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tvsmo.com

《末日列車》影評:救世的列車 也成新衝突起點

蔡宜霖

《末日列車》劇照。(Netflix提供)
人氣: 435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7月14日訊】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末日列車》(Snowpiercer)是頗具創意的電影,如今也被改編為同名的美國影集,本劇將末日後的人類如何在一列超長火車上求生,塑造得很扎實、很有戲劇張力,足以成為成功的改編作品。

故事背景為,人類為了解決全球暖化問題,試圖用科技手段將地球降溫,卻不幸弄巧成拙,使整個地球陷入宛如南北極般的急凍,萬物皆難以生存。而一列長達1,001節車廂的「破雪號」列車,則適時地成為諾亞方舟,裡頭維繫人類生存的生產設施一應俱全,讓火車上的數千名乘客得以成為末日災難後的倖存者。不過,破雪號內部卻因嚴重的社會問題及管理層的祕密,最終引發重大的腥風血雨。

列車成為亮眼故事舞台

由於地球的環境已變得不適宜人居,破雪號列車也因此成為故事的唯一舞台,這也成為本劇的重要特色。列車本身就足以成為吸引人的元素。超長的車廂數量,保證了破雪號擁有足夠的溫室、魚塭、牧場等攸關食物生產的設施。破雪號多元的車廂種類及環境,以及透過各種巧思讓人類能夠以靠它生存,都讓火車為影集帶來足夠的科幻感,就算故事舞台單一也絲毫不減作品的觀賞性。

《末日列車》劇照。(Netflix提供)

貧富差距極為鮮明,也是破雪號列車的一大特點,《末日列車》對此的刻劃也十分具體有力。末節車廂居民的居住環境,只能跟落後國家的貧民窟相提並論,所分配到的資源、物資又最乏善可陳;頭等車廂的環境則大相逕庭,堪比任何一種豪華宮殿或飯店,得到的物質享受自然也是最頂級。現實中,長程客機、郵輪內部固然也有頭等艙、一般艙的等級之別,但落差並未如此之大,此一頗具戲劇效果的設定,也成為往後推動劇情發展的要素。

本劇的背景為人類如何在末日後求生,影集的故事剛開始時,就對末日有關的元素,給予相當有張力的營造。一群沒有錢購買破雪號車票的平民為了避免被凍死,只能在列車啟動前設法強行登上末節車廂,過程中也被破雪號的武裝安全人員暴力對待,一場宛如軍警鎮壓民眾的戲碼就這樣上演。由於遭暴力相向的民眾包含老弱婦孺,這也讓相關情節頗能衝擊觀眾情感。在劇情設計上,除了營造震撼效果,也成功為往後的社會問題埋下伏筆。

《末日列車》的故事安排稱得上環環相扣,暴力鎮壓之後,緊隨其後的重要情節是末節車廂居民試圖發動革命。兩者的時間點雖然實際上相隔了7年,但因果關係的關聯性卻絲毫不弱,能夠讓人感受到兩件事密切相關。末節車廂的居民如何在最糟的環境艱難生活,並設法策動革命,便是影集前半段的小高潮。此一情節,在導演的塑造下也頗有娛樂性,自謀畫階段便很有看點,起義爆發的過程,戲劇張力自不在話下,甚至連小女孩都能起到作用。

由於本劇是一季長達10集的影集,因此就劇情安排而言,自然不可能讓末節列車的起事在一開始就取得成功。這起最終被鎮壓下來的武力衝突,也被列車管理層以叛變處分。有關部分人物遭處分的戲碼,也塑造得頗能牽動人心,同時更在故事層面體現了破雪號管理層嚴酷的手段,讓影集的劇情面向更為完整。

《末日列車》劇照。(Netflix提供)

體制不如現實良性 促成革命之火

此類有關貧困民眾試圖反抗、打破既有體制的戲碼,乍看之下可能會讓人以為在炒作仇富或社會主義。不過,隨著故事的進展讓觀眾對破雪號的了解逐漸加深,此一刻板印象也會逐漸改觀。

末節列車的居民不像現實中的貧民階層,有靠勤奮工作、努力讀書翻身的可能;而頭等車廂的居民,亦不像現實中的企業家得努力經營公司、養活員工,也沒有貴族在戰爭時須站在第一線保家衛國的情事。因此,列車的體制遠不像現實中良性,貧民靠努力脫貧、權貴善盡社會責任這類正向因素,均無法得到體現,也讓革命的發生顯得具有合理性。

雖然革命一開始就面臨挫敗,不得不再從長計議,但往後幾集的故事依然能透過不同類型的劇情安排,保證影集的觀賞性。破雪號此時面臨殺人命案的治安問題,末節車廂的居民雷頓在末日前是一位警官,因此也被管理層指派擔任刑事調查工作。相關情節讓《末日列車》也有了類似偵探片的色彩,案件抽絲剝繭的過程、真兇的最終揭曉、事後的審判,均有一定質感。而雷頓一角也在過程中形象日趨飽滿,逐漸展現男主角的份量,成為往後的要角。

本劇在故事塑造上,頗有一環扣一環的效果,彼此關聯性不低,而雷頓破案的過程,也讓破雪號的一項祕密逐漸浮上檯面。在電影版中,列車最高管理者為列車長威佛,到了本劇則變成威佛根本不在列車上,身兼列車女播報員、威佛發言人的瑪蘭妮‧卡維爾,一直假威佛之名管理破雪號。雷頓在查案時逐漸發現此祕密,也成了牽動故事發展的伏筆。

《末日列車》海報。(Netflix提供)

女主角宛如古代君王

身為破雪號的實際領導人,瑪蘭妮一角在劇中的戲份更頗有女主角份量,在多數作品中,男女主角通常是戀人或合作夥伴,但在《末日列車》,瑪蘭妮與雷頓兩人卻所處階層不同,長期處於敵對關係,男女主角關係緊張,也成了影集火花的保證。

本劇對瑪蘭妮的塑造更頗為成功。人性往往是善惡並存,這點在她身上亦得到扎實體現,仁慈、殘忍這兩項對立特質,在女主角身上同時得到綻放,她本人亦有外柔內剛的氣質。諸多特點塑造下,讓她在類似列車長的職位上展現出類似於古代君王的風貌,成為影集亮點。飾演瑪蘭妮的珍妮佛‧康納莉(Jennifer Connelly)更展現出身為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實力,屢屢演繹出動人情感,相信有機會再獲重要獎項肯定。

《末日列車》在首季結束前,故事面向再度拉回末節車廂的革命事業。儘管類似劇情此前已有所表現,但影集後半段的戲碼質感明顯更高,除了多集的醞釀下讓準備工作更為充分、重要配角轉換立場,相關情節還牽涉了瑪蘭妮的祕密終究紙包不住火,讓「革命之火」列車首尾兩頭同時發生。兩者的交互影響,也帶來可觀的娛樂性,繼而促成了角色間的亮眼合作,以及不得不做艱難決定,成為觀賞性的保證。

影集本季的收尾,更能體現打江山容易、治國難,在戰後恢復秩序的難度得到有力體現。為第二季埋下的伏筆除了戲劇效果出色,更攸關革命成果能否維繫。本劇多方面的成功刻劃,都足以讓人對下一季抱有高度期待,相信《末日列車》有機會成為成功的長壽影集作品。

責任編輯:黃珊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