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皇帝小故事】

皇帝小故事:旅舍女老闆腹中胎兒預言天子到!

作者:允嘉徽
後唐明宗是五代十國帝王中的少數明主之一,他從平民到皇帝之路也異於常人。(大紀元圖片)
font print 人氣: 25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有些皇帝的小故事,在正史和軼聞都有記載,只是熱度不是很高,但往往能讓我們耳目一新。以下所掇拾的就是這樣的發生於五代時期的後唐明宗皇帝的小故事。

在紛亂的五代十國時代,朝代和帝位更替非常頻繁。後唐是五代中版圖最大的一個王朝,後唐明宗李亶(西元867年—933年),是五代十國多位帝王中的少數明主之一,他從平民到皇帝之路也異於常人。

明宗初名李嗣源,應州金城縣(今山西省應縣)沙陀族人。他才13歲就騎射出眾,每次圍獵時,舉箭仰射飛鳥,每發必中。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追尊後唐太祖)的父親(追尊獻祖)見了他,撫著他說:「英氣如父,可服侍在吾左右。」

李嗣源的父親李霓是獻祖的愛將。獻祖曾在蔚州遭到吐渾攻擊,當時部下離散,他也深陷危境之中。當時李霓身先士卒殺出重圍,為他解了圍。

腹中胎兒預言「天子來了」

明宗在未顯貴時,曾隨著蕃將李存信巡視邊境。有一次住宿雁門的旅館。當時旅館女老闆正懷孕,當明宗到來時,她有些怠慢,慢吞吞的還沒準備吃的東西。

這時,旅館女老闆聽到自己腹中傳出聲音說:「大貴人來了,應該快點準備食物。」[1]這個聲音是來自妊娠中的胎兒,女老闆聽得真切,她非常訝異,於是立刻起身親自動手炊煮,也改變了對待明宗的態度,變得恭敬有禮。

明宗詢問她為何態度突然改變,她回答說:「公貴不可言。」

明宗繼續追問原因,旅館女老闆詳細敘述了胎兒從腹中傳出來的話語。

明宗說:「你這樣恭順,是怕我屈辱你罷了。」

後來李嗣源果然像胎兒所言那樣,登基做了後唐的皇帝,在位八年。

正史中的後唐明宗

後唐明宗李亶(李嗣源)。(公有領域)

唐僖宗中和四年(西元884年)李克用(西元856─908年)和他的軍隊宿在汴州上源驛時,遭到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和屬下將領楊彥洪密謀暗殺,被軍隊團團圍攻,史稱上源之難。當時李克用酒醉,圍攻者勢眾,軍中高層的將佐多人遇害罹難。當時李嗣源年僅十七,他護著李克用跳牆脫難,在亂箭流矢萬發之中,毫髮無傷。李克用對他愛護有加,並收為義子。李嗣源奉事李克用達三十年之久。

後唐的第一位皇帝是莊宗李存勗(西元885─926年,923─926年在位),他是李克用的兒子。後唐建立後,莊宗失政,四方饑饉,有賣兒鬻妻者,路上難民遍布。莊宗被流箭射中崩逝後,京城大亂,燒殺剽竊不息,僚臣請李嗣源入京都洛陽。因李嗣源德業震主,起居也受到祕密監視。監視他的官員告訴他「德業震主者身危」,他說「吾心不負天地,禍福之來,吾無所避,付之于天」。意思說,我心不負天地,是禍是福我也不躲避,交給上天來作主。

之後,李嗣源又被軍士擁戴登基。新政展開之際,屬下上奏「不願殿下稱唐,請更名號」。但他深深感到自己四十三年來和後唐李家二代出生入死的密切關係[1],已是同宗人,同宗不異號,故而登基稱後唐明宗。

明宗即位後,留心民間疾苦,革除了斂財的弊政,減輕人民的稅賦,並廢除傷害民生的官職和官員,使後唐保住了小康的局面。

在很多高人看來,人的命運在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貴為君主之人的命運怎能隨便呢?又怎能沒有事先安排呢?不僅人的一生是註定的,整個大的天象都是高層境界的神已經安排好的。否則也就沒有這故事中胎兒的預言了。

註釋:

[1]據《舊五代史‧明宗紀一》記載:「帝嘗宿于雁門逆旅,媼方娠,不時具饌,媼聞腹中兒語云:『大家至矣,速宜進食。』媼異之,遽起,親奉庖爨甚恭;帝詰之,媼告其故。」
北宋孫光憲所作《北窗瑣言‧第十八卷》中記載這一段,說旅舍婦人腹中兒說話告訴其母說:「『天子至,宜速具食。』聲聞于外,媼異之,遽起親奉庖爨,敬事尤謹。」

[2]據《舊五代史》記載,明宗曰:「予年十三事獻祖,以予宗屬,愛幸不異所生。事武皇三十年,排難解紛,櫛風沐雨,冒刃血戰,體無完膚,何艱險之不歷!武皇功業即予功業,先帝天下即予天下也。兄亡弟紹,于義何嫌。且同宗異號,出何典禮?運之衰隆,吾自當之,眾之莠言,吾無取也。」(《舊五代史‧卷三十五‧唐書十一明宗紀第一》)

資料來源:《舊五代史》、宋代孫光憲《北窗瑣言》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年少時看過一副對聯,一下就記住了。對聯說:「不生事、不怕事,自然無事;能愛人,能惡人,方是正人。」而這下聯就出自於《論語》本章。不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九個字,仔細琢磨,內涵極深,令人感慨。
  • 一隻巨型鴿子雕塑去年10月起現身紐約曼哈頓的高線公園(High Line),約16英尺(4.9米)高。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Iván Argote認為鴿子是紐約的標誌動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鴿子其實是多年前從歐洲移居到美國的「移民」,也從另一角度講述了紐約的移民歷史。無處不在的鴿子,見證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 事實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門教人「三達德」,要「智、仁、勇」並修。故而,此處應將仁知貫穿、融合理解。
  • 可以說,堯、舜禹、湯、所形成的倫理與政治傳統,是孔子「仁」的歷史源頭。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繼承、弘揚、創制的禮樂文化,則是孔子「仁學」的直接來源。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孔子針砭時弊,言簡意賅,這裡講的三種情況,都是身邊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講修養,要講禮,就從這三點做起,實實在在的,那麼人就會不一樣了,社會風氣就能好起來。
  • 「六代樂舞」之首,就是黃帝的《雲門大卷》。據《史記》等典籍記載,黃帝以「雲」命名百官,軍隊也稱為「雲師」。 雲門即是天門,世上人都來自天上,《雲門大卷》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
  • 在商紂王時代,殷商朝廷和各諸侯國都設有禁獄,只西岐才有畫地為牢的事出現。這是因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聖人,他通曉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設置本質是為了規範人心。
  • 《論語》中,退隱的賢人不少,如「楚狂接輿」,如「長沮」和「桀溺」,如「荷蓧丈人」等。但是,只有儀封人對孔子完全認同,知道孔子的歷史使命所在,可以說是孔子的千古知音。
  • 那麼,實際可以把音樂分為四如之境——翕如之境,純如之境,曒如之境和繹如之境。這四如之境,又可對應元亨利貞或者春夏秋冬四象。所以,孔子語魯太師樂,所談的是天地之道,是天地之大樂,是政通人和之樂,是為萬世開太平之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