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7月10日訊】如果一個地球人,到了另外一個星球,發現那裡的人們,用一種當地非常普遍的化學元素,一種豐度極高、隨處可見、人人都有、人人都吸取、並且人人都「排放」的化學元素,作為一種有價憑據、一種價值的度量,甚至一種稅收的課稅對象,這個這個地球人一定會認為,這個星球的人們,肯定是瘋了,或被一些聰明人給徹底的洗了腦。實際上,如果是一個外星人到地球,看到地球人也如此這般,在碳元素上折騰騰納,他們是不是也會認為地球人也瘋了呢?實際上,我們地球人,很多很多人,可能能真的有些瘋了。
碳作為元素周期表上排號第六的元素,再普通不過,但又是最昂貴的象徵。因為以碳作為成分的,既有極其柔軟的石墨,又有極其堅硬的鑽石。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它們二者的成分是一樣的,完全一樣,都是碳,只是結構不同。當年學地質學和地球化學的時候,老師說起同為碳的成分,從莫氏硬度來看,石墨是幾乎最低的1-2級,而金剛石(鑽石)則是最高的10級。這讓人在揣摩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克至剛,剛柔轉換,可能會有新的理解。
碳的英文(Carbon)的源頭、拉丁文的Carbo的本意,就是煤,所以中文的翻譯,應該說是非常的貼切。人造鑽石納米晶體是最堅硬的物質,石墨是最柔軟的物質之一,也讓人們頗為感慨。
生物學家說,所有的生物都依賴碳。如果沒有碳,人類所知的生物形態,都不可能存在!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碳:我們穿衣的棉花和麻中,最關鍵的纖維素,就是一種植物製造的碳聚合物;羊毛、羊絨和絲綢,也是碳聚合物;我們吃的食物中有纖維素也就有碳,我們蓋房子的木材、家具中都有碳,我們燒飯取暖的天然氣是碳,我們出行坐汽車,化石燃料都是碳氫化合物。現代社會離不開塑料,它也是人工合成的碳聚合物,其製造原料都從石油加工而成。鋼和鐵,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鋼和鐵區別,就是碳的含量。碳的豐度,在地球地殼中排列第15,它在我們人類目前所知道的全宇宙中,竟然排列第四,只在氫、氦、氧之下。碳元素因為極為充沛,它在地球環境下能產生的聚合物種類極其繁多,人們認為碳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學根本。
所以呢,如果有人說,人們需要購買或者銷售「碳」,是不是很滑稽和有趣?現在呢,許多人,包括個人和團體、國家,對著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學根本,構成我們人體的基本成分,居然打起了注意,開始要對其課稅、定價了。其對象,就是碳和氧結合而成的二氧化碳!
整個地球生物圈中,含有大約2萬億噸碳;而煤、石油、天然氣中,有1.1萬億噸碳,但頁岩氣中還有5,000億噸;兩極和海底的甲烷水合物中,也有3萬億噸。問題的源頭,是過去250年人們燒掉的、在化石燃料中的3,500億噸碳,因為它們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到了大氣層中。但是,科學家們也同意,其實在在地球上,並不很容易發生元素間的轉變,地球上的碳基本上是守恆的。就是地球環境中存在一種碳循環。
現在人們在談論碳的價格(Carbon Price)的時候,可不是在談論煤炭、石油、石墨、或者鑽石的價格,而是一種迫使各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或者說「碳污染」的成本。具體怎麼做呢,可以採取「碳稅」,或要求購買「排放許可」的形式,亦即碳排放交易,或者稱為「配額制」(Allowances)。左派和右派的人,在這個問題上,也開展了激烈的博弈。
但提出這個「天才」想法的人們,也知道這個東西是不能由市場定價的,誰會去購買呢?英國經濟學家匹苟(Arthur Pigou)最早在一百年前提出,按CO2排放造成的損害的貨幣價值相等的價格收費,這是在試圖計算碳的「社會成本」。這個做法看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卻非常複雜,就是所謂的理想的豐滿和現實的骨感的問題。一百年後,人們仍然不知道,一噸二氧化碳排放到了大氣中,造成的確切經濟損失,究竟是多少?
不知道怎麼定價,那怎麼辦呢?如今經濟學界的回答,是不用價格,而是用碳稅!在國際氣候問題的談判中,直接用所謂的「價格承諾」(Price Commitments)來作為各國談判的工具。2013 年,美國經濟學會主席威廉·諾德豪斯 (William Nordhaus)推出國際「碳價格制度」,該制度需要國家對碳價格做出承諾,但不需要對具體政策做出承諾。而且, 碳稅、上限和混合計劃,都可以用來滿足這樣的承諾。
就這樣,這個不按市場規律行事,沒有心甘情願的買家而只有虧錢的賣家,頗有「按需分配」風格的價格承諾,似乎得到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支持。2014年6月,世行散發一份聲明讓各國和企業簽署,規定各國可以使用排放交易或碳稅來為碳「定價」,「以減緩全球變暖。」
1997年,二千五百多名經濟學家簽署了《經濟學家關於氣候變化的聲明》,他們認為「減緩氣候變化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基於市場的政策。為了讓世界以最低成本實現其氣候目標,需要各國之間的合作方式——例如國際排放交易協議」。聲明說,美國和其它國家可以通過「市場機制」最有效地實施其氣候政策,例如「碳稅或排放許可證的拍賣」,把政府稅收人為的變成一種「基於市場」的政策,應該是這些經濟學家的發明。
最令人忍俊不已的,是所謂的「排放交易」。排放交易怎麼做呢,它首先需要政府設立「排放上限」,比如每年排放不超過一千噸。政府然後印製一千份許可證,每個持證者可以排放1噸。這種許可證可以由政府授予,也可以拍賣給出價最高的人。並且,這種可證後還可以私下交易。一些歐盟國家、日本以及加拿大和美國的部分地區,已經實施了總量控制和碳交易。世界銀行的調查顯示,截至2021年,引進碳交易或碳稅機制的國家和地區,覆蓋了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二成,相關收費和稅收達到530億美元。
世界銀行的碳定價指出,要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將地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以內的目標,各國的碳價需要定在每噸二氧化碳40~80美元。歐盟2020年12月確定了到2030年比1990年減少55%這一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導致排放量交易價格上漲,如今接近45美元。中國呢,政府在經濟困頓、中共政權隨時可能垮台的情況下,還能持續多少的關注,還是會虛與委蛇、只圖從中獲取西方的技術,然後反噬西方市場?世界尚未可知。
國際能源署(IEA)給出了一個非常樂觀的前景,提出旨在2050年前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路線圖。其核心內容,是普及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國際能源署非常樂觀,認為從未來的能源供需結構來看,電力將基本上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大多數運輸方式也會改用電力和氫氣。國際能源署的預測認為,目前為9,000萬桶/日的全球石油供應量,到2050年仍會保持在2,400萬桶/日。飛機和船舶的燃料,很難電氣化;塑料等石油化工行業,也不得不繼續使用化石燃料。但IEA提出的一個觀點,還是非常的現實,那就是,因為石油將從生產成本高的地區開始停產,因此,國際社會將面臨對中東更大的依賴程度。而能源危機導致經濟、政治、甚至軍事上的衝突,殷鑑不遠。
隨著美國政府繼續推進環保議題,對環保技術的要求日益增長。中共似乎已經開始瞄準美國的環境相關的技術,美國也開始了新的防範。但大國博弈中,日本似乎又是棋高一籌。日本的「碳循環」技術(Carbon Recycle),已經在向實用化邁進。
日本運用美國初創企業的技術,以處理垃圾時產生的廢氣為原料生產塑料原料。這可真是將腐朽變神奇,將使垃圾變為「城市油田」,而不需焚燒而排放二氧化碳。日本對二氧化碳進行直接回收和再利用的舉措也取得了進展,甚至有與來源於石油的廉價產品展開競爭的可能。
日本和歐美都提出了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但日本企業已經把這個國際氣候的倡議,開創出來了新的商機。日本重視碳循環的推進,日本研製的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混凝土,已達到了實用的水平,下面只需要降低成本。針對脫碳的全球專利,日本豐田在綜合實力上僅次於韓國三星排在第二位。
農業和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世界總排放量的約一成。談到氣候問題,牛群排氣導致溫室氣體的上升,常常成為笑談。但日本人顯然不覺得這很可笑。據說,畜牧業排放的主要氣體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飼料在牛胃中發酵,形成甲烷;糞尿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一氧化二氮。日本的畜牧業,在大力開發可使畜牧農戶等的排放量削減20%的技術,力爭同時實現肉類等生產效率的提高和溫室氣體的減排。
截至2021年5月,37個國家和27個地區/城市都在推動實施給碳定價,他們或者採用「排放交易」,或者採用「碳稅」。由左派人士推動的碳定價,是在假定全球氣候變暖,或者氣候變遷,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並且他們進一步假定,碳排放給社會和公眾造成了一定的的影響,從對農作物的欠收、乾旱,到海水平面升高、健康開支增加等。如果這兩個假定都不成立呢?如果這些推論最後都得不到證實呢?但左派的激進主義、大政府政策、高稅收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很難以挽回和預防了。
中國目前在啟動上海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交易所,作為中國加入國際環境計劃的一部分。中國試圖用碳定價給二氧化碳排放設定價格,對化石燃料的排放收費和徵稅、推動減排。中共政府可能採用的方式,跟國際上一樣,一是根據排放量來徵收碳稅,另一是排放量交易,即確定每個企業的排放上限。但中共政府會真正的實施、真正的減碳、真正的為地球環境「做貢獻」嗎?筆者對此表示高度的懷疑。一個甚至不能做到控制環境污染,不能做到讓河山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國家,很難想像它會真正的關心地球的環境。
日本經濟新聞利用荷蘭大型學術出版社愛思唯爾(Elsevier)的數據,匯總了按國家排名的脫碳技術論文排行榜。在蓄電池及光伏電池等研究課題中,中國課題占到九成。但從被引用次數等代表論文質量的指標來看,美國則更為優越。認識到了在這個領域的技術的含金量的缺乏,中共正在試圖迎頭趕上,所以,脫碳領域註定成為中美技術主導權大戰的新戰場。也就是說,針對構成人類生命本質物質的一種匆忙的、冒進的政策引發的碳定價和碳稅,會繼續成為左右搏擊的焦點,也會成為大國博弈新的疆界。
(謝田博士是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