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2日公布台灣健康投資報告,進一步檢視台灣健康表現與醫療支出狀況,資料顯示,台灣醫療保健等支出低於他國,因此平均餘命、癌症存活率等指標均較低。台專家表示,過去的報告顯示,增加對醫療照護體系的投資,平均餘命確實會上升,這也是現在大家要思考的內容。
報告選取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等五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作為比較對象。資料顯示,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僅占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1%,顯著落後OECD國家的9.6%。對比日本經驗,2021年日本醫療保健支出GDP占比約11.2%,為全世界最高的國家之一。
進一步檢視各國對於「強制醫療保險支出」、「藥品支出水準」等數據,以及國家平均餘命狀況發現,日本支出狀況均較高,平均餘命表現亦較好,反觀台灣支出較低、平均餘命表現也較差。
《大紀元時報》進一步詢問,若台灣政府依循日本經驗,提高藥品等支出水準,是否也能提升平均餘命狀況?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長黃心苑表示,日本醫療照護體系投資由公部門支出較多,台灣是否比照「值得思考」。
黃心苑表示,從OECD在2017年發布的報告能看到,增加對醫療照護體系的投資,平均餘命確實會上升,這也是現在大家要思考的內容,增加對整體醫療照護體系的投資,對健康絕對有幫助。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在疫情後,政府對人命應該更重視,簡單來講就是,「你有沒有把人民的生命健康,當作施政的第一要務」,那就應該提高公部門在醫療支出的比率,作為國民健康的長遠計畫。◇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