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東北那片土地的回憶,你首先想起的是什麼呢?是父輩們闖關東的艱辛,還是那味道濃郁的東北飯菜?一方土地養一方人,可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如果你想回顧真正的民族風情,那麼欣賞一隻傳統民族舞,聽一首美妙的就可以了。
小提琴搭配二胡,陣陣鑼鼓、聲聲嗩吶、鮮豔的手帕,那東西方樂器的完美和聲,呈現熱鬧歡騰、 幽默歡快的民族風情, 一定會趕走你的鄉愁,讓你陶醉在雅俗共賞的藝術享受之中。
點這裡欣賞預告片:
手絹舞 秧歌舞
神韻2016年的交響樂巡迴季,有一首《手絹舞》(Handkerchiefs,又譯作《絹花鄉情》), 這是一隻為秧歌舞蹈演奏的交響樂,節奏歡快簡潔,風格獨特,為觀眾呈現了濃郁的東北鄉村風情。讓我們跟隨線上影音平台網站的賞析(),來聆聽故鄉的音樂。
東北秧歌是中國諸多地方秧歌的一種,它同樣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有關,伴著鑼、鼓、鑔、嗩吶奏出的熱烈歡快、諧趣輕鬆的曲調,載歌載舞,呈現紅紅火火的場面,同時將北方人的熱情豪爽、剛柔並濟的性格揮灑得淋漓盡致。
手帕是這種秧歌中最受歡迎的道具之一,但這條手帕可不是一般的薄手絹。它具有一定的重量,且顏色鮮豔,是由2條四方形手帕重疊組成的帶有八個角的八角巾。在神韻舞蹈演員的手上,它可以上下翻飛,也可以像迴旋鏢一樣被拋出。
為秧歌伴奏的特色樂器之一是嗩吶,嗩吶是一種雙簧樂器,可以吹奏出喧鬧、詼諧的高音, 表現力強大,廣泛用於民間活動,如婚喪喜慶、節慶及豐收等場合。其它的傳統中國樂器還有鑼、鼓、鑔,以及打擊樂器的木魚和碰鈴等。
神韻的這隻《手絹舞》以明亮的小提琴開場,優雅的顫音為簡單的快節奏旋律增添了色彩,並逐漸過度到鑼鼓喧天、弦樂齊鳴的主旋律,呈現強烈的東北風味。
之後用鄉村音樂的切分音,在弱拍的基礎上配上強烈的重音,這是世界各地民間舞蹈中最受歡迎的元素,就像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蹈的樂曲一樣。在這裡,切分音與所有配合的節奏一起,產生持續的前進動力感,預示著秧歌舞該登場了。
當然,如果沒有二胡和琵琶的獨特韻味,就無法表達出中國民間曲調的特色。接下來是一段相對優雅舒緩的曲子,但比之前的音域範圍更廣。音符之間採用大跳躍的表現方式,這在許多民歌中很常見,實際上是模仿了中國東北人的講話方式。基本上,如果你能跟隨這種旋律唱歌,就可以很好地掌握中國東北那種高而尖的曲調。
緊接著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呼應段落,強有力的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之間的一呼一應,響徹村莊,氣氛熱烈,感染力極強。
樂曲風格進入緩和階段,二胡的兩根弦用優雅的音符滑動出的旋律,婉轉細膩,傾訴衷腸,當小提琴加入後,又產生不同的味道。
日子中有歡歌笑語、也有勞作艱辛、婚喪嫁娶,生活本來就是如此,但有什麼能阻擋住這一年一度天地交流的傳統歡慶呢?這隻樂曲盡展中國東北人豪爽的特質。
之後,慶典的喧囂再次響起,鄉村女子的手帕在空中翻飛,色彩斑斕。小號和小提琴在最後一次的主旋律中再現。隨著秧歌舞蹈和曲調接近尾聲,銅管樂器與打擊樂的應答也再度強力回歸。
那是故鄉才有的旋律,那是祖先留給後人難以磨滅的記憶。中國北方人曾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舞動的不僅是熱情、奔放、自由,也是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恩與歡慶。
點這裡欣賞預告片:《手絹舞》賞析(英文版)
點這裡欣賞預告片:神韻早期節目《大秧歌》
點這裡欣賞預告片:神韻早期節目《豐收的歡歌》
歡迎了解更多:
IG:
臉書:
推特: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