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逸帆報導)導演游智涵執導全新作品《海豚之惡》,以校園霸凌為背景,透過一起校園懸疑案件,探討校園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及霸凌問題。這部新作將於12月1日登場,27日舉辦媒體茶敘,製作人劉娟如與游智涵、編劇趙心馳、演員們一起出席現場。
編劇趙心馳提到,創作靈感來自同學曾因被霸凌而萌生強烈報復念頭的親身經歷,她希望藉角色的選擇和命運,探討「善良」的定義,盼觀眾反思自身周遭的環境,將偽善轉化為真正的善意。
游智涵導演跨刀首部電視長片,回想第一次讀到劇本,他形容角色「閃閃發光」;重新編寫後,將每個角色身上都編列著一個原罪,他說,「這些是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同學、老師」,期望角色的經歷和特質引發觀眾共鳴,並撫慰那些曾遭受過霸凌的人們。
媒體茶敘上,演員群分享自身面對霸凌的經驗和看法。郭品希、牧森、傅顯皓、宸頤表示或多或少都因個性、身材或身分關係遭受過霸凌;各自選擇不同方式來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牧森表示,「發育期因為身材比較胖的關係,就被霸凌一年,比方用橘子、番茄塗在我的課桌,身旁的好夥伴沒有介入這件事,也不敢幫我」。面對霸凌,他當時選擇沒有向師長反映,認為「沒事啦,同學在玩」,並透過信仰的力量來調整心情。
郭品希則在國中時期因個性奔放、成績不好,而被同學嘲笑、還曾被「藏手機、鉛筆盒、水壺,或把我東西從3樓丟到1樓,拿我水壺去接雨水」;但自己面對霸凌,也如劇中角色般沒有明確表達感受,選擇一笑置之,而後轉學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和朋友,讓他直說「我覺得很慶幸我有轉學」。
傅顯皓小時候曾因身材矮小、個性內向以及原住民的身份而被嘲笑,但他說「可能心裡有點不舒服但我不太在意」,也希望戲劇作品讓大眾了解校園霸凌的現況。
陳鼎中也認為霸凌現象在校園中無所不在,但他希望透過演出讓那些霸凌者「有所反思因此感到內疚、愧疚」,他慶幸自己求學過程中沒遭受嚴重霸凌,但也坦言自己曾嘲笑過別人,或曾被別人嘲笑過。
而宸頤在小學時期曾經被同學排擠「當面說討厭我」,但她向母親傾訴困擾後,「媽媽聽完隔天就到學校」,為她出頭後才讓霸凌者收斂。她認為遇到霸凌時應該要適時跟師長反映,積極地尋求協助才好。
戲裡黃迪揚的學生面對校園霸凌命案,問他「戲外會擔心小孩也被欺侮?」黃迪揚認為,每個階段都會遭遇,但他自己會「先讓孩子認識這些名詞,慢慢教孩子怎麼分辨霸凌、欺負等狀況」。
而導演游智涵在選角時,其實一開始對黃迪揚演老師有些猶豫,但在與他面談後卻180度轉彎,並表示,「碰到他一分鐘我就覺得是他!」還認為黃迪揚已經「完全準備好投入這次的演出」。
黃迪揚在《海豚之惡》演出曾在求學時期遭受霸凌的「陳文忠」,因努力上進成為一名老師,認為「只要忍耐,痛苦終將過去」,角色壓抑內斂,流動幽微情緒。
黃迪揚在近期播出的影集《影后》裡演出經紀人「壁虎」大受好評,導演游智涵說:「我一點都不意外,證明平常的準備就是為了這一刻!」這次劇組也讓黃迪揚幫忙帶著一批年輕演員,游智涵也表示,「讓阿迪做為老師角色的提前暖身」。
責任編輯:辛幼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