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苑名人傳》:偉大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的一生(九)

喬治‧瓦薩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蓮譯
拉斐爾,《戴頭紗的女子》(Woman with a Veil)局部,1516年作,布面油畫,82×60.5 cm,藏於佛羅倫薩碧提宮。(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86
【字號】    

拉斐爾看到丟勒的銅版畫,希望藉由這種藝術形式展現自己的作品,於是讓博洛尼亞的馬坎托尼奧(Marc’ Antonio)對這種手法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後者由此成為技巧傑出的銅版畫大師,拉斐爾委託他為自己的早期作品製作版畫,如素描《殉道嬰孩》(The Innocents)、《最後晚餐》(Last Supper)、《海神》(Neptune)和《遭滾油煎熬的聖切奇莉亞》(註1)。

馬坎托尼奧(仿拉斐爾油畫),《聖菲莉思達的殉道》(Martyrdom of Saint Felicite),作於1520—1525年間,銅版畫,23.8×40 cm,美國賓州巴克內爾大學Samek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馬坎托尼奧(臨摹丟勒銅版畫),《基督降生》(Birth of Christ),「聖母生平」(The Life of the Virgin)系列之一,私人收藏。(公有領域)
馬坎托尼奧(仿拉斐爾油畫),《帕里斯的審判》(The Judgment of Paris),作於1510—1520年間,銅版畫,29.1×43.7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馬坎托尼奧(仿拉斐爾油畫),《聖切奇莉亞的狂喜》(The Ecstasy of St. Cecilia),作於1515–1516年間,美國加州維斯蒙特學院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馬坎托尼奧後來還為拉斐爾製作了其它銅版畫,拉斐爾最終將這些版畫交給了助手巴維耶拉(Baviera),此人曾負責照料拉斐爾至死都深愛的一位情人。拉斐爾為她畫過一幅非常優美、栩栩如生的肖像。這幅畫現在佛羅倫薩,為最尊貴的馬提奧‧博蒂(Matteo Botti)所有,他是佛羅倫薩商人,也與所有賢能之士、特別是畫家過從甚密。出於對藝術、尤其是對拉斐爾的熱愛,他將其當作遺物來珍藏。

拉斐爾,《戴頭紗的女子》(Woman with a Veil),1516年作,布面油畫,82×60.5 cm,藏於佛羅倫薩碧提宮。(公有領域)

他的兄弟西蒙‧博蒂(Simon Botti)對匠師們及其藝術作品也同樣尊重,我們大家都公認他是個頂有愛心的人,對本行業人士恩寵有加;我也特別敬重他,在經歷漫漫人生後,我將他引為最偉大的摯友;更不用說他良好的藝術鑑賞力了。

回來說銅版畫:由於拉斐爾對巴維耶拉的青睞,後來湧現了馬可‧達‧拉文納(Marco da Ravenna,註2)等一批人,使得銅版畫從稀罕變得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般豐富。隨後,善於奇思妙想、展現美麗創造的烏戈‧達‧卡爾皮(Ugo da Carpi)發明了木口木刻(wood-engraving,註3)的手法——運用三塊木版分別給出中間調子、高光與陰影,就能模仿以「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畫成的素描,這當然也是一項美妙絕倫的發明創造,大量版畫亦隨之出現,這將在「博洛尼亞的馬坎托尼奧傳」一篇中詳加介紹。

馬可‧達‧拉文納(仿拉斐爾),《聖母領報》(Annunciation),木口木刻版畫,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隨後,拉斐爾為巴勒莫(Palermo)大橄欖山修士們的修道院——叫做「聖母昏厥堂」(S. Maria dello Spasimo)——繪製了一幅基督背負十字架的木板油畫,不啻為一件傑作。

畫中可以看到,褻瀆神的行刑者們怒氣沖沖,將基督引向獻身之地「髑髏山」;基督因死亡臨近而痛苦難當,在十字架的重壓下不支倒地,渾身浸滿汗水和鮮血,他轉向兩位瑪利亞(註4),她們正在悲痛地哭泣。維羅妮卡(Veronica)在她們中間,懷著最溫柔的愛伸出雙臂,向耶穌獻上一塊布巾(註5)。更不用說畫中滿是騎士步兵,他們手持「正義之旗」從耶路撒冷城門湧出,姿態各異,至為優美。

這幅面板畫在完成之後、還沒到達安身處之前險遭厄運,據說它被裝船運往巴勒莫(Palermo),船在一場可怕的風暴中撞向礁石,船體木條都斷了,所有人連同貨物全都不知所終,只有這幅面板畫幸免於難,它安穩地裝在箱子裡,被海水沖到了熱那亞海岸。那裡的人們打撈上岸後,發現這是件聖物,於是善加保管;它毫髮無傷,因為即便是狂風駭浪,都對這樣一件作品之美心存敬惜。

消息傳出去後,僧侶們設法將它收回;在教宗支持下,畫作完璧歸趙。他們當即犒賞、而且是厚賞了那些保住它的人。於是,它再次被送上船,最後被帶到西西里,安置在了巴勒莫;在此地,它的名氣比「火神山」(Mount of Vulcan,註6)還大。(待續)

拉斐爾,《基督跌倒在去髑髏山的路上》(Christ Falling on the Way to Calvary),約1514—1516年作,木板轉布面油畫,318×229 cm,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譯者註:
【註1】應為聖菲莉思達(St Felicitas,又譯腓利西塔斯),公元2世紀羅馬的基督教殉道者。傳說她捨身之前目睹了堅守信仰的七個兒子(「七位聖弟兄」)逐一被處死。
【註2】馬可‧達‧拉文納(1493—1527年),通常稱為馬可‧登泰(Marco Dente),15世紀後半葉出生於意大利拉文納的銅版畫家。他是馬坎托尼奧銅版畫師圈子中的傑出人物,以善於模仿名家油畫著稱。
【註3】相對於順著木紋截取版材的木面木刻(Woodcut)版畫,木口木刻(Wood engraving)是在緻密的硬木橫斷面上雕刻出極為精細、明暗層次豐富的畫面,尺寸一般較小。
【註4】指聖母瑪利亞和抹大拉的瑪利亞,後者見證了耶穌的復活。
【註5】負著十字架、頭戴荊冠的耶穌蹣跚前行不支倒下,維羅妮卡(Veronica)衝破兵丁阻攔,給耶穌遞上一塊面紗抹面。印有耶穌血臉的這塊面紗,現保存在聖彼得大教堂。
【註6】指歐洲最高、也是最著名的活火山——意大利西西里島東側的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點閱【《藝苑名人傳》:偉大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的一生】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馬德里王宮(Royal Palace of Madrid)位於西班牙首都中心,可說是西班牙王室傳統的代表。這座宮殿來自18世紀中葉改建古老的摩爾人堡壘(Moorish fortress),呈現法國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風格,佔地超過100萬平方英尺,擁有近3,500個房間。王宮是西班牙王室的官邸,至今仍用於國家慶典。馬德里王宮以躋身歐洲最大宮殿之一而聞名。
  • 當我告訴別人我還在用書信與朋友聯絡時,大多數人都覺得那是一種雅興,好像我們只是喜歡那些漂亮的羊皮紙和羽毛筆。平心而論,我確實喜歡使用漂亮的信紙和蠟封,但這並不是我最重視的因素。我認為,手寫信這種傳播媒介是數位訊息無法比擬的。
  • 《青銅騎士》,由葉卡捷琳娜大帝訂製,用來宣示她暨俄羅斯末代沙王及第一位帝王彼得大帝(1672—1725年)之後成功地統治了俄羅斯。彼得出生後一個世紀,這位新登基的女王不僅展現對前任帝王高度的敬意,更藉此鞏固自己身為俄羅斯偉大統治者的地位,在雕像上題詞「葉卡捷琳娜二世向彼得一世致敬,1782年」。
  • 「馬」對人類的貢獻也許更甚於其它動物,馬協助人類維持生存、繁榮以及征戰沙場。馬也提供我們運輸、犁田耕耘、機械動力,甚至跟我們勇敢地衝鋒作戰。
  • 遊客不僅能在凡爾賽宮「戰馬輝煌—人類文明的重要夥伴」(Horse in Majesty—At the Heart of a Civilisation) 展覽中欣賞到克雷格的畫作與騎馬藝術,還可以從三百多件跨越1500到1800年代的藝術品中看到輝煌的歷史,甚至還能欣賞到罕見的馬術或騎兵盔甲。
  • 波士頓美術館最近整修完成的展廳展出150多件、跨越4,000多年歷史的珠寶,主題:「超越輝煌:聚焦館藏珠寶」(Beyond Brilliance: Highlights from the Jewelry Collection)。這些珠寶述說著從遙遠的過去到現在,關於愛情、戰爭、死亡、全球貿易、政治、科學與藝術的故事。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政治動盪和反戰的焦慮,或許是現代藝術普遍給人醜陋之感的兩個原因。然而,在激進政治的熾熱表象之下,如達達主義等藝術運動還隱含著更為陰暗的深層意涵:它們視覺化地傳達了後現代哲學,即虛無主義、非存在論(nonbeing)和生命無意義的觀念。畢加索筆下的人物形象支離破碎,反映了現代人在拋棄傳統真理觀之後所體驗的意義與秩序的崩解。
  • 「科尼什藝術村」(Cornish Colony),是美國早期數一數二的藝術村。藝術村的中心是聖高登斯的住所與他後來建造的工作室。這個地方現在是「聖高登斯國家歷史公園」(Saint-Gaudens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所在,由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管理,想了解美國的歷史、藝術和大自然,這個風景如詩如畫的藝術村再適合不過了。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