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1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隨時光流逝,文化變遷,有多少人還能掌握歷史的真實樣貌?台灣義守大學原民生攝製《月戰》非紀錄片,改編布農族抗日的「大分事件」,重現原住民文化歷史脈絡。由於大分事件持續18年,不時地給日本警方予以痛擊,這樣的決心與毅力,被外界認為,可與著名的「霧社事件」同垂不朽。
義守大學「傳播與設計原住民專班」同學攝製《月戰》非紀錄片,改編布農族抗日的大分事件,榮獲第七屆MATA首獎;另一部《Sino nagran mo?低鳴》則是紀錄蘭嶼日漸逝去的景觀文化,勇奪銅獎。
MATA獎為大專校院學生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數位影音競賽,期望透過拍攝紀録有關原住民族的特色文化或生活故事,讓更多大專青年理解丶認同並尊重原住民族精神文化。
《月戰》講述的大分事件,是日本統治台灣50年中,台灣總督府推行「理蕃政策」,所引起的一次武力衝突事件。策動事件的主角是布農族大分社頭目拉荷阿雷和阿里曼西肯兄弟,在血腥事件後繼續抗日18年,成為日人棘手但私底下佩服的所謂「全島最後未歸順蕃」。
《月戰》的導演黃孝擎同學表示,開始關注這個議題,是因修習微電影課程時,同組的多數成員來自布農族,提出能從追尋布農族的歷史文化切入,後續發現關於大分抗日事件的紀載並不完善,決議透過影片重現當年事件始末。
根據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資料,當時起義者約300人離開家鄉,在警力所不及的深山要害之地,建立塔馬荷社避居。台灣總督府為了剿討抗日的布農族,開鑿八通關越嶺道和關山越嶺道,從北、南兩側縮小包圍的態勢,準備報復行動。
避居塔馬荷社的族人,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眼見關山越嶺道上警備線已有大批的警力,主動出擊的勝算不大,加上日本警方派員向抗軍遊說,最後承諾不主動攻擊,「歸順」後允許抗軍繼續住在塔馬荷社。最終約定於1933年4月22日在高雄州廳舉行盛大的「歸順儀式」。
外界認為,雖然大分事件也許不若泰雅族霧社事件那樣驚天動地,但持續18年,匯聚300人,不時地給日本警方予以痛擊,這樣的決心與毅力,當可與霧社事件同垂不朽,也是原住民重要歷史事件之一。
來自台灣排灣族的黃孝擎提到,《月戰》全片以布農族語演出,片名以布農族利用「月缺」時段來除蟲除草為題,隱喻布農族出戰消滅日軍的象徵符號,重現當年族人捍衛家園的精神。
為了真實還原當年景況,開拍前特別邀請布農族與日本同學為演員們集訓語言能力,同時練習武打動作,再利用三天的時間上山拍攝,邀集布農族、排灣族、阿美族、魯凱族共24位同學協助,也顯示原住民看重互相幫忙的人際關係。
黃孝擎強調,期許自己能持續發揮原民身分優勢,協助文化復振,讓更多人認識原民文化、歷史與生活等。
此外,《低鳴》的導演胡佳宇為應屆畢業生,期望透過影片呈現蘭嶼主要地名與景觀,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失去原有的涵義,過程中訪談多位當地耆老與居民,期望藉此重現蘭嶼原有的歷史意涵,傳承達悟族的文化記憶。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