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救世古鑑】

才能出眾護國大將軍 因一句話遭現世報而絕嗣

作者:懷忍忍
東晉名門望族謝將軍,因何遭現世報而絕嗣?(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007
【字號】    
   標籤: tags: , ,

有一位晉朝名士將軍,令詩仙李白追憶:「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夜泊牛渚懷古》節句) 李白到了牛渚這地方,即景思人寄情,回到往日時空,呼出鎮西將軍賞識白士詠史詩的往事。李白追憶的謝將軍,就是謝尚。

東晉名門望族  護國謝將軍

謝尚(308年—357年)出身於晉朝高門望族的陳郡謝氏,正確地說,謝氏的望族地位是因為謝尚的成就而奠定穩固的根基。謝尚和王羲之(303年—361年) 是同時代的人,留給後人許多嘉言美談與傳奇。謝尚一生穎悟俊逸出眾,享有功勛,但是卻沒有兒子能夠繼承;謝尚無子的因由也是一則警世傳奇。

謝尚字仁祖,世稱謝鎮西(將軍),是豫章太守謝鯤的兒子,東晉太傅謝安的堂兄。謝尚的曾祖父謝纘是中郎將,祖父謝衡官至國子祭酒,父親謝鯤從小就知名,有高識好《老》《易》,且藝術天分很高,能歌善吹笛鼓琴。謝尚的天賦與嗜好,融合了祖先三代的才能於一身,允文允武,集眾藝於一身,並且在仕途和武功上也有大建樹,於北伐中為東晉取回傳國印璽,進號鎮西將軍,為陳郡謝氏取得方鎮實力。謝氏望族影響東晉至南朝二百餘年的政治局勢。

謝尚從小就展現純厚的真摯性情,穎悟出眾。七歲時喪兄,哀慟異常,純真誠摯的本性自然流露,讓親戚異常感動。八時歲,父親帶著他陪賓客,有客人說:「此兒是我們座中的顏回呀!」謝尚應答說:「座中無尼父(孔子),怎能看出誰是顏回呢!」讓賓客驚歎不止。

在他十來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後來他承襲了父親咸亭侯的爵位,到府通謁拜見司徒(丞相)王導。那時王府剛好有盛會。王導便對謝尚說:「聽說君能跳鴝鵒舞,座上的客人都傾心思慕這支舞蹈,不知能否得此佳緣?」謝尚說:「好。」便用布巾包裹頭髮,然後跳起鴝鵒舞(八哥舞)來。王導讓座中賓客撫掌打拍子,謝尚在賓客中即興而舞,率真自在,伸展揮舞,俯仰自如。才能與真性情兼具的謝尚一直深受王導器重。

謝尚坦率豪爽,聰穎絕倫,不從流俗,任性而不受拘束。他愛穿繡有花紋的褲子,受到長輩的責備後也就改掉了這癖好。《樂府廣題》記載,謝尚當鎮西將軍出鎮壽陽時,曾在市中門樓上彈琵琶,他身著紫羅襦坐在胡床上,作《大道曲》樂音飄揚到大道上,往來路人都不知道這位音樂家是個位列三公,出鎮一方的將軍。

朝中臣子曾經感慨陶侃沒有留下遺言交待後事,都認為是一大遺憾。謝尚的見解與眾不同,他說:「當時朝中沒有豎刁(春秋齊人)這號亂國的人物,故而陶公就不用留下遺言了。」當時人聽了之後,都讚賞謝尚見解深刻,這番話說得很好。

謝尚累官至散騎常侍,追贈衛將軍、散騎常侍並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是位比三公的尊貴象徵。雖然他生於望門,喪於尊榮,但是只生了二個女兒,沒有兒子,收養的兄弟的兒子也同樣步上死亡的命運。

謝尚無子 原由於未兌現誓言

謝尚認為自己沒有後嗣,是受到某種懲罰。當時有個夏侯弘跟人說自己能見到鬼,並能與鬼說話。謝尚就問夏侯弘自己為何受到懲罰?一些時日過去後,夏侯弘還是道不出原由,只是說:「這些日子所見的都是小鬼,必然不能知道原由。」

後來夏侯弘忽然遇到一鬼,穿著青絲布袍,乘著新車,還有十幾個跟班的侍從。夏侯弘想這鬼本事大,就拉住了拉車牛隻的牛鼻,車隊頓時停了下來。
車中鬼發出聲音道:「為何阻擋吾的去路呢?」夏侯弘說:「有問題想請問。鎮西將軍謝尚沒有兒子。此君有名士美名聲望,不可以讓他絕了後裔,失了祭祀。」

誰知車中鬼動容地說:「君所說的正是吾兒。年少時,他與家中女婢私下通好,並發了誓約不再與他人結婚,卻違了約。如今那個女婢死了,她向天告訴,謝尚因此事而沒有兒子。」

夏侯弘就把問鬼的經過和內容一五一十告訴了謝尚。謝尚說:「我年輕的時候,的確作了此事。」終於,謝尚明白了自己是因何緣故而受到絕嗣的懲罰。

謝尚後來有個侍妾叫阿妃,有國色天香般的美貌,也非常擅長吹笛。謝尚死後,阿妃立誓不改嫁。當時的北中郎將郗曇看上阿妃,利用權勢,設計得到阿妃為妾。但是,阿妃一生都不和郗曇講話。由此事可以推知,謝尚對女子的吸引力。年輕時,他和婢女兩情相悅私定終身,婢女的死雖然和他無關,但是他發的誓言卻不能煙消雲散,懲罰也不能豁免!

《隋書》有記載衛將軍《謝尚集》十卷,但如今都失傳了。只有少少的斷卷殘篇留在人間。他的樂府詩《大道曲》吟:「青陽二三月,柳青桃復紅,車馬不相識,音落黃埃中。」人生亦若是!人生二、三月天,柳青伴桃紅,青春正好時光;人生匆匆,馬蹄答答,一生遺音終歸消失在凡世黃土塵埃中。但那誓約被上天收去了,必定要兌現,不兌現的人必定要付出代價!

資料來源:《晉書》《搜神記》《樂府廣題》《樂府詩集‧七十五》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我們中國人常說「靠天吃飯」,樸素的道理背後是敬天信神的謙卑和善良。所以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人們的思想中第一個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老天為什麼要懲罰我?」從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想法。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怎麼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為例。射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很多,從「后羿射日」到春秋時的神箭手養由基百步穿楊、一箭射穿重疊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於古希臘的體育,古中國的射是與禮儀結合在一起的。
  • 這闋《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是蘇軾在重九涵輝樓頭飲宴相酬的作品,情景交融中,蘇軾抒發了自己以順處逆的胸襟懷抱。在其中,你是否看到他的曠達樂觀,是否又感受到一些惆悵與哀愁?
  • 泰山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禪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禮。
  • 連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國的君主已經名存實亡了。這是孔子傷時之亂而嘆之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
  • 蓋儉嗇無文,雖未合於禮之中,而猶不失為淳古之風,是即本之所在也。居喪者與其習熟於儀節,而無慘怛之誠,寧可過於哀痛,而少品節之制。
  • 鳥兒為何來到他們身邊?真有因緣嗎?(孫明國/大紀元)
    看看這些故事,想想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聚首,像不像是恩與債的交會呢?施恩與欠債都有報!萬物有靈,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當下的善緣來自過往善行的善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