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5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前美國官員警告說,中共推動數字人民幣除削弱美元的重要性外,將進一步把中共監控體系通過「一帶一路」滲透到各國公民的錢包。
《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近日報導說,中共官員夢想將貨幣使用者的可視度和技術控制結合起來,因為他們將政權寄託在監控和遏制私人活動的能力上。
「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接受數字人民幣,可以為中共政權提供一個重要的地緣經濟工具,這個工具可以繞過受美國法律約束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網絡,使客戶國更直接地受北京約束。」報導寫道。
北京推進數字人民幣是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下發生的,前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在任時對中共長期以來的不均衡經貿政策發起系列挑戰,新任喬·拜登(Joe Biden)也在延續川普的對華政策。川普政府於2019年8月將中國定為貨幣操縱國。
報導說,消息人士稱,在川普之前,前總統奧巴馬對中方官員也同樣感到失望。
前商務部副部長:中共在監視你花錢
對中共推行的數字人民幣安全性,前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納扎克·尼卡赫塔爾(Nazak Nikakhtar)提醒說:「不匿名意味著(中共)中央銀行和中央政府會監視你,監視你如何花錢。它是可編程的。」
她曾領導商務部國際貿易管理局工業和分析小組。
「它們(中共)在試圖創造一個(美元)替代品,」尼卡赫塔爾警告說,「基本上,是造一個震中,並希望它像一塊磁鐵,將所有東西從美國吸引到其它中心。」
專家認為,數字人民幣是中共對美元進行威脅的最新舉措,美元長期以來是全球商業的首選貨幣。
中共專家避免承認他們有計劃。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12月說:「如果你願意使用它,人民幣可以用於貿易和投資,我們沒有取代現有貨幣的野心。」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木內登英(Takahide Kiuchi)4月告訴共同社:「如果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美元和人民幣的競爭格局將發生急劇變化。」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國(中共)打造數字人民幣,在主要經濟體中一馬當先;數字人民幣將使中共政府能夠實時追蹤個人消費情況,同時其在設計上不受由美元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制約,而且還可以弱化美國制裁的影響。
中共或借道一帶一路推廣數字人民幣
外界普遍認為,中共在海外推行的「一帶一路」倡議,這個被美國官員視為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掠奪性」貸款計劃的中共海外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已經成為中共借道推行數字人民幣、冀望變成國際金融工具的目標。
大西洋理事會的朱莉婭·弗里德蘭德(Julia Friedlander)說:「如果是長期貸款……它(中共)們會期望那個外國行為者用數字人民幣償還。」
「這是在試圖創造依賴性領域,比如說,一帶一路已經創造了某種債務陷阱外交。(現在)這種是貨幣外交,用了一種不同的方式而已。」她補充說。
弗里德蘭德曾是財政部制裁辦公室的高級官員,在川普執政的2017年至2019年期間曾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工作過。
數字人民幣或為恐怖分子提供庇護渠道
數字人民幣可能成為恐怖分子或流氓國家逃避美國制裁的一個渠道。
一位未被授權公開發言的參議院共和黨助手告訴《華盛頓觀察家報》說:「如果人民幣有這個子域,成為『一帶一路』的儲備貨幣,美國對那些直接違反制裁令的銀行實體的制裁就會變得不那麼致命。」
但他同時淡化了數字人民幣對美元的衝擊。他說:「數字人民幣不是對美元的直接威脅,數字人民幣和中國(中共)的銀行系統之間真的沒有什麼區別,就像以前一樣。」
他推測,這是中共政府在試圖控制新系統之前,滿足中國民眾對替代數字貨幣和加密貨幣需求的舉措。
一些分析家同意,數字人民幣代表了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步驟,但在這一舉措的危害性認識上,中方媒體報導存在明顯分歧。
香港的一家媒體「一帶一路」新聞在最近的一份評估中說,除非北京解決腐敗以及中共控制需求等問題,否則數字人民幣將無法對美元構成嚴重威脅。
前官員:美應儘快建立排除中共的數字貨幣框架
前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尼卡赫塔爾則對這些輕描淡寫的說法表示懷疑。她說,這種說法低估了西方政府和企業追求短期利益的意願。
她表示,聯邦官員應該更快推出美國的數字貨幣,同時與多邊機構談判,制定一個可以排除中共掠奪性行為的「數字貨幣框架」。
「至少建立一個數字貨幣框架需要的國際原則,以便引力不會向中國(中共)方向發展,」尼卡赫塔爾說,「同時,幫助其它國家推出它們的數字貨幣,通過這個框架塑造需要的模樣。」
美聯儲官員對美元的主導地位仍充滿信心,且不急於發展跟中國一樣的數字貨幣。
參議院4月聽證提及美元是否可以數字化,以幫助美國捍衛美元的地位時,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回答說,研究這個問題是「優先級非常高的項目」。
「我們不必要當第一個(發行數字貨幣),」他說,「我們需要把事做好。」
鮑威爾稍早曾表示,美元是世界上的主要的儲備貨幣,不需要急於發行數字貨幣。
「美元CBDC(央行數字貨幣)將對這裡和世界各地產生潛在的巨大影響。」他說,「在我們接近做出決定之前,我們一定會仔細考慮所有這些問題,並與世界各地的公眾,特別是美國這裡的公眾進行非常廣泛地接觸。」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