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稷下風雲」系列之五:最後一位大師荀子的故事

【稷下風雲】荀子三遊稷下 曾教出韓非李斯

作者:蘭音
示意圖,圖為明人繪《海天旭日圖卷》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42
【字號】    
   標籤: tags: , , ,

齊國強大開明的大國氣象,孕育了稷下學宮群星閃耀的盛景。在齊國最強盛的時期,稷下學宮學者雲集,從者數千,是學子們最嚮往的文化聖地。大約在齊宣王晚年時,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風塵僕僕從趙國來到了高門大屋的學宮外。

得益於稷下學宮採取自由招生、教學的管理模式,這位少年幾乎聆聽了每位先生的講學,幾乎拜讀了每家學派的著作。戰國末年,國家局勢、思想流派逐漸走向融合,少年在研習儒學的同時,博採眾長、匯通百家,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學說。漸漸地,他從一介學子成長為一代宗師,用自身的才學回饋著稷下學宮,甚至影響整個歷史的走向。

在齊國逐漸走向衰亡的年代,他也成了稷下學宮的最後一位大師。他就是荀子,孟子之後又一位儒學大家。

少年秀才 遊學稷下

荀子,名況,又叫荀卿。他的生平,可用一句話簡要概括:「生於趙,遊於齊,嘗一入秦,而仕於楚,卒葬於楚。」[1]其中,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稷下學宮度過的,經歷了由盛到衰、再由復盛到逐漸消亡的幾大重要階段。他三遊齊國、三入稷下,晚年在稷下三為祭酒、「最為老師」,一生與稷下結下不解之緣。他的學說,亦深受稷下先生與先秦諸子影響,堪稱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

戰國大儒荀況(荀子)像(公有領域)

《風俗通義》中說:「齊威王、宣王之時,孫卿(荀子)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這是荀子第一次來到稷下學宮,當時學宮內匯集了許多名聞天下的先生,每一次講學和論辯,都令他大開眼界。那時元老淳于髡尚健在,以睿智風趣的談吐和博聞強記的學識吸引三千門生;鄒衍正當盛年,積極宣講他的陰陽五行之學,一次次震撼世人的心靈;後繼的鄒奭,繼承鄒衍學說,更擅於雕琢言辭、著書立說,將陰陽學發揚光大。

當齊國人津津樂道於談天衍、雕龍奭、炙轂過髡的事蹟時,荀子已在潛心探究並反思他們的學問了,他和淳于髡相處時間較長,時常得到他的善言指點,受益匪淺。少年荀子尚未成名,卻懷秀異之才,正是求知若渴、風華無限的大好年華。頂級的學生遇到頂級的老師,荀子的學業每日突飛猛進。這次的遊學經歷,持續了二十多年,為他將來的成就打下堅實基礎。

諸子學說中,荀子最推崇儒學,成為孔子忠實的追隨者。然而他的仁義理念,已經不是孔孟奉行的傳統儒學,因而被後世斥責為儒學異端,他本人也在歷史上飽受爭議。他提出天道自然的思想,由此發展出「天行有常」和「明天人之分」的觀念;他更提出與性善論相對立的性惡論,認為人生來就有惡的本性,所以需要禮樂教化重塑人的道德。而在治國方面,他根據現實的社會環境,提出隆禮重法,信奉王道,也信奉霸道;提倡禮儀,也注重法家內容。這些觀點,也可視為稷下各家學派自由碰撞和交融的產物。

就在荀子逐漸自成一派學術的時候,齊國的局勢卻出現危機。齊湣王的窮兵黷武,令齊國國力衰退;他的拒絕納諫,更讓齊國的賢士們心灰意冷,四散而去。「(齊湣王)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諸儒諫不從,各分散,慎到、捷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鹽鐵論‧論儒》的這段文字,就是最好的寫照,其中「孫卿」即荀子。

那時齊湣王滅宋而驕,四方用兵,更欲吞併周王室,成為各諸侯征伐的對象。四十多歲的荀子清醒地看到了齊國危亡的處境,和眾位稷下先生紛紛去齊。田駢到了薛地,鄒衍遊歷魏、趙、燕,荀子則客居楚國。

稷下中興 學宮之長

荀子離開齊國不足一年,燕國的上將軍樂毅率六國聯軍攻齊,連下七十二城,秦湣王兵敗身死,幾乎做了亡國之君。戰亂中,稷下學宮也未能倖免於難,被迫停辦。幸而齊國氣數未盡,僅有的兩座城池即墨和莒仍在艱難地堅守奮戰,對峙五年之久。

危難關頭,燕昭王的突然離世帶給齊國一線生機。即墨的守將田單抓住機遇,利用繼任的燕惠王好猜忌的特點,實施反間計,散布謠言說,樂毅遲遲不攻打齊國最後兩座城池,是為了自己做齊王而故意拖延時間。燕惠王本與樂毅有過節,又受到挑撥,立刻選派其他人替換樂毅。

清人繪田單彩像(公有領域)

隨後,田單繼續製造輿論迷惑敵軍,發明威力強大的「火牛陣」,打了一場漂亮的反攻戰,很快收復失地,重建臨淄,並迎接繼任的齊襄王,成功光復齊國。新君齊襄王肩負興國重任。他總結齊國的興衰史,深刻認識到吸納人才與從諫如流對國家的重大意義。於是他把深遠的目光投射到已經荒廢的稷下學宮,決定重拾祖輩招賢養士的傳統,重建稷下學宮。在這樣的背景下,荀子去楚返齊,重遊學宮,回到那個給予他無限精神養分的學者家園。

當時,像淳于髡、田駢等老一輩的賢士早已故去,荀子成了稷下學宮資歷和造詣最深的文士,是最受推崇的老師。他當仁不讓成為學宮之長,執掌學宮一切議論和教學活動。在荀子的一力操持下,恢宏的高門大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活力,流散的士人學子在荀子的感召下,重新回到這片樂土。稷下學宮終於實現了中興。當然,齊國的國力無法和鼎盛時期相比,而數千人濟濟一堂的全盛場面,也終究一去不復返。

不過,稷下學宮畢竟重建了,對荀子這樣的仁人志士來說,依然是令人欣慰的歸宿。《史記》形容荀子在稷下的身分是「三為祭酒」,也就是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的領袖人物。祭酒,源自古人祭祀宴席上飲酒的習俗,人們喝酒前要由席中地位最尊者舉酒祭神以開席,所以叫作「祭酒」,後來演變成一種職務名稱,代表某機構中的地位最高者。荀子不僅繼續發揮「不治而議論」的職能,為齊襄王籌謀劃策,同時以一派宗師的身分主持稷下學宮的活動,並開設講壇,傳道授業。

如是又過了十餘年,荀子第二次離開了齊國。這大概是由於齊襄王在政治上缺乏遠見,對待人才實則養而不用;荀子雖有救國之心,卻無用武之地,無奈之下,六十二歲的他再次遠走他國。這一次,他四方遊說,期間來到西方的秦國,見到了秦昭王。秦國通過變法和遠交近攻的策略,國力達到鼎盛,但荀子卻看出強國下潛藏的危機,用儒術勸諫秦國君臣。

秦昭王問:「儒生對國家沒有什麼好處吧?」荀子答:「儒者在朝堂能完善朝政,在民間能夠美化風俗。」[2]擔任秦相的范雎問:「先生入秦國,見到了什麼?」荀子答:「秦國地處形勝,民風樸素,百官肅然,士大夫通達公正,朝廷處理政務不懈怠,可謂國家大治。但可惜,秦國沒有儒生,這是一大短處。」[3]這時秦國上下忙於兼併戰爭,荀子的思想不可能得到施行,因而他也很快離開了秦國。

稷下消逝 學風永存

公元前265年,齊國最後一任君主齊王建繼位。之後,年邁的荀子第三次來到了齊國的稷下學宮。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或許是齊國復國成功讓荀子再次看到一線希望,他準備在有生之年為儒學、為齊國做最後一次努力。這一次,他遊說齊相,闡述強國之策。[4]

明人繪 《十八學士圖‧書》局部(公有領域)

荀子認為,齊國君臣應當「處勝人之勢,行勝人之道」。君主要做到愛民如子、禮賢下士,推行禮法道義、忠信辭讓的教化;相國應當明辨是非、舉薦賢者,輔佐齊國統一天下。如果做不到,朝廷就會出現後宮干政、奸臣當道的亂象。特別是現在齊國的形勢非常危險,前有龐大的楚國對峙,後有強盛的燕國緊逼,西邊有強勁的魏國牽制,東邊還有楚國兩座城池窺視。一旦三個國家聯手對付齊國,齊國就會被瓜分得四分五裂。

他立足於儒家的仁和禮的內涵,抨擊時弊,暢談治國之道。然而他的一片苦心,卻換來齊人的猜忌和讒言。「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5]這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對齊國國政徹底失望,不過才兩年多,荀子第三次離開齊國,再次來到楚國。時任楚相的春申君黃歇,請荀子赴蘭陵任縣令。荀子在那裡度過他的晚年,主要從事教學和著述。最重要的是,他系統整理自己的學說,完成了數萬字的著作《荀子》,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而他對後世的另一個重要影響,便是培養出兩名特別的學生——韓非和李斯。韓非集法、術、勢於一身,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李斯從秦國客卿一直做到秦朝丞相,助秦始皇統一六國,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確立了中華帝國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度。只是非常戲劇性地,兩人隨荀子習儒,最終拋棄了老師秉持的最根本的仁義理念,在「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並不是荀子所希望看到的,但是他確實以自身的才學影響了中華歷史的走向。

而稷下學宮,終究因為荀子的離去,徹底走向了衰落。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稷下學宮也隨著齊國的覆亡而走向命運的終點。這座成立了一百五十餘年的學宮,與田齊政權相伴始終,不僅見證了田齊的興亡史,更見證了整個戰國時期的風雲變換及其文化思想的爭鳴和交融。

即便稷下學宮不復重現,但其學風卻從未消逝。它像種子一樣,隨著先生們的講學和著作,向天下傳播開來。秦王朝在成立之初,就設立七十員博士官制度,相傳正是沿用了稷下學宮的傳統。秦國著名的博士叔孫通,在漢朝制定禮儀典章制度。高祖劉邦為之驚歎:「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6]而叔孫通被賜封號「稷嗣君」,正是對他繼承了稷下流風餘韻的讚美。稷下學宮的幾位大師所嚮往的王天下理想和仁義理念,也在中華大一統王朝的傳續中變為現實。(本系列完結)#

點閱【稷下風雲】連載文章。

註釋:

[1]出自清人汪中的《述學補遺》。
[2]出自《荀子‧儒效》。
[3][4]據《荀子‧強國》整理。
[5]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6]出自《史記‧叔孫通傳》。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天燈, 放天燈, 天燈節, 台灣, 平溪
    黃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這一天裡,人們鬧元宵,吃元宵、猜燈謎、結伴賞花燈,古代詞人也把賞燈會情景寫進詩詞。寫元宵燈會的詞,不計其數,而南宋辛棄疾的一闋《青玉案‧元夕》,則千古長在人心。詞中有元宵的勝景,詞中對燈節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