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代首飾系列之一

耳畔珠玉 千年流光:中華傳統耳飾漫談

作者:蘭音
《雍正十二美人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05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簪指綰髮或妝點的頭飾,珥指或簡約或繁麗的耳飾。精煉的語言,描摹出古代女子的妝飾風華,以及那份沉靜懷舊的繾綣心曲。時光流轉,簪釵等頭飾,到如今已不多見。唯有耳畔點點珠翠光華,仍然熠熠生輝,真正成為不可或缺的閨中良伴。

小巧的耳飾,貼近面部,最能修飾臉型,增添嬌媚;佩戴方便,幾乎不需要刻意留神關注。因而在今天,耳飾成了首飾界中經久不衰的寵兒。流行多變,那些形形色色的新潮耳飾,看得人眼花繚亂。不如回望千年歷史,探尋經典古制,那浸透著古人拳拳心意的傳統耳飾,或許會帶給我們遺失多年的美好。

神祕古樸、明明如月的遠古耳飾

穿耳垂飾的習俗,在古中國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那時先民不論男女老少,普遍佩戴名為「玉玦」的耳飾。此耳飾多為玉質,呈圓環狀,環上有一處隔斷缺口,底部或有一小形穿孔,可穿掛繩索。在全國各地的古文化遺址中,玉玦都有大量出土。它們在墓葬中,往往成對出現,放置於墓主人耳部附近,因而可推測是作為耳飾穿戴。

良渚文化早期玉耳飾玦。(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遺址中出土的耳部穿孔的人俑,是古人戴耳飾的又一證據。比如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人,耳垂處有較大的耳洞,甘肅禮縣高寺頭村也發現了陶製的少女頭像,也具有明顯的穿孔。至於玉玦的穿戴方式,當今學者做出三種推測,一是直接穿過耳洞,二是將缺口夾於耳部,三是用繩子穿繫懸於耳垂。

玉有通靈之能,玉玦是先民溝通天地的美好表達,敬天信神的文化承載。只是到了夏商時期,戴耳飾的習俗僅僅流行於西北少數民族中,而非中原漢族的主流。此時期各地出土的穿耳人像,以神人和奴隸為主,可以看出耳飾風氣的延續和轉變。

自周朝始,漢族的穿耳風俗更是走向沒落。周王朝代表禮樂文化,衣冠服制是體現禮制的重要方面,耳飾受到強烈抵制。比如儒家強調重德輕色,以禮制慾,認為女子才德需符合禮儀及道德規範;同時,儒家重孝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刺穿身體自然是不孝的表現。

其他諸子學說,也表現出對穿耳的反對。如道家崇尚天然美,提倡「全德全形」為美的最高境界;法家反對「以文害用」,對這種以損傷形體為代價的耳飾更為不齒。另外,穿耳也是自周王朝延續至清代的肉刑之一,因而更受到漢人的排斥。

不過出於禮制的需要,漢地出現了一種無需穿耳的特殊耳飾,名為「瑱」。它最初用於充塞耳孔,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勿聽妄言,謹慎自重,亦名「充耳」。後來,男子戴冠、女子插簪時,將瑱作為附加的配飾,使其垂於耳畔,通過其象徵意義起到自律自省的功用。不同的是,冠上一對瑱掛在兩側,簪頭用線繩繫一瑱,亦合稱「簪珥」,是當時漢族上流社會佩戴耳飾的主要方式。

漢魏以來,「璫」作為耳飾在平民女子中風行一時。《釋名‧釋首飾》云:「穿耳施珠曰璫。」與前兩者相比,耳璫流光溢彩,常以「明月」代稱。其造型大多為收腰圓筒形,材質多為琉璃和玉石,佩戴方式以穿過耳孔為主,類似玉玦。不過,璫中心有一通孔,可以穿線懸掛各色寶石,因而妝飾作用大大增加。

這時期,璫走入廣大百姓的視野,出現在民歌詩文中,以形容女子衣飾精美,姿容絕代。如《孔雀東南飛》描寫劉蘭芝:「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再如《陌上桑》描寫秦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耳璫雖已初具華美的特質,卻並沒有改變耳飾在漢族女子心中的地位。哪怕是在最繁華強盛的唐朝,漢族仕女們即使盛裝華服,也罕見佩戴耳飾者。

顧盼生輝、婀娜多姿的宋元耳飾

經歷一千多年的沉寂,耳飾終於在宋代大放異彩,幾乎歷任皇后都做了它的最佳代言人。北宋幾位皇后的傳世畫像,如宋太祖的王皇后、宋真宗的劉皇后、宋英宗的高皇后、宋神宗的向皇后、宋徽宗的鄭皇后以及宋欽宗的朱皇后,皆佩戴長長的串珠耳飾,與典雅的后冠、莊重的禮服相映生輝。

宋光宗后坐像。(公有領域)

耳飾的復興,與宋代經濟、技術的發展和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意趣密切相關,呈現出與前代完全不同的風貌。宋代經濟繁榮,人口稠密,羅綺珠璣琳瑯滿目,舞榭歌台競逐奢華,包括耳飾在內的女子飾品,都有了極大的發展。這時的玦、瑱、璫等早期耳飾,幾已絕跡,代之以新興的耳環和耳墜,和今天常見的耳飾已經非常接近了。

耳環,和現代意義大有不同。今天的人們常把耳環作為耳飾的統稱,或代指那種連接懸垂掛飾的耳飾(此更接近「耳墜」)。耳環,簡稱「環」,與早期玉質、琉璃耳飾不同,是以金屬為主體製成的環形耳飾。耳環前部有月牙形裝飾紋樣,可在底端焊接飾物,亦可鑲嵌珠寶,整體造型簡約大氣又不失細節之美。後端有短小的環腳,便於穿過耳孔;明代以後的環腳則伸出很長,更具端莊、約束的意味。

耳墜,又名「墜子」,是耳環的一種變體,在宋代尚不多見。兩者最大的區別是,耳環的飾物不可晃動,更為正式、高貴,是宋元明時期主要的耳飾形制;耳墜的飾物能夠隨步履輕輕搖晃,更為活潑、俏麗,至清代成為時興。耳墜上半部多為可穿耳的圓環,底部懸掛各種墜飾,款式卻不似今天那樣誇張,同樣展現出含蓄、節制的風格。

耳環和耳墜,形制新巧別緻,相似卻又風情各異,更重要的是,與玦、璫相比,其佩戴方式更為簡捷,身體也承受較少的痛苦,這才能夠讓女子更好地藉助耳飾,展現清秀柔美的風姿。當華夷之別、貴賤之分的社會意義在耳飾中逐漸退卻,工藝技巧、藝術審美才得以被不斷發掘,耳飾也正式成為可佩戴、可把玩、可陪伴女子一生的物件。

宋代是「文治」的時代,文人名士既是叱吒風雲的權貴,也是精通琴棋書畫的藝術家。他們追求生活品質,注重身心修養,把整個社會的審美品位推向儒雅風流的方向,也把特有的文人精神滲透到物質生活的各個領域。賦詩作文講究言外之境,欣賞音樂講究弦外之音,而對造型藝術則看重形外之象。女子的耳飾,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也在造型和紋樣設計上更加考究。

據出土文物,宋代耳飾多採用花葉、瓜果等紋飾內容,也有少數動物和人物紋飾。許多花卉被文人賦予一定象徵意義,代表了文人高潔的品質,比如花中四君子,就是常見題材之一。另外,宋代大都市的發展,又為耳飾帶來鮮活的市井氣息。在紋飾的選擇上,那些具有吉祥、納福等美好含義的紋樣,如南瓜、石榴、葫蘆等紋飾,在市民中迅速流行。

從風格來看,耳飾也受到院體畫影響,而趨於仿生的特點,反映了宋人「象生」或「像生」的藝術追求。仿生不是為仿而仿,而是在模擬實物的基礎上,言其志、動其容、表其情、慰其心,刻劃出女子溫柔細膩的氣韻。無論時蔬瓜果,還是四時花卉等主題,製成的耳飾皆惟妙惟肖,別具韻味。

精巧華美、形制多樣的明清耳飾

明清時期,耳飾走向最後的全盛。明代天子,第一次把耳飾納入了皇家服飾制度,宮樣耳飾由此成為國人競相追捧和仿製的飾品。耳環和耳墜依然廣受歡迎,而一種小巧精緻的新耳飾——丁香隨之誕生。

清代滿漢聚居,女子耳飾各從其俗,卻又有逐漸融合的趨勢。具體說來,滿族女子佩戴耳鉗,漢女則繼承明制,保留漢家風貌。滿洲貴族的統治,為中原漢地帶來全新的文化面貌,也把極富特色的耳鉗納入中華傳統耳飾的體系;同時,受到漢文化的薰陶,滿族女子也開始嘗試漢族首飾的款式。

清 十八世紀 銀嵌珊瑚松石耳環一對。(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丁香和耳鉗,都是耳飾家族的新成員。丁香,又名「耳塞」,是一種小型的金屬耳釘,可鑲嵌珠玉。丁香本是植物名,花筒細長如釘,香氣芳馨馥郁,取其形似作為新耳飾的名稱。丁香算是耳璫的變體,只是主體為金屬質地,環腳更為纖細,無需擴大耳孔穿戴,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另外,它風格簡約,佩戴後不礙勞作,最適合日常佩戴,因而深受閨中女子的喜愛。

由於耳飾品類、款式的豐富,明代文人也開始對其進行品鑑,表達出了當時的審美偏好。最著名的要屬戲劇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的闡述:「飾耳之環,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銀一點,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若配盛妝艶服不得不略大其形,但勿過丁香之一二倍。」李漁最推崇精緻工巧的耳飾,將繁縟堆砌的耳飾稱為「絡索」,並譏之為:「時非元夕,何須耳上懸燈?」

耳鉗是滿族女子特有的耳飾,講究「一耳三鉗」,即一隻耳朵戴三件耳飾。耳鉗主體大多為環形,可穿過耳孔。造型最簡單的耳鉗也就是耳環,整體呈圓環形,環面或雕花、或點翠、或鏤空、或嵌寶,在環面上極盡妝飾之能事。環形之下,亦可安裝單個墜飾或是長長的流蘇,使其成為耳墜。其中有一種墜環耳鉗,屬清代特色,墜飾為一枚或一串玉石圓環,環體大小不一,並以翠綠色居多。

漢族女子中,宋代皇后最愛的排珠耳環,仍然延續至明清。排珠環不僅是宮廷樣式,也是漢族仕宦家族中的嫁娶聘禮之一,在清代以前,是漢族女子最隆重、規格最高的耳飾。其典型的形制為,環腳呈誇張的S形,前端貼耳部位焊接珠翠花飾,底部墜長串珍珠,末端以一顆大珠作結。另外,花形、葫蘆形、燈籠形等造型,也是常見的耳飾形象。

實際到了清代,無論滿漢女子,耳墜逐漸成為最流行的款式。一般來說,佩戴者無需取下圓環,只要更換墜飾,就使耳墜完全變身一枚全新的首飾。墜飾大多設計成鳳凰、核桃、花鳥等吉祥意象,用金銀搭配翡翠、珍珠、珊瑚等名貴寶石,令耳飾愈發精美絕倫。

時光流轉,耳畔的珠飾不斷變換著樣貌,而不變的是古人對美的追求和詮釋,以及對文化的承載和傳續。

參考資料:論文《中國古代耳飾研究》等。@*◇

責任編輯:王愉悅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粉底,眼影,口紅⋯⋯當今的化妝品種類琳瑯滿目,層出不窮,哪個女孩的梳妝台前不是瓶瓶罐罐擺了一大桌?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古代女子們用的什麼化妝品,效果又怎麼樣呢?我們就從號稱「古代百科全書」的《紅樓夢》裡面找找答案吧!
  • 愛美之心,從古到今都未改變。哪個女孩子不希望擁有濃密烏黑的長髮?中醫還認為,頭髮是血之餘、腎之華,一頭秀髮不僅能為美貌加分,更是健康的象徵。古代女子雲鬢花顏,青絲如瀑,她們的頭髮又是如何打理的?
  • 古代女子,梳妝打扮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這既是女德中對婦容的要求,也暗含了「女為悅己者容」的微妙心理。歷經時代的變遷,女子在裝扮上大抵是梳髻插簪、塗脂抹粉、畫眉染甲之類,但是在不同的朝代中,女子妝容又有著各具風尚的美感。
  • 古代女子的閨房,為什麼叫做「香閨」?紅袖添香伴讀書,添的是什麼香?「笑語盈盈暗香去」,這一縷幽香從哪裡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香文化,也和女子結下不解之緣。
  • 香茗一盞,淺嚐小啜,是古人於風雅格調中的一件賞心樂事。若是經了姑娘的手採摘、烹煮、品賞,那就更是一番動人的情境,美好的氣韻了。古時候,茶是日常的開門七件事,是陶冶性情的藝術,與古代女子也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 月白是哪一種白,雪青又是怎樣的青?秋香為什麼有色又有味,十樣錦的風情又該去何處找尋?傳統的中華顏色,詩情畫意,活色生香,儼然是一個個靈動而典雅的生命體。它背後所承載的,是流轉數千年的文化意藴和審美趣味。
  • 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
  • 我們中國人常說「靠天吃飯」,樸素的道理背後是敬天信神的謙卑和善良。所以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人們的思想中第一個想的是自己,「我到底哪裡做錯了?老天為什麼要懲罰我?」從帝王到一般百姓,大多都是這樣的想法。
  • 子夏從孔子「繪事後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質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學禮必須以仁心為基礎,或者說雖有仁心善意,必有禮以成之。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