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化武肆虐香港 揭催淚彈對人體和環境危害

文/柯弦

2019年11月18日早上,理大抗爭者約好外撤,被防暴警察用催淚彈攻擊,有人想要嘗試離開校園,可是還沒有走到警方的防線就被警方的催淚彈驅散,又不得不退回校園內。(宋碧龍/大紀元)

人氣: 14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2019年,自香港民眾反送中抗爭開始,這個被稱為「東方之珠」的城市,幾近淪為「催淚之城」。近六個月以來,港警持續發射催淚彈,其釋放數量、密集度、持續時間之久,都是歷史罕見。大紀元採訪英美兩國的化學、毒理學及催淚彈研究專家,並匯總重要研究文獻,揭開這一化學武器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

據12月9日香港警方公布數字,警方累積發射催淚彈約1.6萬枚;使用最多的一天,共釋放2000餘枚。

催淚彈這個聽似無害的武器,在六個月間,向無數港人展示了它的毒害。從放彈現場的涕淚橫流、窒息,到事後皮膚持續出現紅疹和水泡,甚至咳血、便血,再到現場大量鳥雀死亡⋯⋯化學污染物帶來的健康及環境問題逐漸浮現。

1993年,國際《化學武器公約》(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提出規定: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催淚彈。然而,在美國、香港、土耳其、巴西、委內瑞拉等地,依然上演了不同程度的催淚彈攻擊。

《催淚彈》(Tear Gas)一書的作者、持續五年深入研究催淚彈歷史與危害的安娜‧費根鮑姆博士(Dr. Anna Feigenbaum)說,警方之所以依然在市民抗議中使用催淚彈,因為它用起來簡單、效果迅速,不會像開槍一樣帶來嚴重後果,也因此未受廣泛譴責。「然而,」她話鋒一轉,「催淚彈之所以被研發,決不是用來像今天香港警方這樣大規模施放的。」

催淚彈在港警手中變成「致命武器」

正如微量氰化物也許只讓人頭昏眼花,但超過0.1克卻可致命;催淚彈如果不能正確使用,就會變為致命武器。然而,香港警方對催淚彈的使用,已遠遠超過安全限度和人道共識。

● 釋放數量之多、密度之大、時間之久,歷史罕見

6月9日,103萬香港人參加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簡稱反送中)遊行,政府堅持在6月12日在立法會就修例進行二讀,激發大批抗爭者在6月12日包圍立法會,警方使用超過240枚催淚彈清場。自此,持續半年的反送中運動期間,香港警方從未間斷催淚彈的使用。

據12月9日香港警方公布數字,港警累積發射催淚彈約1.6萬枚。其中,在11月12日港警圍攻中文大學一天之內,包括其它地區釋放的催淚彈,共發射2330枚。

在10月1日中共建政日,警方共用1667枚催淚彈;11月18日在理工大學附近,共用1458枚催淚彈。

「當在一個群體中大量、長期使用催淚彈,引起的健康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再繼續使用就會非常危險。」費根鮑姆博士說,「當(警方)施放的催淚彈超過建議量時,毒氣的濃度、人們對毒氣的接觸程度,都大大超過了這個武器應該使用的限度。」

● 在密閉空間放催淚彈

而且,催淚彈的使用目的是「驅散人群」,而非「傷害民眾」。催淚氣體的特點是迅速擴散,讓大面積的抗爭者迅速離開現場,因此,民眾只會在短時間內暴露於較低的毒氣濃度,出現的症狀也是輕微、短暫的。

催淚彈若在密閉空間使用,就極其危險。

然而,香港警方多次違反規範,在地鐵站等密閉空間發射催淚彈。第一次公開在室內放催淚彈是8月11日,港警進入葵芳、太古地鐵站,並在封閉的站內向民眾直接發射多枚催淚彈。並有眾多名防暴警察衝入站內,追打離開的抗爭者。

 

英國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環境毒理學名譽教授阿拉斯泰爾·海(Alastair Hay)說,如果在密閉空間使用催淚彈,人群呼吸困難、感到恐懼,又難以迅速逃離,可能發生人踩人的事故。不僅如此,催淚氣體的濃度會大幅度增加。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NRC)在《特定空氣化學品的急性暴露量指南》中指出,當催淚氣體連續1小時濃度達到11 mg/m³,就可能使普通人出現有生命危險的症狀,甚至有致命風險。

● 無差別攻擊

與此同時,催淚彈亦被濫用於各個場合和未參與抗爭的民眾。至今,警方施放的催淚彈波及密集住宅區、老人院、幼稚園、學校、醫院和藥房,甚至多次在幾乎沒有抗爭者的地方,向市民發射催淚氣體。

11月11日晚,警方在油麻地港鐵站附近狂發催淚彈,住在附近的Kathy(化名)回憶,當日她眼睛劇痛,次日,她的3歲女兒手部長出不知名的紅色點狀丘疹。此後一家人連日不敢外出,甚至不敢帶女兒到樓下公園玩。

警方還多次向急救人員、消防員、記者射催淚彈。11月17日,消防員在熄滅連接紅磡港鐵站與理工大學行人天橋的火勢後,在現場為雜物淋水降溫,警察突然向消防員發射3枚催淚彈,消防員匆忙走避;11月2日,一名18歲的義務急救員站在路旁人群中,突然遭催淚彈擊中背部,造成2~3級燒傷。救護隊友說,事發時現場只是站滿記者和救護員,質問警方「為何要向人群發射」?

8月5日在大埔區警方釋放催淚彈的現場,一個娃娃被遺落在地上。(PHILIP FONG/AFP/Getty Images)

就在12月6日,香港民間記者會發布了首個關於催淚毒煙危害的大規模問卷調查結果。該調查收集超過1.7萬份民眾接觸催淚彈後的症狀,結果顯示,無論是前線抗爭者及工作者,還是遠離前線的平民,包括放催淚彈的警察本身,都出現了輕重不等的不適症狀。

其中,前線人士、工作者和警察出現的不適症狀,是遠離前線者的2倍。這反映了即使是警方的防護裝備,也不能有效阻止催淚毒煙對人體的毒害。

催淚彈到底能帶來何種短期、長久危害?在歷史上是否曾有死亡案例?

催淚彈對人體健康的6大危害

催淚彈又稱「催淚氣體」(tear gas),屬於化學武器,主要成分是CS(2-Chlorobenzalmalononitrile,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它實際上不是氣體,而是一種固體粉末和火藥混合,經霧化散布到空氣中。

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期刊之一《紐約科學院年鑑》(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於2016年發表的一篇催淚彈綜述表明,催淚彈屬於亞制死(sublethal incapacitant)的武器。

催淚彈可導致如下健康危害:

1. 呼吸道疾病

人們在吸入催淚氣體後,會發生咳嗽、氣喘、胸口疼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可能引起窒息和暈厥。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柯婷婷在香港前線進行直播時,就曾吸入過多催淚氣體而暈厥。「當時警察狂放催淚彈,我們忙著拍現場,雖然戴了防毒面具但來不及調整。」柯婷婷回憶。結果大量催淚煙霧湧入口鼻,讓她眼睛刺痛流淚,鼻涕不由主往下流,「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呼吸很痛苦、窒息的感覺,然後感覺眼前模糊,就突然失去意識了。」幸而有急救人員看到她昏倒,用生理鹽水把她澆醒。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柯婷婷在香港前線進行直播,旁邊是防暴警察。(李明真/大紀元)

在土耳其大規模使用催淚彈後調查反映,居民發生持續的咳嗽、胸痛、咳血、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在接觸催淚彈後數週依然存在。

即便身體強壯的美國士兵,也難以抵擋催淚彈對呼吸道的傷害。在美軍訓練者中,「急性呼吸道疾病」是就醫主因。當士兵暴露於催淚氣體之後,發病更達到高峰。

在2014年發表於《軍事醫學》期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對6000名做「防毒面具—信心訓練」的新兵進行身體檢查。這些健壯、年輕的新兵們,在暴露於催淚彈後,急性呼吸道疾病風險顯著升高。而且檢查結果顯示,催淚氣體濃度越高,新兵患病風險越高。

這些發現,讓美軍立即限制了催淚彈的釋放濃度。而後續研究隨即顯示,這士兵們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明顯降低了。

對於本身有哮喘和支氣管炎的病人,吸入催淚氣體就更危險。「如果有人有呼吸系統疾病,你可以想像到催淚彈對他們的呼吸可能帶來長期影響,其中一些人的症狀會非常嚴重。」海教授說。

2. 皮膚敏感、發炎

CS可導致皮膚刺痛、灼傷、脫皮、紅斑和水泡。

檢查過接觸催淚彈病人的醫生,常指出的問題就是皮膚灼傷。其中,有很多屬嚴重皮膚反應,包括重度面部紅斑和腫脹。

香港媒體「Journesis」於11月17日在臉書公布照片指出,接觸催淚彈的化學氣體後,港九新界多區市民出現皮膚敏感、發炎、紅疹及水泡等症狀,痕癢難當。隨後,香港各地網友紛紛在評論區回應,並貼出自己皮膚症狀照片,有網友留言表明,「最後要用類固醇才能止住」。

 

3. 眼睛損傷

催淚彈一般會造成眼睛疼痛、流淚、視線模糊等。近距離施放催淚彈,可引起嚴重的眼睛損傷。CS還可能造成視神經病變、青光眼和白內障等併發症。

4. 心血管和腸道疾病

吸入催淚彈可能引起噁心嘔吐、嘔血、腹瀉。也可能由於疼痛和心理緊張造成心動過速、瞬間血壓升高等心血管問題。

5. 精神創傷

催淚彈不僅傷害身體,還可引發精神創傷。

美國楊氏整合醫學中心主任、精神科醫師楊景端表示,「催淚彈會讓人驚慌、恐懼,特別是如果現場若還發生其它暴力行為,長期下來會導致創傷後應激綜合症。」患者可能長期感到恐懼,迴避正常的社會活動,某些時候會突然出現過去受創傷的回閃,「比如再次聞到和催淚彈相近的氣味時,會產生身體、心理上的不良反應。」

此外,長期經歷催淚彈襲擊,還容易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

6. 重大傷害和死亡

《紐約科學院年鑑》發表的綜述指出,關於催淚彈有大量受傷、死亡案例,且這些案例都和高密度、在封閉空間施放催淚彈,以及長時間暴露於催淚氣體有關。

在埃及、土耳其、巴林、巴西等地大面積施放催淚彈事件中,都有嚴重受傷和死亡案例,其中包括直接被催淚彈擊中頭部。在通風不暢的監獄釋放催淚彈,也有死亡案例發生。

2013年,在埃及,一輛載著45名犯人的大貨車駛向首都開羅外的監獄。警方向貨車內發射催淚氣體,結果導致37名犯人死於窒息。事後,涉案警官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

「催淚彈也和流產有關」,費根鮑姆博士說。2011年智利政府曾因為這項研究,暫停了催淚彈的使用。

9月29日,催淚彈釋放現場,媽媽招手呼喚帶著防毒面具的女兒。(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短期、低濃度、在空曠地區放催淚彈,造成的症狀理應是短期的。楊景端指出,如果反覆接觸催淚彈,短期症狀有機會演變成長期、慢性症狀。研究表明,當受到催淚彈8次以上的攻擊之後,症狀變為慢性疾病的機率會增加多倍。「香港的情況令人堪憂,因為施放催淚彈氣體已成為常態,所以出現慢性症狀的案例可能越來越多。」

除了CS,催淚彈還會產生更毒物質

CS雖然是催淚彈中的主要毒性物質,但經過燃爆等化學反應後,進入人體的毒物可能不止CS一種。

日前,《立場新聞》記者陳裕匡疑似出現氯痤瘡症狀,也有消息表明,一些前線抗爭者和警察也疑似長出氯痤瘡。引發港警所用的催淚彈可產生二噁英(又稱戴奧辛)的疑慮。

氯痤瘡是罕見皮膚疾病,和接觸二噁英直接相關。

香港公共衞生研究社引述文獻指出,從理論上來看,CS含有氯苯結構,在高溫和金屬催化下,確實可能產生二噁英類物質 。目前雖沒有科學實證指出催淚彈必然會產生二噁英,但值得政府進一步調查。

二噁英短期高量暴露,可引起皮膚病變,如氯痤瘡、皮膚變黑、肝功能異常;長期低量暴露,可導致癌症、流產、畸胎。

還有香港記者用儀器檢測發現,催淚彈施放現場的山埃(氰化物)也超標。氰化物也是有名的劇毒化學劑。

美國一間醫藥公司的首席研究科學家、化學博士克里斯托弗·葉(Christopher Yeh)談道,不排除催淚彈高溫燃燒產生二噁英、氰化物的可能,不過更直接的證據表明,CS會產生丙二腈、喹啉、2-氯甲苯等同樣有毒的物質。

「在人體中,在一定條件下,CS能緩慢水解成2-氯苯甲醛和丙二腈,這兩種物質都有毒。尤其是丙二腈毒性更大。」葉博士說。

丙二腈被人體代謝後會轉化成為極高毒性的氰化物和硫氰酸鹽,可對大腦和心臟造成損害;2-氯甲苯能腐蝕皮膚及嚴重傷害眼睛;喹啉則懷疑能引起遺傳缺陷,並可能致癌。

日本科學家在1985年就證明,丙二腈在動物體內代謝會產生劇毒的氰離子。給小白鼠注射丙二腈後,大約在23分鐘內死亡。

「中國製催淚彈」疑更毒 官方:成分不宜公開

然而,目前香港警方大批量發射的催淚彈,彈殼內所用的成分是否依然只有CS,也引發了高度質疑。

早在8月份,曾曝出警方使用「過期催淚彈」事件,彼時警方在記者會承認過去兩個月確有使用,引起關注。

香港醫師黃任匡當時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指出,政府讓警察使用過期催淚彈,實際上是對警察不負責。根據學術期刊及國際人權期刊,使用過期催淚彈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對警察造成危險,可能出現發射時爆膛、在槍內爆開噴火等問題。

10月份後,更大的疑慮轉向警方使用催淚彈的製造來源。

警方攻擊香港中文大學後,留在地上的催淚彈彈殼。(宋碧龍/大紀元)

10月上旬有傳媒報道稱,警方無節制地發射催淚彈後,從英國進口的庫存幾近用盡,故改用「中國製催淚彈」。警方其後在記者會上承認。

與此同時,民眾發覺從近兩個月開始,警方發射催淚彈的聲響更大、煙霧更濃,爆開後彈殼仍如小火球般燃燒,甚至燒熔混凝土地面。

香城教育電視記者利用熱成像測試儀發現,港警所用的催淚彈在發射超過38秒後,其溫度仍超過400攝氏度,溫度之高引發擔憂。在高溫下,有毒物質釋放更迅速,甚至可能產生其它未知的毒物。

與此同時,民眾吸入催淚煙後所出現的症狀,也和外國文獻記載的症狀出現很大差異。

香港民間記者會於11月29~12月2日進行的萬人問卷調查顯示,有5%市民接觸催淚彈後,最嚴重可出現咳血、瀉血及尿液顏色異常,此類不良反應甚少見於外國文獻;且民眾腹痛及腹瀉比例亦是外國文獻的3倍。

大紀元記者蔡溶採訪過五六名前線急救人員,這些急救人員都向她表明,中國製催淚彈明顯感覺更刺鼻、刺激性更強。一位抗爭者在「吸吸可危」集會上自述,她在接觸催淚彈之後,一直排水便,而自警方改用中國製催淚彈,「有一次吸入後,第二天便開始咳血。」而且10月後,她再沒有正常來月經,「問題是並非完全不出血,有持續兩三日少量出血,但是血卻是黑色的。」

然而,面對諸多質疑,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兩次公開表明,目前香港警方所使用的催淚彈「資料有限」、「不宜公開」。

專家表示,這種隱瞞成分的做法,對所有的香港民眾、對警察都很危險。

「香港政府拒絕透露催淚彈成分,帶來兩個後果:一個是延誤對受傷者的有效治療,無法做到對症下藥。」葉博士說,「另一個,也是很多人擔心的,可能中國大陸製造的催淚彈中,含有被國際公約禁止的化學成分。」

大量鳥雀死亡 催淚彈對環境有何潛在危害?

連續近半年的煙霧彌漫,也讓人們擔心CS化學氣體是否會對環境產生長遠影響。

11月港警對香港中文大學、理工大學連續狂發數千枚催淚彈後,市民在現場附近發現有眾多鳥雀、松鼠等小型動物死亡。一位市民拍下的照片顯示:約10米的路面上,有超過5隻鳥雀屍體。

11月22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警方釋放催淚彈現場的一隻死亡鳥雀。(Billy H.C. Kwok/Getty Images)

「如果持續釋放催淚彈,相當於不斷地製造有毒物質」,費根鮑姆博士說,「對於空氣,對於任何一種接觸催淚氣體的生物,無論是人、動物(特別是體型小的動物)還是食物,都保持著一定濃度的毒性。」

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空氣中的氣態CS在大氣中半衰期約為5天,而CS顆粒會沉積到土壤裡。

科學家曾在挪威森林做了一項關於催淚煙塵在雪地中殘留的研究。為求真實,他們在雪地裡釋放了一顆催淚彈。經過29天之後,發現附近雪地裡依然有不少於1/4的CS污染物。

催淚氣體如果進入水中,比如沉入下水道,最終會分解、消失。不過由於CS溶解度低,在水裡分解速度較慢。

海教授指出,CS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這取決於CS的量和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如果有大量的水源存在,CS就會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但如果大量的催淚氣體進入一條小河道,就可能對水生物等環境元素造成影響。」

「落在地面上的催淚物質,毒性大約會保持數日,甚至數週。」因此他建議,如果發現地面有催淚彈的殘留物,最好掃到一張可燃的紙版上,然後在通風的地方燃燒,這是處理催淚顆粒的最好方法。燃燒時,人需要避開。

結語

種種證據顯示,長期大量釋放催淚彈不論對人體還是環境,都存在難以衡量的危害。特別是會對人體造成何種長期傷害與風險,目前仍待專家評估。

「我希望,香港醫生能把治療的這些病人的症狀、情況記錄留檔,然後把這些情況報告出來。」 海教授說,「因為我們迫切地需要它,同時這也能積累證據,給政府施壓,讓他們控制這些化學物質的使用。」◇

· 香港緊急關頭!中大攻防戰紀實

· 七大訊號 中共或重演六四鎮壓

· 中共讓香港變戰場 五大目的

責任編輯:茉莉

評論