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著手創作時,總能將普通的白紙和黑色墨水變成某種非比尋常的傑作。1907年,金融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 Morgan)有幸接觸到這位大師的手稿,親自體驗了這種獨一無二的特質。
當時,摩根正在巴黎做生意。他聽說一位住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商人舉辦了一場音樂會,演奏貝多芬手稿版本的《第十號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and Piano Sonata No. 10 in G Major, Op. 96)。(譯者按,許多樂譜在發行過程中會被修改,貝多芬的作品尤為嚴重,而手稿樂譜則完全忠於原著。)
「摩根先生當時就覺得非常有趣」,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的音樂策展助理羅賓·麥克萊倫(Robin McClellan)在電話訪談中向我提到。該博物館目前正展出《貝多芬250周年:路德維希·范·貝多芬親筆簽名音樂手稿》特展。9月27日前,該展覽可以線上觀賞(),展館重新開放後也可以現場參觀。
話說摩根立刻搭上火車從巴黎前往佛羅倫斯,現身在商人的家中。他坐了下來,一頁頁地翻閱著貝多芬的親筆手稿,不由得心生敬畏。
「手稿是讓人貼近貝多芬的一種方式」,麥克萊倫說道。摩根買下了那些手稿,這是摩根收藏品的第一批樂譜手稿。為了慶祝貝多芬250周年誕辰紀念,現在這些手稿以實體和線上展覽的形式展出。
該展覽包含了11件作品,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貝多芬平時快速記下、凌亂的單頁草稿;第二部分是完整多頁的樂譜手稿。
展覽中,您有機會深刻地了解這位音樂大師,這將會是一場超凡的體驗,畢竟貝多芬的音樂並不純粹是為了娛樂。
19世紀初的作家、作曲家兼音樂評論員E·T·A·霍夫曼(E.T.A. Hoffmann)曾如此評論過貝多芬:「他的世界不是我們這個世界」。
貝多芬「和超越凡人的某種精神上的真理有所連結」,麥克萊倫解釋道。貝多芬非常勤奮地工作,並且「能夠將那種真理傳授或回傳給普羅大眾」。
混亂成就完美
麥克萊倫到摩根工作之前並沒有特別仔細研究過這些手稿。光是要分析展覽第一部分中貝多芬留下的大量(音樂)創作概念,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非常驚訝(這些樂譜)居然會這麼雜亂、混亂」,麥克萊倫說道,「不過也有道理,因為它們並不是為了大眾消費所做,它們只是『個人的樂譜』。」
經貝多芬腦力激盪寫出的樂譜稿中,常缺少一些必要的資訊,像是有時候不知道這些音符對應的是高音譜還是低音譜記號,或者他想要的音高到底是什麼。幸運的是,麥克萊倫自己也是作曲家,所以他有辦法完整地分析這些音樂。
「(音樂)不太可能自己從紙上冒出來」,他說,「所以需要透過一點調查工作,試著重塑他在此想要表達的意思。」
不過,相對於貝多芬在創作過程中所受的煎熬,麥克萊倫研究手稿的辛苦歷程也是合理的。他提到,莫札特腦中總是充滿清楚完整的樂曲靈感,而貝多芬的創作過程則非常艱辛。
「(貝多芬)這些手稿著名的地方之一,在於它顯示了他達到最終成果之前,是經過了多少艱辛和困難的過程」,麥克萊倫說道。「他就像是一個英雄人物,可以冒險闖入精神的世界再回來,然後將他發現的高深真理傳播出來。」
貝多芬艱辛的創作過程最後卻會讓他挖到寶石——一小段旋律或者樂句。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第五號交響曲》開頭的「登登登登~,登登登登~」這個樂句。他在整首曲子中,不斷地以不同形式重複著這個小旋律。這和一般一個旋律接另一個,再換到另一個旋律的做法很不一樣。
貝多芬的音樂通常都會「基於一個小旋律或節奏;樂曲中的每個部分都會回到這個小核心,將整首音樂連貫起來」,麥克萊倫解釋道。「這讓聆聽者得以跟隨音樂的情境。這個小核心像是一種人物角色,讓他得以透過這個角色的轉變和不同遭遇來描述一個故事。」
進入神聖境界
貝多芬不僅影響了作曲的形式,也將音樂形而上學的特質帶入日常生活中。在過去,天主教徒們會聚集在教堂聆聽聖歌,共享這種集體的經驗。但是到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發展到顛峰時,這種形式便開始轉變為個人、獨自的經驗。
在聆聽貝多芬的音樂時,「作為一位聽眾,您得以深入這個內心世界,讓音樂向您傳達某種深刻的真理或深遠的意義」,麥克萊倫說。「您不需要陷入宗教的種種限制中……當您能夠聆聽貝多芬的音樂,您就得以直接進入那個神聖的境界。」
更多資訊請參閱《貝多芬250周年:路德維希·范·貝多芬親筆簽名音樂手稿》網站及。
原文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懷特(J.H. White)是藝術、文化和男性時尚專欄作家,目前居住在紐約。
網站專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