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華文化300問】

端午五瑞剋五毒 何為五毒?何為五瑞?

作者:容乃加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中華古人也啟動了「五瑞」剋「五毒」的防疫衛生行動。端午龍舟也載著菖蒲。(陳仲明/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99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端午節落在盛夏中,天氣燠熱,是一年中最潮濕燠熱的時候。端午節午時古人稱「天中」,所以端午節又稱「天中節」。清代厲荃的《事物異名錄.歲時部.五月》記載:「(黃曆)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天中的溽暑、濕熱驅動毒蟲,此時正值五毒齊出的開端。所以隨著端午節的到來,中華古人也啟動了防疫保健的夏令衛生行動。

什麼是「五毒」、「五瑞」?

「五毒」一般指的是蜈蚣、蛇、蠍、蟾蜍、蜘蛛,這些帶有毒性的毒蟲。現代人常用化學藥品去殺五毒,中華古人則有睿智,比現代人更先進,使用純天然「五瑞」植物以剋制「五毒」,不會帶給人和環境遺毒的副作用或後遺症。

端午五瑞有個專有名稱:「天中五瑞」,指的是以下這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蒜頭和龍船花。「五瑞」具有驅除溽暑毒害的功能,其中有的具有強力健身功效,有的則具有毒性,可以毒制毒。

五瑞的功效

菖蒲

菖蒲是「天中五瑞」的代表。菖蒲也是文人心目中的「花草四雅」之一。它的葉形如挺直不屈的劍刃,有菖蒲劍之稱。

《本草綱目》說:「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以見得菖蒲的根性強壯。《本草綱目》說,一般用來驅蟲的是「水菖蒲」(溪蓀),生溪澗水澤中,蒲葉瘦,中心無脊,根高二三尺。

端午節當天,可以把菖蒲、艾草和其它「天中五瑞」植物懸掛門柱、簷下以驅邪辟毒。也有加上榕葉一起懸掛。

另外,可用菖蒲切碎泛酒水中用來洗浴淨身,稱為「浴蘭湯」。端午「浴蘭湯」起源甚早,早在漢代甚至屈原時代就有。《荊楚歲時記》記載,「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禮》(按:《大戴禮記.夏小正》)曰: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浴蘭湯兮沐芳華,華采衣兮若英。今謂之浴蘭節。」現在韓國年年端午都舉行「浴蘭湯」保健的傳統儀式。

韓國端午節用菖蒲水洗頭,彷彿再現古時「浴蘭湯」。(全宇/大紀元)

艾草

艾草又稱艾蒿。《本草綱目》說,艾草是純陽植物,性至熱。純陽的艾草殺菌、保健功能很強。晒乾後的艾草泡水薰蒸可以消毒止癢,熟艾絨放入香囊掛身上也可以驅蟲保健。

《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這天一大早採得像人形的艾草,懸掛門戶上可以禳除毒氣(「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盛行於南北朝的風俗,一直保留到今天,受到後代珍惜。

艾草是天中「五瑞」之一。(Fotolia)

大蒜

大蒜中含有很高的硫化氫和大蒜素,是抗菌大員之一。古代就利用蒜汁消毒傷口、對抗黴菌、細菌、驅趕寄生蟲。《本草綱目》記載蒜可治療便毒、諸瘡毒和治蠱毒。碰到蛇蠍、蜈蚣螫咬起瘡,可用小蒜搗汁服用、餘渣敷瘡。

大蒜是天中「五瑞」之一。(Pixabay)

石榴

石榴又稱安石榴,是在漢代時從西域傳入的水果,五、六月開花。它的維生素含量極為豐富,且具有解酒、祛毒的功效。石榴樹的根莖皮含有石榴皮鹼,對於人體內的寄生蟲具有驅蟲、殺蟲功效。

龍船花

龍船花是俗稱,在中國南方福建、浙江一帶,在划龍船的時節,也就是端午節時仙丹花開了,所以俗稱它為「龍船花」,又稱五月花、山丹花、女貞草 、狀元花……等等。白龍船花是紅龍船花的變種。將其花冠陰乾磨成細粉,調米酒可作為外傷的外敷藥,塗於傷口患處,可止疼消腫。

菖蒲、艾草和蒜頭另有「端午三友」的稱號。人們以菖蒲作寶劍、艾草作鞭子、蒜頭作錘子的化身,作為退蛇、驅蟲、抗病菌的「三種武器」象徵。五瑞克制五毒,啟動端午時節的衛生保健防疫警覺。

「榴花角黍鬭時新,今日誰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風客,却隨蒿艾上朱門。」(戴復古《揚州端午呈趙帥》)此詩中,瑞草飄飄招展,正展現端午節的夏令衛生節景。

龍舟出發前,進行採青(菖蒲)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
  • 一方土地養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顧真正的民族風情,那麼欣賞一隻傳統民族舞,聽一首美妙的神韻交響樂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陣陣鑼鼓、聲聲嗩吶、鮮豔的手帕,那東西方樂器的完美和聲,呈現熱鬧歡騰、 幽默歡快的民族風情, 一定會趕走你的鄉愁,讓你陶醉在雅俗共賞的藝術享受之中。
  • 在那長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藍的天空下,廣闊的草原上,近處風吹草動,遠處雄鷹飛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著皮草的年輕女子款款走出帳篷,她頭頂一碗熱騰騰的奶茶,遞給遠道而來的賓客,這是神韻作品中發布的一首經典交響樂《頂碗舞》描述的優美畫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徑蒙古包前,也一定會停下腳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