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真不需要刺槍術?前陸戰教官籲理性討論

文/彭顧文

國軍練刺槍術示意圖。(中央社)
人氣: 38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2月24日訊】日昨在自由廣場拜讀諸葛風雲為文〈軍武迷說話:烏俄戰爭周年 國軍的變與不變〉,文中其對刺槍術及恢復踢正步持否定的看法。

首先筆者要感謝諸葛風雲先生,以他的軍事素養長期以來,對國防建設及整軍備戰,給予良多的建言。筆者也認為立委、學者、專家及社會人士,理性的討論或關心國軍戰技的實用性都是好事,筆者也認同諸葛先生應去除踢正步的說法,那麼我們以下就以刺槍術實用與否為題來做理性的討論。

首先坊間傳聞中共與美軍都不用落伍的刺槍術了,其實不然,筆者在新近的某政論節目中,就看到美陸戰隊行刺槍術的訓練短片,還不是基本刺槍素,而是進階版的,戰鬥行進間刺槍術及射擊混合科目,不但有劈刺的人形靶,還有快速射擊瞬間消失的人形靶,當然共軍刺槍術比賽在網路影片中也屢見不鮮。

因此在近戰肉博中,射擊與劈刺是一體兩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實戰技巧。

我可以同意要塑造一個標準的戰鬥步兵要多做射擊訓練,或要多打多少子彈,這是合理的議題,但我們不要說那個重要與不重要,因為戰場情境是瞬時萬變的,敵人潰敗我軍追擊時,敵人也可能來個短兵相接的逆襲。

筆者也在前年的文章〈國軍需要刺槍術?前陸戰教官:有三大原因〉中,提出英國空勤團SAS在某次任務完成撤退時,被敵人包圍戰至彈盡援絕,最後以無比的勇氣信心及團隊精神,拼刺刀以寡擊眾反敗為勝的實戰案例,來佐證剌槍術的實用性。

言歸正傳,話說諸葛先生認為國軍推出的「近戰格鬥技能」,是為降低輿論反彈,並為延續傳統剌槍術,而重新包裝的版本而已,並以「有槍幹嘛用刀」的金句來否定刺槍術的實用性,如以上邏輯是正確的話,那麼就會延伸出「既有槍又有刀幹嘛還要格鬥術」?

筆者還是同一句話,戰場情境瞬息萬變,不同任務、不同戰情、不同時間可能分門别類的都會用上。

只不過戰鬥兵既有槍又有刀,不用特別的場地、器材、每個連隊都有專精的刺槍教練,理所當然刺槍術是簡易而優先的近戰肉博戰技,所以有筷子幹嘛優先用刀叉呢?故近戰有子彈時當然用槍,那麼沒子彈時,當然就用刺刀及槍柄做擊打敵人的刺槍術了。

同時刺槍術對久訓未戰的國軍戰鬥兵,能磨練出面對敵人拼博的勇氣與毅力,刺槍術更能快速有效的增長臂力,對戰場上立姿無依托的射擊精準度有莫大的助益。

筆者建議國軍必須加強射擊訓練,但也認可刺槍術及格鬥的綜合版,筆者於〈共機頻擾台!陸戰老兵給東沙守軍的實戰建言〉中,也提議將刺槍術精簡成實用5招,每個戰鬥兵都能練就成為自然快速的反射動作後,必然對敵近戰肉博有持而無恐。

此外另有人建議第一線步兵,每人都配一把手槍不就好了嗎?其實特戰兵經常深入敵境行特殊任務,近接敵人的機率較高,所以也配置了手槍。

而一般的步槍兵就不一樣了,他們有一定的背負重量,如重量超重就會影響單兵的戰鬥力。如筆者當兵時使用M1步槍,腰部彈帶可置10個彈厘,每匣8發子彈加上步槍上已裝了一個彈匣,因此每位步槍兵的戰鬥攜帶量是88發子彈,另外每人必帶4顆手榴彈,再加上2顆大的反戰車火箭彈或換成4顆小的60迫炮彈。

所以如配置了手槍及子彈,就必須減少其他的槍彈,對步兵來講步槍及子彈比手槍更為重要,所以不可能步槍兵再配置手槍,除非有其他特種任務除外。

當然也有人說時代進步了,步槍變短不利於刺槍術,其實大家包括敵人的步槍也變短了,就算我們槍短敵人槍長,也是要奮戰到底,難道敵人槍刀長我們就要棄械投降嗎?

最後筆者希望戰鬥技術問題,討論到某個深度就必須由專業單位定義並對外說明,而刺槍術理應由國軍步兵訓練指揮部(前步兵學校)來做最終裁定與說明。

國軍加油!

筆者為前陸戰隊蘯寇組教官、前雷神公司講師

責任編輯:李世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