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奇蹟廣場:中世紀地中海文化之心
意大利比薩(Pisa)的主教座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又稱為奇蹟廣場),誕生於比薩主掌地中海海運樞紐的時代,當時這裡的貿易繁盛,擁有海上最大的海軍軍隊。這座教堂廣場即為比薩繁華榮景的見證。
在廣場上有四座大型的紀念碑建築——大教堂、洗禮堂、鐘樓和比薩墓園——全部都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和周圍翠綠的大草皮形成一股強烈的對比。
在意大利,許多著名的大教堂都面向著公共廣場,周圍的建築物則緊密地建在一起,形成廣場的另外三個面,整座廣場是由建築物圍塑出的封閉幾何形。不過,比薩的主教座堂廣場卻是是一個巨大的開放平面,四座紀念碑建築物彼此獨立,並不相連。它們更像在雕像花園或博物館裡展出的精美雕像。
通常,人們會步行走進廣場,並在指定的路徑上移動,從遠處觀賞廣場上的建築物。這種空間逐漸延展以及觀賞的安排減緩了時間,創造出一種夢幻般的體驗。景物變化的效果尤其受到巨大壯觀的大教堂所增強;圓形、堡壘般的洗禮堂;當然,還有著名的比薩斜塔。
大教堂位於廣場的正中心,是建於11世紀的羅馬天主教堂。該教堂在建築設計上承先啟後,奠定了比薩羅馬風格的樣式。灰白色的大理石立面有著精美的雕刻裝飾,約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共有四層廊道空間,作為建築內牆和室外空間之間的緩衝空間。下半部則是較厚重的石牆,高聳的圓拱突出牆面,底下有彩色大理石排列出各式幾何圖案,這裡可以看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教堂內部採光充足,兩側的柱列材料源自於該城市占領的穆斯林地區,和建築物外部的白色大理石有所區別。在祭台上方,巨大耀眼的耶穌圖像是由數千塊小玻璃片拼成的。這種馬賽克傳統源自於地中海東邊的拜占庭王國,顯示了比薩文化的兼容並蓄。
大教堂的前方是另一座巨大的建築物——聖約翰洗禮堂,也是奇蹟廣場第二古老的建築物。這座洗禮堂是意大利最大的洗禮堂,其圓頂上方的聖約翰雕像甚至還高過一旁的比薩斜塔。洗禮堂反映了基督教中的洗禮文化,多數的洗禮堂皆為八角形或更多邊形。不過,比薩的聖約翰洗禮堂則為圓形獨立的結構,有著羅馬式拱門、哥德式的尖拱,以及帶有紋路的磁磚,創造出獨特精緻的藝術瑰寶。
洗禮堂的入口面向大教堂,有著拜占庭風格的裝飾細節。門楣的下半部分(門上方的橫樑)顯示了施洗者聖約翰生平中的重要事件,上半部分裝飾的中央是耶穌,兩側分別為聖母和施洗約翰,在他們之外則為天使和福音傳教士。
洗禮堂內部由圓形排列的拱門結構組成,雖然細節不多,但卻塑造出一股戲劇性的效果。這裡的音響效果能營造出一種特殊的精神氛圍,因此時常用做音樂表演的場地。
走出洗禮堂回到廣場上,接著便會來到大教堂後面的鐘樓,也就是著名的比薩斜塔。由於整座奇蹟廣場建在沙床上,因此也導致了比薩斜塔的傾斜。當時,鐘樓僅建到第三層就開始傾斜了,工程因此停滯了一世紀之久。復工之後,工程師巧妙地將塔的上層往另一側傾斜,來平衡地基的歪斜。
鐘樓也是由純白的大理石建成,約有1萬6千噸重。在1319年完工時,該塔已傾斜了1度。現在的傾斜角度高達5.5度,在目前的修復工程結束後,預計會回到約4度的傾斜狀態。
比薩墓園隱身在大教堂之後,完工於15世紀中,是廣場上最晚建成的建築物。這座長矩形、由牆圍塑出的墓園,圍繞著一座細長的中庭而建。向內有著固定規律的羅馬式拱門,拱門內部為雕刻精緻的歌德柱子和小尖拱。拱廊的長度和中庭一樣,底下容納了許多墓地。圓拱另一側的牆上有著壁畫,描繪著聖經中的故事。
從11世紀至14世紀,廣場上的四座紀念碑總共耗費了三世紀的時間才完成,體現在建築風格的垂直變化上。大膽、圓形的羅馬式拱門位於較低的樓層;較細長的版本出現在其之上,作為最頂層哥德式元素的過渡。
這些紀念碑建築物服務了世世代代的比薩市民。在繁榮的海運發展下,比薩市民頻繁的航運交流孕育出多樣的地中海文化,在這片翠綠的草皮上創造出中世紀地中海的藝術奇蹟。
作者簡介:
詹姆斯·史密斯(James Howard Smith)是一名建築攝影師、設計師,也是Cartio的創始人,致力於推廣古典建築。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