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42):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

作者:薛馳
《論語說》(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五》)

【注釋】

夷狄、諸夏:夷狄概指中國四周的少數部族國家,被認為是化外之地,經濟、文化比較落後。諸夏指中國,中原夏族(華族)各國。

亡:通「無」。在《論語》中,「亡」下不用賓語,「無」下必有賓語。(楊伯峻)

:君王。毛子水則認為,君當指國家的政府言,並不是專指居君位的人而言。孔子論政,最重安人!孔子意中的君,代表法律和治安。文化低的國家如果有法律和治安,文化便可漸高而民生亦日以進步。文化高的國家如果沒有法律和治安,則文化必日以衰落而民生亦日以凋敝。其譯文:「文化程度低的國家如果有政府和法律,就不會像文化程度高而沒有法律和治安的國家那樣壞!」

【討論】

本章文字簡單,解讀卻有多種。也可謂言簡意豐。

第一種解讀(《論語注疏》):此章言中國禮義之盛,而夷狄無也。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後人進一步引申:一個國家的文化最重要,即使國家亡了,還有可能復國(如以色列),如果文化亡了,國家則湮滅無存。

第二種解讀(錢穆):夷狄雖有君,仍不如諸夏之無君。為什麼呢?君臣亦僅禮中之一端,社會可以無君,終不可以無禮。晉之南渡,北方五胡逞亂。其時學者門第鼎盛,蔑視王室,可謂有無君之意,但必嚴夷夏之防以自保。再就古今通義論之,可謂此社會即無君,亦不可以無道。但不可謂此社會雖有道,必不可以無君。既能有道,則有君無君可不論。《論語》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尊君亦所以尊道,斷無視君位高出於道之意。

第三種解讀: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張居正教小皇帝說:夷狄之國,在上的統領其下,在下的順從其上,尚且有個君長;倒不似我中夏之國,君弱臣強,以諸侯脅天子者有之,以陪臣專國政者有之,恣為僭竊,反無上下之分也。孔子此言,豈真輕中國而稱夷狄哉!蓋甚為之詞,以見上下之分,不可一日不明於天下也。

第四種解讀(楊樹達):夷狄還有賢明之君,如楚莊王、吳王闔廬等(春秋時楚吳等尚被輕視),不像中原諸國卻沒有。韓愈《原道》:「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也就是說,夷夏之界,不以血統種族及地理與其它條件為準,而以文化(禮)為準。

第五種解讀:本章主旨不是「責君」,而是「責臣」。當「家天下」已成不可逆轉之勢,苛求於君已成無奈之時,孔子自然而然就將希望都寄託在賢臣的身上。當然,一國治亂國君自有責任,諸夏僭亂也隱含著「在上者不能盡為君之道」,「責君」之意自在其中。

以上解讀各有道理。本文則補充一點:古人雖多尊夏而貶夷,然夷狄也自有其優點。例如,《國語》有篇《祭公諫穆王征犬戎》,其中說到「吾聞夫犬戎樹惇,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大意:我聽說犬戎性情敦厚純樸,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專一不變,他們是有能力抵禦我們的。)又如,《史記‧秦本紀》中由余對秦繆公說:戎夷雖不像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但「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

事實上,就中國歷史論,夷夏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對本章的理解,大可不必局限於華夏優越論。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李細成:「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四種歧解辨正
孔子原來這麼說-夷狄之有君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尊賢容眾,並不主張除惡務盡。事實上,善惡相對,是人世常態,世界上不可能全是君子而沒有小人、惡人,對小人、惡人也要給條活路。孔子建議舉用正直之人,置之於邪枉人之上,則邪枉之人也能化為直,而不是說廢置邪枉之人。
  • 對於本章,明代大政治家張居正如是說:「季康子之問,專求諸民。孔子之答,專求諸己。蓋人同此理,吾能自盡其理,而人豈有不感化者哉!」其實呢,孔子是要季康子以身作則、以上帥下、率先垂範。
  • 儒家對孝的重視,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歷朝歷代都說「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漢皇帝的諡號裡都有個「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諡號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國正統之政,重點是講「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統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師」,官員是「父母官」,家國同構。從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導性的倫理。
  • 錢穆對本章的解說,則非常高妙。他說:人類社會,有法律契約,有道德禮俗,所以為指導與約束者縱甚備,然使相互間無信心,一切人事仍將無法推進。信者,貫通於心與心之間,既將雙方之心緊密聯繫,而又使有活動之餘地,正如車之有輗軏。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據就在於中華文化,在於道統。漢代董仲舒說了個非常著名的話「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注意,孔子這裡說的「繼周」,有特定的含義,是指繼承周禮、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華文化的軌道上,有「因」有「損益」,「雖百世可知也」。
  • 本章前句是評一不當做而做的事,後句是評一當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認為,從意義上講,應當各自為一章。但既然作為一章,編者應有苦心。就「為政」而言,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無論「不為」還是「必為」,都上循天理,內懷仁心,而勇於擔當。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魯國文化最盛,在中華文明的傳承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意義。大家知道,一朝文化精華俱在宮廷。然而,西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鎬京,西周滅亡,文化亦遭浩劫。幸而有魯,許多文化精華得以保存。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