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弘揚傳統文化」徵文大賽參賽作品

【徵文】王友群: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正平和

――受益終身的傳統理念(2)
font print 人氣: 292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04月30日訊】上古時代,堯帝傳位給舜時,給了他四個字:「允執厥中」。堯帝要求舜答應他,一定要按照「中道」治國理政。太過了,不行;不及,也不行;必須適中,恰到好處,也就是河南人講的「中」。這是中國人「中正平和」思想的最初由來。後來,舜把這四個字傳給禹,禹傳給湯,湯傳給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子,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這四個字是我們的祖先在上下五千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的重要保障。

但是,到1949年中共顛覆中華民國後,「允執厥中」的偉大歷史傳統,被中共從它的老祖宗馬克思那裡學來的極端思想硬生生打斷了。中共不是極左,就是極右,以極左居多。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被中共極端簡單化為「階級鬥爭的歷史」。中共與天、地、人鬥,其樂無窮,一直鬥了70年。結果是,好鬥的思想、觀念、語言、行為,幾乎影響了中國大陸的每一個人。有時,一言不和,兩個人就幹起來了。有的人火氣特別大,一點就著,導致了許多人間慘劇。

對於炎黃子孫來說,回歸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中正平和」的理念,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我們理當竭誠繼承,並發揚光大。

做人上的中正平和

「中正平和」的理念,在儒家學說中,集中體現在中庸之道上。中庸之道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論語·庸也》中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宋代大儒朱熹對中庸的理解是:「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不是無原則。

不偏不倚,就是中道、正道,就是客觀公正,就是「一碗水端平」,就是不存任何私心。《中庸》上講:「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是說,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心靜如水時,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做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中正」;發生喜怒哀樂時,能夠很好地調節,既沒有「過」,也沒有「不及」,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也八九不離十,這就是「平和」。當人的心處於中正平和時,為人處事就能把握好分寸,適中、適度、適當。

反之,當人處於大喜、大悲、大怒、大樂時,是不可能理智的。人的情緒越極端,其思想和行為就越極端。如何使情緒「中節」而不至於走極端呢?孔子的經驗是:「叩其兩端而竭焉」。叩其兩端何以就能竭焉?孔子又說:「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後世將這句話簡化為「執兩用中」。關於中的作用,《中庸》用了一個字來表達,就是「和」。祥和、平和的心一旦生起,不良情緒便會消解於無形,人的思想就可歸正。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教育人們自覺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中正平和」之人,與己諧和,與人諧和,與社會諧和,與天地諧和,最後,達到至善至聖的理想境界。唯其如此,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醫學裡的中正平和

現在人們將中國古老的醫學稱為「中醫」。其實,「中醫」的本意不是這個。中國最早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中說:「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為什麼「中醫治人」呢?是因為人不好了才生病,把人調整好了,他自然就不會生病。因此,中醫的著眼點在人上面,不在病上面,只有下醫才是治病的。中醫,就是中道之醫,就是秉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正平和」理念而來的醫學。

《黃帝內經》對健康的定義是什麼呢?很簡單,「平人者不病也」。何為平人?唐朝醫家王冰的解釋是,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的人叫平人,即處於中道、正道上的人叫平人。換句話說,中正平和之人,就是健康的人。如何做到中正平和?唐朝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上說:道德不全,縱服玉液金丹,不能長壽。道德日全,不祈壽而壽延,不求福而福至,此養生之大經也!尊道崇德,積善積德,方可身心健康,福壽雙至。

病的表現是什麼呢?太過或者不及,無論是身上的病,還是心上的病,莫不如此。老子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有餘,就是過了;不足,就是不及。按照「天之道」,過了,就損你;不及,就補你。這個損和補,就是通過各種方法讓你恢復到一個好的狀態,即中正平和的狀態。中醫的治療就是這樣。一是調身。《黃帝內經》講,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二是調心。心平氣就和,「恬淡虛無」,就能夠「真氣從之」,「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當一個人五臟、七情、氣血、陰陽調和時,就能百病不生。

音樂裡的中正平和

古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相傳為先皇伏羲所創,位列中國傳統文化「琴棋書畫」四藝之首。自古「君子之座必左琴右書」,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古琴之精髓亦在「中正平和」。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說:「琴能感天地以致和」。琴者,靜靜安坐,心無雜念,身外無物、古今不存。此時,唯琴,唯人,唯天地,蘊涵天、地、人合一之內在精神。在中國古代,無論是琴、是茶,都是在靜中洞見內在的自我,養中正平和之性。

《禮記‧樂記》講:「樂者,天地之和也」。《論語》中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春秋時期吳國的季札認為,音樂應該「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齊國的晏嬰主張,樂曲「清濁、大小、短長、急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嵇康認為雅樂與淫聲的關鍵區別在於,雅樂中存在著一種「平和」的精神。古曲中流傳較廣的《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鷗鷺忘機》等,都具有平和、恬淡的特質。

中國絕大部分傳統樂曲是單聲部曲,很少有主調、副調、和聲分部的問題,而是單一旋律橫向延伸展開、迴環重疊。在音調和旋律上,一般沒有太大的高低、強弱、快慢的對比和反差,樂曲始終保持一種平穩、內斂、含蓄、清新的吟誦式風格,如《平湖秋月》、《陽關三疊》。反映在音律構成方面,則是無半音的五聲體系(宮、商、角、徵、羽)組成的平和曲調。聽中國古樂,給人的基本感受是寧靜、祥和、輕柔、放鬆、富有詩情畫意。

儒家禮樂文化認為,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的樂曲可以陶冶、調和人的性情,使人血氣平和,精神保持諧和愉悅的狀態,從而進一步達到家庭、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安定。所謂「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儒家文化以音樂為精神安息之地,將「樂」視為人格完成的境界,此即所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中正平和」天地寬

老子講:「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一個大的國家,跟在鍋裡煎一條小魚的道理是一樣的。「中正平和」的理念,貫穿在從個人修身養性到醫學到音樂到建築到治國平天下的方方面面。月亮圍繞地球轉有一個固定的軌道;地球圍繞太陽轉有一個固定的軌道;太陽在銀河系的運轉當中,也有一個固定的軌道。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按照客觀規律有序地運行著。人也一樣,做到中正平和,就是在軌道上運行,就是走在光明大道上;偏離中正平和,就可能跑出軌道,最後身心俱毀,形神全滅。

「中正平和」是浸潤在中華文明歷史洪流中,順應天理人心、導正人的思想行為的卓越價值觀。東晉陶淵明辭官回家後,不僅沒有垂頭喪氣,相反,還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為他心中正,氣平和。北宋兩個宰相王安石和司馬光,政見相反,卻能「君子和而不同」,也因為他們都深受「中正平和」傳統的薰染。

范仲淹家族800年不衰,也因為他以「中正平和」治家、傳家。能做到「中正平和」者,經商置業,可和氣致祥,和氣生財;治理一方水土,可禮樂諧和,秩序井然;治國安邦,可得天時、獲地利、聚人和;國際交往,可四海一家,萬邦同樂,天下歸心。

回歸「中正平和」,總是保持一顆慈悲、祥和的心態,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終將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責任編輯:古言

(點閱「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使各種不同的物類,在極為和暢的氣氛之下,共存共榮,不會發生彼此侵害的事,這就是音樂誘導民智,達到教化目標的內在作用。使人人喜悅歡樂、相互親愛,這就是音樂的作用。
    使不同階層的人,共同保有中正平和,絕無偏邪的思想,這就是禮在本質上的要求。使人人經常注意外表的端莊誠敬,謙恭順從,這就是禮儀在形式上的要求。
  • 《華夏文明五千年》這個欄目,從獨特的視角介紹、展現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同時試圖在現代的社會條件下、結合現代人的心理和思維的特點延續我們的傳統,希望通過個欄目有助於架起一座跨時空的橋樑,在傳統和現代人的心靈之間促進溝通。
  •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樣的「領袖」身邊,自然不是甚麼好人能呆住的地方,於是,繼王振之後,又一個禍國殃民的「著名」太監--劉瑾登台亮相了。
  • 《樂記》云:「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是說德性是人性內涵的根本,音樂是德性外觀的光華。樂具備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義。古人以樂修身,以樂祭祀天地,其豐富的文化涵載是儒、釋、道三大家傳統文化在樂中的結晶,道法自然,與天地合其德,講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天人合一,「以己之心會物之神,以達於天地之道」。
  • 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是正的意思,雅樂的特點就是中正平和,莊重肅穆。周公制禮作樂,完備了雅樂的體系,把音樂、舞蹈與宮廷禮節、郊廟祭祀等宗教活動相結合,用以教化貴族的生活與禮儀。
  •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華民族的列祖列宗都是信神敬神的。圖為中華人文初祖黃帝(大紀元)
    台灣學者曾仕強曾多次回大陸講學。有一次,他講著講著,就流淚了。有學生問他:「老師,您為什麼流淚?」曾先生回答說:「真正的原因,是講到我們有這麼好的文化,卻不好好珍惜,還懷疑這、懷疑那。如果我們沒有好的文化也就算了,是祖宗不爭氣,可是我們的祖先那麼偉大、這樣了不起!我在國外讀過書,大可滿口講西方的東西,可是我沒有,因為珍貴我們的文化。有人居然生在福中不知福,想到這裡很心酸。」
  • 鳥兒為何來到他們身邊?真有因緣嗎?(孫明國/大紀元)
    看看這些故事,想想世間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聚首,像不像是恩與債的交會呢?施恩與欠債都有報!萬物有靈,受人之恩湧泉相報。當下的善緣來自過往善行的善報。
  • 如果給你一千個不重複的字,把它們排列組合成一篇新文章,並且只能四個字為一句,還要句句有意義、富含典故,你能夠做得到嗎?
  •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 康熙五十年,天下承平久矣,就發生了一起科考場的泄題舞弊案,科考本來是給寒門舉子的機會,可這一年放榜,一下子天下譁然,竟然有好幾位不學無術的鹽商子弟,位居榜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