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佩魯吉諾Perugino——拉斐爾的大師(中)

展覽報導
作者:周怡秀
佩魯吉諾為佛羅倫斯絲綢商人Francesco delle Opere作的肖像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15
【字號】    

在這段佩魯吉諾職業生涯創作最緊密的同時,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們的肖像畫技巧也達到成熟,成為那個時代最突出的藝術成就之一。畫展展出了佩魯吉諾為佛羅倫斯絲綢商人Francesco delle Opere作的肖像,被畫家傳記作者瓦薩里讚譽「生動至極」。

佩魯吉諾對富商的個人特徵掌握得十分精確;這種寫實描繪與強調聖母子「理想美」的概念完全不同。栩栩如生的畫中人神情嚴肅,眼神直視觀眾;一手按著畫面邊緣(可能有窗台或欄桿),一手握住露出紙卷的圓筒匣,紙上寫著「Timete Devm(敬畏神)」。可能因為此時的佛羅倫斯正處於激進的禁欲主義修士薩弗納羅拉布道的初期,畫中商人在這種嚴肅宗教氛圍中有所省思。畫家不只精細刻畫該人物的外表容貌,也描繪出人物內心狀態和時代對他的影響。

佩魯吉諾為佛羅倫斯絲綢商人Francesco delle Opere作的肖像。1494,油畫於木板,高52,寬44公分,(20in × 17in),現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Uffizi Gallery)美術館。(公有領域)

另有兩位修士畫像來自於瓦倫布若斯修道院(Abbaye de Vallombrosa)教堂祭壇畫《耶穌升天》的兩側翼底部,其中Don Biagio Milanesi是祭壇畫贊助人,另一位Don Baldasarre d’Angelo則身分不詳。除了栩栩如生的人相貌,觀眾可以注意到細碎筆尖描繪的毛髮,光線照亮下眼睛內部的虹彩,透著溫度的皮膚,素描扎實的嘴角肌肉,臉頰上剛剛冒出的鬍渣……表現出的細膩寫實功力著實讓人驚艷。特別是修士的眼神匯聚中央,似乎正崇敬仰望升天的耶穌。佩魯吉諾不只以寫實手法畫出表象的逼真,還畫出了修煉人內心堅定、虔誠的信仰。

《唐比亞鳩米蘭西修士肖像》(Portrait de don Biagio Milanesi ),1500,油畫於木板,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圖片來源:Musée Jacquemart André 提供。(公有領域)
《唐巴達薩安傑羅肖像》(Portrait de don Baldassarre d’Angelo)1500 ,油畫於木板,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圖片來源:Musée Jacquemart André 提供。(公有領域)

從佛羅倫斯到威尼斯 成熟時期

十五世紀的最後二十年,佩魯吉諾的聲望日隆,以致於不得不在佛羅倫斯和佩魯斯兩地開設工作室,他的技藝更加完美,並特別著重人體結構與姿態造形,可謂明確的「古典語言」。此時的作品如《懺悔中的聖傑洛姆》、《聖塞巴思虔》中,佩魯吉諾偏好以透明光澤的塗料重疊色彩,營造色彩層次豐富而清澈透明的效果。

《懺悔中的聖傑洛姆》(Saint Jérôme pénitent),佩魯吉諾作於十五世紀末,油畫於木板,高29.7,寬22.5公分 ,Vienne,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Gemäldegalerie 。(公有領域)

1493年起,佩魯吉諾多居住在佛羅倫斯。他是如此的成功,威望甚至超過了其他的著名藝術家,如波提且利、菲律賓諾‧利比或吉蘭達優。他的成功也歸功於他能在作品中注入虔誠的信仰語言,單純而不矯飾;這也正是薩弗納羅拉所宣揚的理念。在羅倫佐‧美第奇死後的那段社會不安氣氛中,他作品中和諧安詳的美感,正好能夠安撫人心,使人們在藝術中找到平靜的避風港,符合了當時佛羅倫斯社會的需要。

1494年—1495年,佩魯吉諾在威尼斯,那時威尼斯畫家卡帕橋(Vittore Carpaccio,1460年—1526年)與貝里尼正處於創作高峰,對佩魯吉諾的藝術有著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在構圖的安排上、人物的姿態上,與光線的經營上。《戴荊冠的耶穌與聖母》雙折畫與《抹大拉的馬利亞》,見證了他破解威尼斯繪畫「密碼」的高明能力。觀眾也注意到,他畫的人物輪廓也趨向柔和,甚至融入背景,或許是達文西的「暈塗法」(Sfumato)的影響,這種與背景空間更能自然結合的虛實變化,更符合視覺的真實感受,是文藝復興繪畫上的一大突破。

在這一段成功的時期,佩魯吉諾從母性和親子關係的角度詮釋「聖母子」,將這個題材推展到一個新的層次,並以這個他偏愛的主題嘗試了幾個不同變化,都是構圖優雅、人物細緻柔美,色彩變化微妙的傑作。佩魯吉諾最終服膺於古典主義,並充分發揮天份。在佩魯斯外匯局(collegio del Cambio)[註] 的裝飾工作,也同樣充分展現他成熟時期技藝的精湛。@#(待續)

註釋:
外匯局(Collegio del Cambio)屬於佩魯賈的普里歐利宮(Palazzo dei Priori)的一部份,佩魯吉諾最知名的壁畫在「觀眾廳」(la Sala delle Udienze)。

(點閱【佩魯吉諾Perugino——拉斐爾的大師】系列文章。)

——轉載自《》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藝術家雖然英年早逝,卻流芳百世。19世紀初藝術家理查德‧帕克斯‧波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2—1828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儘管波寧頓再過幾週就是26歲生日,卻因肺結核過世。他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大約10年的時間,唯後5年才創作油畫。儘管如此,大眾依舊公認波寧頓是他那個時代重要的藝術家,影響了法國和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
  •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傳說中的八仙中漢鍾離度化呂洞賓修道成仙的故事。 《鍾離度呂》局部。(正見網)
    黃粱一夢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它有多個版本,講述的卻是不同的神仙度人的故事,鍾離度呂就是其中之一。
  • 《被俘的安德洛瑪刻》(Captive Andromache,約1888年)由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年)構思並創作,動人地展現了母親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之間的情感。在萊頓敏感的筆觸下,這些充滿愛的親緣關係,為安德洛瑪刻在特洛伊戰爭後經歷的國破家亡,提供了修復的解藥。這幅畫也提醒我們,往往透過失去,我們才學會珍惜擁有。
  • 中東地毯與歐洲繪畫有著相互交織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在宗教繪畫和肖像畫中常出現進口地毯,尤其是來自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地毯。這些充滿異國情調、昂貴的紡織品可以用來展現財富、現世性和地位。它們還為畫面的構圖增添了色彩和圖案。
  • 蓋德克解釋,戶外寫生有一個挑戰,就是看到的風景有太多的細節令人不知從何下手。摩爾教他如何將場景分解為簡單的圖形來找到繪畫的焦點,然後學習場景構圖的明暗變化(value,即明度)。剛開始的時候,蓋德克限制蓋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來調色,用明暗來描繪形體。
  • 德拉克洛瓦熱衷於描繪異國帶有充沛情感的場景,以此凸顯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張力。這些元素充分體現在他對大型貓科動物(特別是獅子和老虎)的描繪上。在他整個職涯中,他都在觀察這些貓科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然後運用各種媒材捕捉貓科動物威風凜凜的一面。由此創作出知名的藝術作品也都成為他的傑作。
  • 幾世紀以來,學者們一直試圖釐清關於荷馬的真相:是否真有這樣一個人?如果有,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於他的創作?他的神話故事是否具有歷史真實性?這些詩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積,仍是有待商榷的問題,但大家都達成共識:這些詩最初是在希臘文字廣泛發展之前,於公元前7、8世紀之交的某個時候創作出來並口耳相傳的。
  • 至今馬鈴薯與黑麵包仍是東歐人的主食。事實上到了18世紀末,馬鈴薯已成為「富人和窮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備菜餚」。馬鈴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於許多不同菜餚的特質而越來越受歡迎,到今天仍是德國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員——阿戈斯蒂諾(Agostino)和安尼巴萊(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盧多維科(Ludovico)共同創立了第一所強調寫生的重要藝術學院:啟程者學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來復興古典傳統,以矯正樣式主義(Mannerism,又譯:風格主義、矯飾主義)對藝術界的不良影響。他們重新提倡寫生,並從自然形態中尋找靈感,而非單純模仿前輩大師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爾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義時期多產的藝術家。他的職業生涯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光亮派畫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爾德在建築、波濤洶湧的海洋與航海相關細節的表現上獨樹一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