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竹枝詞12首 山水載歌蕩心海 金風搖曳十里情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氣: 2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竹枝詞是最初的民歌之一,充滿濃濃風土人情味兒。[1]它的曲調平和清婉,沒有太多的轉音與起伏,歌詞純樸天然,不假雕飾,聽者多能琅琅上口。後來許多詩人受到吸引、感動也來填詞。唐代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觸動許多人的心,就是以四川歌謠樂曲《竹枝詞》填詞的作品。

這種源於芬芳大地、煙火人間的民歌旋律,千姿百態,詠物抒情,更少不了季節風采的點染。色彩鮮明的秋天,被詩人們譜入各地的竹枝詞,也有許多玩秋、賞秋、興懷的表達。讓我們來欣賞這些人情味濃厚,質樸又多情的秋歌。

武陵竹枝詞  其三  清‧魏允枚:

九松天矯白雲間,日夕遊人自往還。

春末藤花秋半桂,名園唯説沈家山。

春末藤花。(清雲/大紀元)

——秋天裡上哪去賞美好風景?武陵竹枝詞推薦秋日好風景「沈家山名園」。「春末藤花秋半桂」,春賞藤花中秋賞桂,人生美事成雙。

竹枝詞  明‧僧 惟則

煙消日出江水流,江風搖盪木蘭舟。

故園望斷不得去,楊柳蒹葭又早秋。

——此詞中處處有景,典型的秋景:煙霧消散後江面照映的秋陽,江上秋風搖蕩的木蘭舟,早秋的楊柳和蘆葦,繪出秋天的秀逸、清淡閑雅。楊柳蒹葭又早秋,好一個「又」字,透露出望斷故園的濃厚鄉愁。清淡綺麗的秋景對襯濃濃厚厚的懷鄉之情,懷抱真情。

竹枝詞二首 其一 明‧劉溥:

江心濈濈秋影,煙外亭亭綠痕。

帝子祠前別思,鷓鴣聲裡黃昏。

——六言詩展現強烈的韻律節奏與畫面美感,給人濃濃的藝術美感。景物一聚(濈濈)一散(煙外)的對稱,鳥聲裡的黃昏映襯帝子祠前沉思的人,都營造出鮮明的對襯與景深。這樣的秋天,賞盡黃昏最後一抹秋陽,印象隨著詩的節奏深入了人的心海。若你是那帝子祠前的人兒,此時的秋思將聚焦在何處?(*帝子祠見[2] )

竹枝詞  其四  明‧胡儼:

荷葉亭亭秋色闌,露珠風盪不成團。

自憐顏色非前日,羞把新妝臨水看。

——詩詞藉著荷塘秋色反映了女子害怕青春消逝的心情,意態栩栩如生。

蜀中竹枝詞  其三 明‧楊慎:

江頭秋色換春風,江上楓林青又紅。

下水上風來往慣,一年長在馬船中。

——一語「江頭秋色換春風,江上楓林青又紅」,將從春到秋的風景說遍;而那看慣風景的人,「一年長在馬船中」,日日夜夜如走馬,他已是「下水上風來往慣」,把人生的苦,清清淡淡地化入風中、灑入水中。

竹枝詞 明‧沈懋孝:

洞庭秋水接三江,正美鱸魚橘柚香。

絲管家家明月夜,儂今何事不還鄉。

——本詩以美麗的風景和美味的風味道出了秋天的時空,又以「絲管家家明月夜」切入當下的時點,正是一年中家家團圓的中秋明月夜。詩情一層層地展開,最後終於敞開內心深處,直問夢中人:為何你還在天涯忘歸鄉呢?

蘭江竹枝詞十二首(夜飲浮梁懷大學士趙公) 其八 明‧胡應麟:

溪上浮梁*春漲平,濛濛煙霧懶回程。

風秋潭上踏歌去,水遠山高無限情。
(*浮梁即浮橋)

——本詩是懷友之作,畫意詩情既溫柔又豪放,展現了自己對知音的懷念,對映伊人踏歌而去的灑脫。人生的聚散離合怎生牽掛?輕輕放下人間情,盡寄高山流水,穿越無際時空悠悠代言。

嶺南竹枝詞  其二 清‧彭孫遹

春草青青秋草黃,桂花開後菊花香。

郎行莫過新州去,獨鶴西頭是瘴鄉。

——青青春草轉秋黃,秋來菊開桂飄香,此時此刻,最想掛住的是郎君的行腳,願君留步莫遠行。

廣州竹枝詞  其二 明末‧何絳:

月泉寺口月明時,一疊秋風一疊詞。

今夜思君不得見,坐看孤月上高枝。

——詩中反覆使用了月與一疊等詞,強化情感的表達,增強了印象;下聯直白表現思君的情感,一腔深情寄予孤月代言。

南湖竹枝詞  其二 清‧沈進

秦塘角角野雞鳴,秦塘纂纂野棗生。

秦塘蓮子幾時結,愁見荻花秋水平。

秋風中翻飛的蘆葦。(王嘉益/大紀元)

——「秦塘」的風物:野雞、野棗和蓮子平鋪直述了時空背景,環環相扣的秦塘景物步步推向主題,在最後一句展現「荻花秋水平」,景物凸現,喚醒秋愁。蒹葭茫茫立水中,伊人芳蹤何處?詩人含蓄點出心中思念的愁結。

竹枝詞  其十四‧和王鳳喈韻六十首 清‧錢大昕:

楓染秋林葉葉丹,斜紋衫薄惹輕寒。

野田黃雀飛將宿,月上蘆花白一灘。

——優美的秋天意象展現眼前,鮮明的擬人化筆法,展現秋天詩情畫意,如:楓染秋林、月上蘆花。薄衫惹輕寒則是表現了秋季物候特徵。放眼「楓染秋林葉葉丹」,丹紅片片將秋天染出了春色!

西湖竹枝詞  其四 清‧朱彝尊

山色湖南十里秋,清波門外愛停舟。

自參歡喜阿羅漢,縱畫愁眉也不愁。

——「山色湖南十里秋」,展現廣闊的十里秋色,雖恐秋色帶來秋愁,只要心中時時自參佛,自在歡喜,愁也不上眉頭。

心安處皆吾鄉

竹枝詞譜寫多采多姿的秋歌,詞情貼近人心,直寫人生,抒發心情,描繪人生風塵中片片真情。玩味其中,一些人生的掛念,一些未能安放的追憶,或可得到慰藉,得到淨化昇華!
——
註釋
[1] 清代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三說:「 唐人《柳枝詞》專詠柳,《竹枝詞》則泛言風土 。」
[2]後人稱帝堯之女娥皇和女英為帝子。帝子祠可能是指湖南湘陰縣祭祀湘水女神娥皇女英之廟,今不存。

@*#

─點閱【節氣與生活】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歷史上北宋大文豪王安石有一則知名的對聯,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聯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因為這個對聯,他成為馬員外的女婿,又在科舉考試中春風得意,成就「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美談。對聯中提到的「走馬燈」,有著悠久的歷史,藉著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本期「紀載香港」就邀請到生和隆扎作第二代負責人梁金華師傅,詳析「走馬燈」的歷史淵源、特色和手工製作遇到的困難。
  • 位於上環蘇杭街,有著百年歷史的涼茶老店「源吉林」總店。(劉永康提供)
    一個平日的下午,小弟經過上環蘇杭街,看見有百年歷史的涼茶老店「源吉林」總店開着,二話不說,走進去見識見識!
  • 一說起端午節的民俗,你的腦海中想到什麼呢?應該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說粽子起源於紀念、奠祭戰國時代楚國的愛國大夫屈原,可是真是這樣嗎?粽子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就從「粽」的文字內涵與相關文化民俗來探尋追索吧。
  • 黃曆的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粽子口味,古來還有更被關心的要點,那是什麼呢?古人重視養生,協和陰陽,在端午節也不例外。有什麼具體作法表現在民俗中呢?
  • 過去重門深鎖的上水鄉應龍廖公家塾(又名顯承堂),有186年的歷史,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舉行竣工開光禮儀暨例行春祭,首度開放予公眾參觀。未來祠堂都會定期開放,公眾終於有機會一窺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傳裔孫、顯承堂修葺委員會主席廖崇興接受本報專訪,講述家族百年往事。原來,在顯承堂誕生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廖氏族人為早逝才子圓夢的感人故事。
  • 元宵花燈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什麼精神內涵呢?
  • 端午節一到,「門掛艾旗驅百病,戶懸蒲劍斬千邪」成了一種招牌節景,帶有驅逐瘟疫、防治百病的象徵意義。那為何古人選用艾草、菖蒲這兩種植物來懸掛在門戶上呢?
  • 中國古代有一種神奇的銅鏡,乍看之下與一般鏡子無異,但當它反射光線到牆壁上時,光亮區域會出現鏡子背面上的圖案或文字,彷彿是透過來的,故稱之為透光鏡。古籍中有關這種鏡子的製作方法據說已經亡佚,現代學者仍無法確認其真正原理為何。
  • 你知道中國古代有哪些種類的粽子嗎?從魏晉到南北朝時代的粽子不但繼承了紀念屈原的筒粽,以及古代角黍的風俗,而且還有巧麗的新貌和多樣的口味,形形色色精彩紛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