義來理解。

或有人舉孔子誅少正卯之事來注解本章。據傳,「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連子貢都不解,孔子說:少正卯有「心逆而險(通達事理卻又心存險惡)、行辟而堅(行為怪僻而又堅定固執)、言偽而辯(言語虛偽卻又能言善辯)、記醜而博(對非義的事知道很多)、順非而澤(言論錯誤還要為之潤色)」之「五惡」,人只要有這「五惡」中的一種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誅」, 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惡」的「小人之桀雄」,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他和歷史上被殺的華士等人是「異世同心」,不可不殺。(《孔子家語‧始誅第二》)

本文以為,即使有孔子誅少正卯之事,但少正卯是否就一定是本章所指的「異端」呢?目前也沒有足夠的證據。因此,以孔子誅少正卯之事來注解本章,顯得牽強。

大家知道,孔子強調「中庸」,過猶不及。錢穆認為:一事必有兩頭,如一線必有兩端,由此達彼。若專就此端言,則彼端成為異端,從彼端視此端亦然。孔子平日言學,常兼舉兩端,如言仁常兼言禮,或兼言知。又如言質與文,學與思,此皆兼舉兩端,即《中庸》所謂執其兩端。執其兩端,則自見有一中道。中道在全體中見。僅治—端,則偏而不中矣。故《中庸》曰「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孔子曾說:「我有知嗎?我實是無知呀!有鄙夫來問於我,他心空空,一無所知,只誠愨地來問,我亦只就他所問,從他所疑的兩端反過來叩問他,一步步問到窮竭處,就是了。」(子罕篇)

再說,孔子本人是寬容、平和的,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不搞強制,不強求一致。還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篇),也並沒把「道不同」的人視為敵人,僅僅「不相為謀」罷了,並沒有排斥異己。

綜合這些來看,本文傾向於錢穆的觀點。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畢寶魁、卞地詩: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