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遜河畫派創始人 托馬斯‧科爾的傳奇人生
藝術家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1801年出生於英格蘭東北的工業區,年輕時移民美國。他發現這裡是一個充滿未知和桀驁不馴的荒野國家。於是,他以精湛的光線處理、構圖和空中透視,捕捉了美國荒野的壯麗景致。
身為第一位將歐洲浪漫主義風格應用於美國風景畫的藝術家,科爾找到了自己獨特的定位,創立了我們今天所知的「哈德遜河畫派」(Hudson River School)。
早年生活
科爾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他通過觀察其他藝術家的作品自學繪畫。1822年,他開始擔任肖像畫家。1825年夏天,他的一位贊助人喬治‧布魯恩(George Bruen)資助他去紐約的哈德遜河谷旅行。在那裡,他描繪了五幅風景畫,包括卡茨基爾山(Catskill Mountains)、卡特斯基爾瀑布(Kaaterskill Falls)和紐約哈德遜高地的冷泉(Cold Spring [New York’s Hudson Highlands])。
其中的《枯樹湖》(Lake With Dead Trees (Catskill))、《卡特斯基爾瀑布頂端》(Kaaterskill Upper Fall, Catskill Mountains)和《帕特南堡的景色》(View of Fort Putnam)曾在紐約威廉‧科爾曼(William Coleman)書店的櫥窗展示。這次展覽成為這位年輕藝術家職業生涯的轉折點。這些畫作引起了藝術家兼美國藝術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Fine Arts)院長約翰‧特倫布爾(John Trumbull)的注意,他購買了《卡特斯基爾瀑布》這幅畫作。藝術家威廉‧鄧拉普(William Dunlap)和阿舍爾‧杜蘭德(Asher B. Durand)對科爾的藝術才華印象深刻,也購買了兩幅展出的作品。這些認可使科爾獲得了美國藝術學院的獎學金,當時他才20多歲。
保育主義的奠基者
1829年到1831年間,柯爾在國外旅行時,在歐洲認識了許多富有的美國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他的重要贊助者。他著名的《帝國歷程》(The Course of Empire)系列,描述了古代世界的興衰,是受贊助人和藝術鑑賞家盧曼‧里德(Luman Reed)委託創作的。在繪畫這一系列作品期間(1834年─1836年),科爾面臨一個重大困境:推進文明的工業發展也有可能摧毀他所熱愛的荒野。這驅使科爾成為一位直言不諱的保育主義者。
作家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James Fenimore Cooper)、詩人威廉‧卡倫‧布萊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和科爾有時被視為保育運動的奠基者。正如布萊恩特所寫的,「曠野是『一個與上帝對話的合適場所』」,他們認為自然是崇高神恩的體現。在他們的作品中所描述的美國荒野,曾經是人們視為無限寬廣的曠野之地,如今卻需要保育。
受美國超驗主義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散文作品所影響,哈德遜河畫派成為建立國家公園系統的最初推動者。他們的美國經典風景畫展示了美國人民與土地之間獨特的關係,激勵了人們對國家認同的追求。
《生命之旅》(The Voyage of Life)
1836年對科爾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他的父親和他敬愛的贊助人里德相繼去世了。同年,科爾與瑪麗亞‧巴托(Maria Bartow)結婚,新婚夫婦定居在卡茨基爾山,並在此處招待了許多知名藝術家和文學界人士。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西奧多‧亞歷山大‧科爾(Theodore Alexander Cole)於1838年元旦出生。科爾在短時間內經歷父親去世和第一個兒子出生,這為他的下一個寓言系列作品《生命之旅》提供了靈感。該系列代表了人生的四個階段(童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由富豪慈善家塞繆爾・沃德(Samuel Ward)委託創作,但沃德在畫作完成之前就去世了。
1841年科爾再次前往歐洲旅行時,他畫了《生命之旅》的第二系列,並把畫作運送到紐約。他在1842年夏天乘坐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奈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的首艘遠洋蒸汽船「大不列顛號」(SS Great Western)返回美國。世界在變化,新的交通方式縮短了距離,同時也使陸地城市化。科爾深知美國自然景觀的脆弱性。他與他的兩位學生弗雷德里克・邱吉(Frederic Church)和班傑明・麥康奇(Benjamin McConkey)的作品重新喚起了人們對美國荒野的關注,並成為保護荒野的呼聲的一部分。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鮑勃‧基希曼(Bob Kirchman)是位建築插畫家,他和妻子帕姆(Pam)居住在弗吉尼亞奧古斯塔。目前在奧古斯塔基督教育自學小組(Augusta Christian Educators Homeschool Co-op)教導學生工作室藝術(studio art)。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